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家庭里,张家兄弟姐妹有六个。父亲张福海和母亲李淑珍靠种地和养些家禽为生,日子虽然清贫,但全家人其乐融融。大哥张大力在城里打工,是家里的顶梁柱。

有一年,张大力突患重病,住院治疗花去了全部积蓄。妻子在家无法外出工作,只能靠亲戚朋友资助度日。情况越来越严峻,张大力的病魔却步步紧逼。

经理人急忙劝阻道:"老板,你可得三思啊!哥哥这次的病可是很严重,已经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你要是不管不顾,万一哥哥出了什么事,你以后会后悔的。"

"我为什么要后悔?我的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凭什么要拿出去资助别人?再说了,我和哥哥们好久没联系了,感情也已经生疏了。"张有为理直气壮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家老三张有为的弟弟张有理,当时还在读高中。他从父母那里得知了哥哥们的情况后,立即决定暂时放下学业,回家乡一探究竟。

张有理回到家乡后,看到了哥哥张大力的情景顿时揪心不已。张大力原本膀大腰圆的身板如今瘦骨嶙峋,满脸病容,气息也开始奄奄。他躺在床上,妻子和两个孩子在旁悉心照料,但一家人的眼神里却透着无助和绝望。

"哥,你就放心好好养病吧,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张有理连忙上前扶住张大力的手,语气中透着关切。

"哥,你就别说这些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养病,其他的我来负责就行。"张有理坚定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张有理四处向亲朋好友们求援,但收获甚微。大家的生活也都不富裕,哪有多余的钱财可以拿出来资助呢?张有理开始感到前途渺茫,他下定决心,要想办法筹集足够的医药费,救助哥哥度过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有为接到弟弟张有理的电话时,正在办公室里批阅合同。他有些不耐烦地接起电话:"喂,有什么事快说。"

"不能!"张有为干脆利落地打断了弟弟的话,"我的钱都是自己辛苦赚来的,凭什么要拿出去资助别人?你们要是缺钱,自己想办法去赚不就行了。"

张有理放下手机,眼神黯然失望。他没想到哥哥张有为会如此无情,竟然对亲兄弟的病痛视而不见。一种强烈的愤怒和失望在他内心翻腾,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亲自去找张有为理论理论。

几天后,张有理果真来到了张有为的公司。他穿过宽敞的大堂,踏上通往总裁办公室的楼梯。推开办公室的大门,只见张有为正倚靠在老板椅上,闭目小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哥!"张有理厉声喝道,惊得张有为猛然睁开双眼。

"哥,我真是没想到,你竟然如此无情!"张有理指着张有为,声音里满是愤怒,"大哥现在病重如此,你作为亲兄弟,居然如此见死不救!你是把钱财看得比亲人还重要吗?"

"那又怎样?"张有为理直气壮地反驳,"这些钱可都是我自己辛苦赚来的,我有权力决定如何使用。再说了,我和你们好久没联系了,感情自然也就生疏了。"

"哥,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张有理激动地捶打着桌子,"血浓于水,这是最基本的亲情!就算感情生疏,在有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伸出援手啊!"

"那可不关我的事。"张有为冷冷地说,"你们要是太穷就自己想办法去赚钱,别老是指望着我这个发达的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有理被张有为的话彻底激怒了,他上前一把揪住张有为的衣领,双眼怒视着他:"我真是瞎了眼,竟然还指望你这个人渣会有同情心!你不配当我们的哥哥!"

张有为被弟弟的行为惹恼了,他一把推开张有理,厉声喝道:"滚出去!从今天起,我们彻底断绝关系,你们这些穷亲戚别再来骚扰我!"

张有理气冲冲地离开了张有为的办公室,内心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自己曾经敬重的哥哥,如今竟然变成了一个如此自私自利、忘记亲情的人。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设法筹集足够的钱,救助大哥度过难关。

回到家中,张有理立即开始四处筹钱。他把自己仅有的一些积蓄全部拿了出来,还卖掉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家当。可是,即使这样也远远不够支付张大力的医药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张有理坐在院子里烦恼万分时,邻居王大爷过来搭话了。

"小伙子,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发愁啊?"王大爷关切地问道。

张有理把哥哥的病情和缺钱的困境全都说了出来。王大爷听后叹了口气:"你哥哥的确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啊。不过,你也不用太过牵挂,有困难大家一起扛,我们村里的人都会伸出援手的。"

说着,王大爷掏出钱包,拿出一沓钞票塞到张有理手里:"这是我这些年攒下的老底子,你就先拿去给你哥哥治病吧。以后有空了,你在我家干些活就行。"

张有理被王大爷的善意深深打动了,连连道谢。随后,全村的乡亲们也纷纷伸出援手,有的捐款,有的提供物资,有的免费帮忙干活。就这样,张有理终于凑够了张大力所需的医药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哥哥的病情渐渐好转,张有理内心无比欣慰。他想起了那个自私自利、吝啬鬼财的哥哥张有为,不禁感叹善良和亲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和宝贵。

就在张大力康复的同时,张有为的公司却遭遇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多年的暴利经营和铺张浪费,让公司的现金流陷入了困顿。银行不再续贷,债权人们也纷纷上门讨债,张有为顿时陷入了万分狼狈的境地。

有一天,张有为无精打采地坐在办公室里,手下的经理人匆匆走了进来,神色焦急:"老板,不好了!银行的人已经来讨债了,我们现在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还债啊!"

就在这时,张有理突然走了进来。看到弟弟出现在这里,张有为顿时心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哥,我是来还你钱的。"张有理从怀里掏出一叠钞票,放到桌子上推给张有为,"这是我们欠你的六百块钱,你就收下吧。"

张有为看着那叠钞票,眼睛不禁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当初那副吝啬鬼财、丢尽了亲情的嘴脸,顿时无地自容。

张有理看着哥哥痛改前非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他坐到张有为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你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且懂得反省。"

"哥,你不要太自责了。"张有理连连摇头,"金钱固然重要,但它终究不能买到亲情。我们这一家子,虽然家徒四壁,但只要互相关爱、团结一心,就永远不会缺少温暖。"

从那天起,张有为彻底放下了对金钱的执念。他卖掉了所有的房产车产,并且开始学习一些实用的手艺技能。虽然生活拮据,但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灵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张有为拿着一捆菜走进了张家的院子。他看到张大力已经完全康复,正在院子里晒太阳。两个哥哥见面,都是一愣。

"哥,我知道过去我做错了很多事。"张有为诚恳地说,"我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忘记了亲情的可贵。如今我终于意识到,亲情和善良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希望能重新开始,好好做人。"

张大力微微一笑,上前拥抱了张有为:"傻弟弟,你终于醒悟过来了。没关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从今往后,我们就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生活。"

两兄弟拥抱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张有理和父母也走了出来,一家人相视而笑,仿佛所有的伤痛都在这一刻化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以后,张有为彻底改掉了过去的习性,过上了踏实朴实的生活。他时常说:"金钱固然重要,但没有亲情的支撑,再多的钱财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宁可清贫,也不愿再做一个自私自利、忘记亲情的人。"

几年后的一个初冬清晨,张有为推开家门,深深地呼吸着冬日清冽的空气。他环视四周,视线投向不远处的村口:一辆黄包车正朝这边驶来,车上载满了刚采摘的蔬菜作物。

"哥,你看,是采摘队回来了!"张有理高兴地说。

张有为点点头,朝采摘队的人们招了招手。这些人中,有的是村里的居民,有的则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年轻人。他们在这个小村落里,组建了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种植的合作社,并且坚持有机、绿色的生产理念。

合作社的工人们把农产品一箱箱地卸下车,张有为和张有理连忙上前帮忙。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拍了拍张有为的肩膀,笑着说:"有为叔,您已经很久没下地干活了,要好好休息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哈,我就是闲不住。"张有为爽朗地笑了笑,"你们都是年轻力壮的,应该让我这个老家伙尽一份力气。"

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嬉笑打闹,热火朝天的景象。不远处,张大力和妻子正招呼着乡亲们前来购买新鲜的农产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张有为内心无比欣慰。

张小刚从小就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渴望能亲自下地种植,体验大自然的乐趣。他在城里读完大学后,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加入了叔叔张有为的农业合作社。

"小刚啊,你可要好好干啊!"张有为拍着侄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从事农业虽然辛苦,但只要用心经营,就一定能创造出无比美好的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叔叔,您放心吧!我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把这片土地耕耘得红红火火!"张小刚满怀热情地答道。

就这样,张小刚开始了他的农村生活。一开始,他受不了艰辛的劳作和清贫的生活环境,曾一度产生了退缩的念头。但看到叔叔张有为和其他员工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

"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投身于农业。"张小刚有一次对张有为说,"不过现在想来,这份职业才是最纯朴、最富有意义的。"

"是啊,我们是在亲手创造食物,供养着这个世界。"张有为赞许地点点头,"比起那些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

在张有为和大家的帮助下,张小刚很快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各种技能,成了一名出色的农人。他亲手种植的农产品,往往长得格外肥美,深受城里人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村子,造成了严重的农作物受损。合作社的大家一片愁云惨淡,生怕这一季的收成全都报废了。

"我们可怎么办啊?要是这样下去,今年就啥收成都没有了!"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拿不出好办法。

就在这时,张小刚站了出来,神情坚定:"大伙儿,我有一个主意!我们可以尝试种植一些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即使遇到灾害,它们也能熬过去!"

其他人纷纷表示怀疑:"可是那种农作物要从哪里弄来种子呢?而且它们的种植方式和普通农作物是不是也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听了张小刚的解说,都为之折服。就这样,在张小刚的带领下,合作社的人们开始了新品种的试种。一个多月后,当那片遍布满是翠绿植株的农田出现在大家眼前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小刚啊,你真是太出色了!"张有为热泪盈眶,上前紧紧拥抱着侄子,"有你这样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事业是一定能够永续经营下去的!"

从那以后,张小刚更加卓有成就。他不但将祖传的农业技艺发扬光大,还大力推广起了新型的有机农业理念,让合作社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城里人的青睐。

有一天,一辆陌生的小轿车开进了合作社的大院。一位身着职业装的中年人走下车来,看到正在地里劳作的张小刚,上前招手示意。

那位中年人自我介绍说,他是一家农业投资公司的高管。他们一直在寻找优秀的农业项目进行投资,而张小刚所在的这个合作社,无疑是最佳的合作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们在有机农业方面有独到的理念和卓越的成绩,我们公司很有意与你们展开合作。"那人说,"如果双方合作无间,对你们来说是一个迈向更大舞台的绝佳机会。"

张小刚被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知道,要真正实现有机农业的理想,单凭一个小小的合作社是难以为继的。如果能与那家农业公司合作,将有无穷的资金和渠道作为支持,事业必将更上一层楼。

于是,张小刚找到了张有为,向他汇报了这个投资公司的合作意向。

"叔叔,您看我们是否应该接受他们的投资呢?"张小刚问道,"这对我们事业的发展会是个重大契机。"

张有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的确,单凭我们现在的力量是难以大展宏图的。不过,我们可得三思而后行啊!"

"叔叔您的意思是?"张小刚疑惑地问。

"我是怕他们投资进来后,会破坏我们原本的经营理念。"张有为说,"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绿色、有机的生产方式,决不能被资本主义的逐利思维所蛊惑人心啊!"

张小刚深以为然,连连点头。接下来的几天,张有为和张小刚就与那家公司的人反复交涉,最终谈妥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案。

合作开始后,那家公司的确为合作社注入了可观的资金,并为他们开拓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合作社的产品遍及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喜爱起了他们的有机农产品。

有一年春节前夕,张有为和张小刚正在地里忙着最后的收割。一辆黑色的轿车驶进了院子,从车上下来一位气质非凡的中年女士。

"叔叔,那是谁啊?"张小刚看着那位女士,好奇地问张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