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对自闭症了解多少呢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现业内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使用术语“孤独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的概念1943年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与唐氏综合症等疾病不同,自闭症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闭症的八个致病因素

01

生物异源物质/重金属

杀虫剂、农药、添加剂和防腐剂;砷、铅、汞、镉、锑和锰等重金属。

02

怀孕期

子宫感染、孕期并发症、化学物质、环境污染、围产期和产后健康状况、营养摄入、年龄、药物。

03

肠道

肠道的炎症、破损和溃疡,肠漏。

04

肠道微生物

● 梭菌属(Clastndlum)

● 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

● 萨特菌属(Sutterella)

● 瘤胃球菌属(Ruminocaccus)

● 酵母菌(Yeast)

● 厚壁菌门(Firmicules)

● 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05

饮食和健康

偏食,挑食;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需不饱和脂肪酸。

06

代谢

吲哚 、粪臭素、酪氨酸、色氨酸、谷胱甘肽、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硫酸盐、脂肪酸、短链脂肪酸。

07

过敏和自体免疫

自体抗体,免疫细胞因子,卫生假说。

08

基因,染色体异常等

CNTNAP2,SHANKs, NLGN4X,NRXN1和TOP1等基因以及脆性X染色体,智力迟钝相关蛋白基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闭症的“五不”表现

01

“不看”

自闭症的孩子在很早期的时候,大概在婴儿期,比如8、9个月的时候,家长会发现孩子根本不和父母对视,比如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孩子说话的时候,发现孩子不会用眼睛看自己。

02

“不应”

指家里人叫这个孩子的时候,他不会回头看,也不会回应爸爸妈妈。

03

“不指”

没有姿势语言,在小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不同意的时候不会摇头,同意的时候不会点头,有需求的时候,也不会用手指指向自己需要的东西。

04

“不说”

指不会主动使用语言,不会用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也不会与人对话。

05

“不当”

指孩子的行为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行为方式非常奇特,让人感到非常难以理解,比如非常多动,有的时候玩不是玩具的东西,比如反复开关水龙头,反复开关门,反复用手想去转动电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请注意

01

早发现,早干预

当您的孩子“五不”中有以下任何一方面的发育落后:如目光交流、开口说话、社交、游戏玩耍水平、运动等,或者有任一种与其他孩子明显不同,都需要立即行动起来,尽早进行专业评估。

康复训练和教育,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现在的主要治疗方式。

02

不要相信“孤独症肯定治不好”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个从轻到重的连续谱,不同孩子差异性很大(差异性表现在整体发育水平、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共患病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详细评估获取答案。有一些患儿状况确实不乐观,但是积极介入干预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03

不要相信治疗有捷径

在起初干预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发脾气、大哭等抗拒心理。家长此时不能心软而放弃,因为干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相信自己和家庭的力量。

在干预过程中,别忘了关注并发展孩子的优势,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逐步帮助孩子适应变化中的环境。

04

调整好心态

不管将来孩子能否好转,家长都需要调整好自身情绪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父母的自我激励,对孩子充满希望和信心极为重要,其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相当惊人。所以父母无需盲目悲观,要相信孩子有无限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 /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联删

津拓慧儿童发展中心是一家以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为主,专注于为2-14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智力语言发展迟缓等发育障碍的儿童提供早期干预与康复训练的专业机构。本中心教师多为特教专业毕业生,立志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事业,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成功的大量个案经历。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2023年成为甄岳来社会性康复教育工作站。

本中心课程包括“一对一”教学和集体融合教学,中心设有个别训练室、感统训练室、游戏社交室、集体教室等。并且根据其具体情况定制合理的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指导家长如何配合老师进行家庭训练,使得孩子持续改进,最终提高其社会功能,达到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融入社会的目的。

负责人联系微信号:13299976093

天津自闭症发展迟缓儿童家长qq群:65890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