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冬。

西北黄土高原上刺骨的寒风卷着冰雪,卷进了陕西清涧县下张家山村一处破旧的草房。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橙红。

村庄里一片忙碌。

简陋的屋旁,人们正在搭建简易的彩旗,搬运桌椅,摆放装饰,为这场婚礼增添一抹生机。

院里挤满了前来凑热闹的村民们。

他们的目光,全部聚焦在屋内那个身着旧军大衣的年轻人身上——新郎张瑞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前,张瑞岐就已经与李家提亲,两家结为婚约。

当年还是个小伙子的他参军从戎去了,一去数年不归。

村里的人都说,他大概是在外边吃香喝辣去了,才失信于对李家的承诺。

可怜李家的闺女,盼望了这么些年,早已把最好的年华都虚度掉了。

没想到,在这个冷冽的冬日,张瑞岐居然回来与李家闺女完婚!

村民们都猜测,他大抵是在部队没出息,才遣送回乡的。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舍得回这穷苦老家不是?

张瑞岐披着件旧军大衣,搂着身穿红盖头的新娘。

神情有些拘谨,也许是想起自己失信于诺,拖延多年才回来成婚的过往。

新娘悄悄攥紧他的袖子,羞涩低下头去。

就在议论纷纷之际,屋外骤起一阵喧哗。

村民们的目光全部汇聚向门口——一个身着军大衣的身姿笔挺的战士快步走进院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窃窃私语戛然而止。

战士刷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神情严峻递过一个信封。

张瑞岐上前接过,小心翼翼拆开火漆,取出里面的信纸。

只见上面整洁的文字,字迹之工整端正,显见并非出自常人之手.....

这竟是毛主席的亲笔信,而且还有份子钱。

这得是多大的荣耀啊,村里面直接炸了锅。

新郎张瑞岐,到底是何许人也?

陕北百姓踊跃参军

风吹过陕北的黄土高原,掀起一片黄色的旋涡。

1935年10月19日的清晨,这片土地见证了一个充满历史意义的时刻。

中央红军,穿越万水千山,终于抵达陕北。

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如潮水般蜂拥而至,欢呼雀跃。

他们期待着这支军队能够带给他们解放,期待着能够结束旧社会的苦难,带来新生。

张瑞岐迫不及待地投身红军,加入这支为平凡人谋幸福的队伍。

他的英勇事迹引起了上级的注意。

不久后,他升任为警卫班班长,领导着16名精锐警卫员,肩负着保卫毛主席安全的神圣使命。

张瑞岐,则如同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的一颗红色种子,注定要开花结果。

1948年春天,陕北的大地回荡着激昂的红歌。

党中央决定东渡黄河,踏上征程,展开新一轮的革命。

面对英勇的战士,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想与陕北与亲人团聚的,可以留下来。

张瑞岐站在众人中,脸上带着一丝沉思。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映照出他沧桑而坚毅的面容。

他是陕北的独子,家乡的土地养育了他,如今却要舍弃这片熟悉的热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宽慰道:“张瑞歧,家里是不是给你定亲了?都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你不要去了!”

张瑞岐深深地向毛主席鞠了一躬,沉声说到:

“主席,我请求跟随您东渡黄河!只要一天不能确保您的安全,我就万万不能离开。”

语气坚决,像是一根扎在大地里的钢铁柱,不动摇。

毛主席欣慰地看着眼前这个出生入死的警卫员。

他明白张瑞岐的难题,也看得出这个战士,面临着怎样痛苦的抉择。

他并不是不想回家结婚,更不是不思念家乡的亲人。

然而,解放战争时期。

他深知党中央的处境,理想和责任交织在一起,让他不愿轻言放下手中的责任。

“好,既然你这样坚持,我很欣慰。到了河北,再做打算也不迟。”

毛主席最终点点头,同意让这位老战士继续跟随左右。

复员回乡

党中央决定离开陕北,东渡黄河,一路到了西柏坡,最终抵达北平。

对于张瑞岐来说,这是一次跨越多个省份的征程,但他的心一直紧紧跟随着党中央。

这一次,毛主席不容分说,坚持要张瑞岐回去完婚。

当晚,警卫同志们举行欢送仪式,为即将复员的张瑞岐饯行。

屋内烛火摇曳,年轻的脸庞在烛光下若隐若现。

张瑞岐坐在主位上,一杯接着一杯地和战友们互相干杯。

他知道第二天,就要启程离开这个大家庭了。

想到多年来,与这些革命同志生死与共的点点滴滴,张瑞岐不禁眼眶微湿。

他环顾四周,每一个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都令他感到难以割舍。

看着众人祝福的笑容,鼻子一酸,竟再也忍不住泪如泉涌而出......

毛主席为张瑞岐,亲手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一斤北京水果糖,一条五台山牌香烟,一个红色封皮的本子。

扉页上,毛主席亲笔写下了深情的寄语:“张瑞岐同志,回到陕北继续工作,永远忠实于人民的事业。”

这简短而铿锵的字句,不仅是一份鼓励,更是一份对张瑞岐坚守初心的期许。

瞬间,他热泪盈眶,被一股温暖的力量包围。

湿润的眼眸,或许是泪滴,亦或是心灵深处的感动,一切都在那红色的封皮下得以流淌。

这份礼物,超越了物质的层面,成为一段真挚的情感交流。

这就是生命中难忘的时刻。

即使分别在即,人与人之间跨越生死的感情永远也不会消逝。

这份情谊,将支撑他走过人生未知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了家乡,张瑞岐与等了他好几年的未婚妻成婚。

这就有了开头主席送来亲笔信的那一幕。

瑞歧同志:

派马汉荣同志前来参加你的婚礼,祝你俩白头偕老,努力为新中国的建设多做贡献。顺捎上100万元(旧币)请收下。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写在文末

黄昏时分,高原上的夕阳拉长了山峦的倩影。

小院里传来吱呀一声,木门被缓缓推开,张瑞岐老人踱步走了出来。

几缕晚风,吹拂着他满头的白发。

老人抬头仰望天空,脸上露出安详的神情。

多年前他曾在部队里身经百战,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他舍不得父母独守空房,放弃了军旅生涯回到家乡,陪伴父母度过余生。

如今父母已逝,他独居小院,度日种田。

岁月的痕迹,在张瑞岐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他的背影弯曲着岁月的重量。

每一次牛耕过后,他会在柿树下歇息片刻,凝望着远方,眼中似乎映照出曾经的往事。

这是他对过去岁月的回望,也是对自己坚持的一种自豪。

1997年,一位作家,得知情况后不远千里而来。

见老人生活的简陋,阳波红了眼圈,眼中盈满热泪,哽咽道:“您老不该这么苦,我们的社会,更不该遗忘您!”

老人放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淡然地望着阳波,慈祥地说:“哭什么?我这不是挺好吗!”

语气中透着,满满的淡泊和知足。

兰州军区得知情况,每月给老人寄一笔生活费。

可他仍我行我素,耕种这方田野。

那坚贞不屈的胸襟,永远鼓舞着后人不断前行,走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