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和女儿有啥差别,在医院待半个月就知道了。下面以我们兄弟两家的故事,然后做个评判。

我家俩儿子一姑娘,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哥嫂有点瞧不上我们家,觉得我们进城20年,骨子还是乡下农民。

人家有那资本,两口子都在体制内,旱涝保收,家里就一个女孩,还是985学霸,出国学成回来以后在上海发展,和大学同学结婚后,在那边买房定居以后,生了个丫头,刚上幼儿园。

老二结婚时,亲家要18万彩礼,找我哥借了五万,当时我哥刚退休,退休金比我家老二工资还高好几千。哥嫂对我好一阵奚落:

说我为了俩儿子结婚,把自己搞的比狗还累,要这么多孩子到底图啥,这年头生男生女都一样,有儿子了还要闺女,老二还是儿子,老三倒是个千金,可她还读大学,还说我迟早要被仨孩子累死。

嫂子人不坏,就是嘴有点儿损。她退休之前是中学教师,教过我家老二三年,过万嘴瘾,她就掏钱了。说是就当帮小侄子兼得意门生了。

再说了,老二的媳妇儿还是她给介绍的城里姑娘,她得负责到底嘛!

老二结婚后不久,远在上海的侄女怀了二胎,嫂子过去帮她带孩子,料理家务。我哥自己在家倒也清净,实现了酒肉自由,血压血糖血脂都上来了。

前段时间,在老年办打麻将时,胡了一把大的,激动之下,被脑血栓给拴住了。

在医院住了个把月,嫂子只能干着急,因为上海封控,,侄女即将临盆,身边离不开人。女婿在投行做分析师,吃住在陆家嘴的写字楼,有的是钱,就是缺时间,更是走不开。

所以,全程都是我和俩儿子轮流陪护。

我哥退休金上万,女婿每个月给他五千块零花,作为退休干部,他医药费可以报销90%以上。他身边就缺人,尤其是打个电话,就能抱着孩子过来看他的人。

然而,危难之际,只能把电话打给我嫂子,嫂子打电话给她小侄儿,那小子赶去医院的途中,又打给他哥。

是这两个在他眼里远不如自家女儿有出息的侄子,和他那一直瞧不上的农村兄弟,轮番照顾了他一个月,直到完全康复。

这时,他才明白儿子和女儿真的不一样,终于理解了他同学当年的选择:宁可不要公职,也得生个儿子!

当时,他还讥讽那人大学白念了,骨子和他弟弟我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把延续香火看得比天还重。只是他没意识到,我们家的香火延续的重任,都落在我头上了。

那是1996年,我和老婆东躲西藏,才把老二生下来,我媳妇儿本想儿女双全,一看又是个儿子,气得差点背过去。我爸妈又抱上了孙子,心里特高兴,把老二从六个月带到六岁上小学。

那几年,我在城里开出租车,嫂子托人给我媳妇找了个工作,还帮忙把我大儿子安排进了实验小学。

老二刚出生那会儿,我哥在计生委刚提了副科,为了完成上级考核,差点把我们家老二抱走,关键时刻,我嫂子把他给喝住了,还拿了一笔钱,叫我们出去躲了一阵子。

也是因为这事儿,我和我哥产生了隔阂,媳妇儿却和大伯嫂处的比亲姊妹还要亲。

我哥从ICU转到普通病房,醒过来看到床边的二侄子时,说他终于明白我大嫂为啥对这小子那么亲近,为啥痛痛快快的借给他10万买房,再拿5万给他凑彩礼钱,可能就是为了今天。

心高气傲的大哥说出这话之后,我家老二冷笑道:“大爷,别看你是正处级退休,论眼界和格局,远不如我大娘!”

“其实,论文化也不如,大娘是中文英语双学士,您第一学历是大专。”老大补充道。

“你们别说风凉话啊,我不让你们白忙活,出院以后,一个人给你们一万块……”

没等他说完,老大怼了过来:“要是为钱,我们就不来了,借你的,可以多给利息。我们来,是因为叫你大爷,你和我爸是亲兄弟,咱们是一家人!你家我姐有的是钱,可她人来不了,钱给了你不少,但你昏迷不醒时,能自动请来护工吗,能一天三顿的为你饭,给你擦身,伺候你大小便吗?也就是这会儿快康复了,敢撂这硬话!”

“我再忙也得听我大娘的,不然我来这干嘛?”老二补了一句。

我在一边看着,笑而不语,一生要强的亲哥,被俩侄子怼的哑口无言,我内心确实挺高兴,谁让你笑话我生这么多孩子还不如多养几头猪来的?谁让你逢人就说我俩儿子加起来还没你一个闺女有出息的?

侄女确实有有本事,可一点也用不到你身上。你借我家老二钱,他还能来照顾陪护,将来是要还的,你给自己闺女花了上百万学费,出了50万买房,关键时刻,她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陪床这么久,遇到过几个护工,大多数都50上下的中年人,跟他们闲聊得知,一天两三百,给买三顿饭,有事儿喊护士,没事儿玩手机,需要擦身端屎端尿换尿不湿的,另外加钱!

没人愿意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病号,一天500也不干,用他们话说,太晦气,万一在自己手里断了气儿,跟人家儿女也不好交代,沾染了晦气,对儿女后代也不好。

我活了大半辈子,眼瞅就要老了,在医院这段日子,才明白有些事儿吧,不能傻乎乎的听社会上的宣传口号,老辈人传了千百年的说法,是根据的。

隔壁床的哪位老哥,一儿一女,可只有他儿子白天黑夜的伺候着,他女儿家里孩子小,工作忙,丈夫经常出差,她收入也不高,想跟哥哥替换着来,也是有心无力。有次周末在这呆了半上午,不到11点,她婆婆就打电话叫她接孩子去上美术课。

晚饭都是老伴儿送过来的,老太太说:“这闺女,养得再好,有了自己家,就不是一家人了!她心里首先装的是自己家人。都说闺女是小棉袄,好看,暖和,人人称赞;但儿子是棉裤腰,关键时候给你兜底,兜屎兜尿!养儿防老,永远不过时。”

老太太呆到晚上八点钟,儿子过来,开车把她送回家,九点多又在那陪床到天亮。

晚上睡不着,出去抽烟,那小子也跟着出来了。

他心里特别苦,车贷房贷孩子学费老婆抱怨,把他压的喘不过气来。可他还是咬着牙硬撑,说自己当儿子的,哪怕心里再不情愿,也不能不管不顾老爷子死活,他把我养大,帮衬我买房娶媳妇,爷儿俩在利益和情感上,都是深度绑定的。再说,当儿子的必须担起这个责任来,这是为人子者宿命啊。

那天晚上,我想起了往事,为俩儿子买房结婚,我欠了一屁股债,可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日子虽然一般,但好在和和睦睦,俩儿媳妇也通情理,每个月都带孩子过来吃顿饭,我家老婆子忙里忙外,不就图这热闹团圆吗?

有次,哥嫂也赶上了,看到我们一大家子忙活,大孩子满地跑,小孩子嗷嗷哭,儿媳妇们有说有笑,满脸失落,没吃饭,就说还有事儿,喊上我哥回家了。

我哥出院以后,我叫老二每天下班过去看看,别再出什么意外。我们和大嫂商量,给他雇个保姆,可嫂子不同意,说等侄女坐完月子,她就回来。

然而,孩子刚出生十天,大嫂就打电话叫我家老二去飞机场把她接回来,当时正赶上饭点儿,老婆叫老二顺道拉上他大爷,一起接回我们家聚聚。

这段时间,嫂子老了不少,头发花白,面容憔悴,一看就没少受煎熬。别的没说,她只说女儿给生了个外孙,亲家两口子也过去了,全家人围着那个男孩儿转,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唯独没人在乎她这个外人……

老二一直对他大娘兼老师心怀感恩与敬畏,一个劲儿的宽慰她,说回家就好,叫她啥也别往心里去。要是没啥事儿,可以帮他照看一下孩子什么的,家里有事儿,还有他这个老侄子……

后记:这是我妈邻居王叔,来我家串门时讲的自己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