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晚上,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国保单位,河南大学大礼堂发生火灾。根据媒体发布的事故现场的照片,砖木结构的大礼堂顶部被全部焚毁,已经坍塌,该建筑的木质构件已经荡然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大学是河南近现代教育的起点和策源地,河南大学大礼堂是河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河南文化届的瑰宝和灵魂。其精神力量支撑着迟迟暮年的河南大学,在新世纪艰难前行,也庇护着河南学子求学之路的风风雨雨。

一场大火,百年河大,百年大劫。

在痛惜和哀叹之余,有此五问:

一,大礼堂是否有修缮的必要?是否到了不修缮不可地步?

2019年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文保圈就形成了一个默契,非必要不修缮。所谓非必要,就是不到了影响文物本身存在的重大问题,不进行修缮。也就是说,不到了非修缮不可的地步,不去主动进行修缮。

文物修缮,一是为了延续其价值,二是为了传承其延续。沧州铁狮子,辽宁野长城,都因为“毁灭性”修复直接断绝了其价值,更是失去了延续性。

河南大学大礼堂真到了不修不可的地步了吗?

二,中标企业多次被查,更是刚因防火不力被通报,为何中标?招标过程是否存在暗箱操作?是否存在违规?

该项修缮工程,中标单位北京同心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陈仁经营范围上面写着专门承包园林古建筑工程的装修和建筑相应资质齐全。但是在2023年3月15日的时候,该公司曾经被北京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进行过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主要原因是在建设工程内是指宿舍,而且没有进行内部防火检查。

三,中标金额400多万,修缮费用600多万,钱从哪来,又到了哪去?

根据网上披露的招投标信息,修缮大礼堂的费用为650万,合同日期180天。最终被北京同兴古建筑有限公司以435.6万元竞标成功。这些钱出处是哪里,又最终流向了何处?哪些钱真正用在了修缮建筑上?而哪些钱又用在了修缮“关系”上?

四,是否存在层层发包,违法分包?

火灾的原因是什么?责任在谁?施工单位的资质是否齐全?承包公司是否存在层层发包?起火是否和承包公司有直接原因?

五,工程竣工日期为何延迟?中间有啥猫腻?

根据网上披露的信息,该项维修工程的工期为180天,原定于在4月7日竣工,但是却拖到了5月3日还没完工,其中的原因是是什么?为何工期会拖了近一个月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需要大学,更需要大学的精神,河南的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保护和尊重。百年历史的国保文物,毁于一旦,河南文脉,惨遭荼毒。

在悲痛之余,在灰烬未冷之时,如此五问,需要一个合理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