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5月3日凌晨,开封消防发布消息,2024年5月2日23时22分,开封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一建筑房顶着火,无人员被困。接警后,支队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目前,火势已被控制。(据5月3日顶端新闻)

5月3日8时8分,河南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5月2日23时20分许,在修缮施工期间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现火情。经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已被扑灭,无人员伤亡。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火的大礼堂(图片来源:上游新闻)

通报称,对于此次火灾,我们无比痛心、自责,向全体师生、校友以及关心学校的社会各界表示深深歉意。学校将尽一切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不仅是河南大学方面感到痛心,网友也感到痛心疾首。因为失火的河南大学校区大礼堂,并非普通建筑,该礼堂于1934年落成,全名为“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河南省文物局网站的一篇报道介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是中国高等学校中,构造精妙、建筑雄伟、中西完美结合的一处建筑。建筑形制巧妙地融合了我国官式建筑与河南地方建筑手法,吸收了西方建筑柱式、门窗形式,既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继承了我国优秀建筑文化传统,被列为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有学校子弟曾如此形容,“晚上回家,扭头看见晚霞中的大礼堂,突然会被它的巍峨与美丽惊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礼堂失火前后对比(图片来源:顶端新闻)

这个礼堂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承载着一代代师生的记忆。该建筑同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遭遇火灾,当然令人痛心疾首。

据报道,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今夜痛哭,用泪水扑灭火焰。今夜无眠,心再也无处安放。有网友说:我以为大礼堂会一直伫立在那里,像一位宽厚的长者永远等着我回家……那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却没能见他最后一面。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给毁灭了。该礼堂失火的痛心之处,还在于在修缮施工期间发现火情。既然是修缮施工,原本是为了让古建筑能“活”得更好,能焕然一新,谁知,这期间还发生火情,岂不是适得其反。这起火灾也就愈加令人痛心了。修缮施工期间的安全保障是如何安排的,就不免令人生疑。

古建筑的保护一向是个难点,因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而且,古建筑房顶多为砖瓦,由于上面主要是瓦片,下面是木材,很容易造成闷顶燃烧,一旦发生火灾的时候,水难以喷进去,给扑救造成困难。闷顶燃烧的危险性也就比较厉害,很容易造成坍塌。据报道,大礼堂经过火灾,房顶已经基本坍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大学的通报(图片来源:顶端新闻)

由于文物古建筑不可再生,而火灾一旦发生,给文物古建筑带来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对于文物古建筑的保护而言,消防安全就是重中之重。2019年,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文物、博物馆单位要严格检查整改火灾隐患,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防火检查,每日定期开展防火巡查,以确保文物、博物馆单位的消防安全。

火灾是危害文物安全的主要风险,对文物消防安全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相关规定不能沦为空文。近年来,文物古建筑失火的悲剧已发生过多起。面对前车之鉴,各文物机构理当引以为戒。

河南大学大礼堂失火,校方在通报中表示感到痛心、自责,也就不难理解这一复杂心情。文物保护工作,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不容有失。希望各文物机构严格遵循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把他人的教训当自己的教训,别再重复他人的错误,否则,一旦发生意外,纵有千般痛心万般自责,也是悔之晚矣,于事无补了。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