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知道,在这一次自去年10月7日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之前,美国实际上长期以来是不谈“两国方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现在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之前不久,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看。他认为,现在的中东是多年未见的和平稳定的局面。也就是说,他对当时的就是巴以关系,美国是非常满意的。

这个关系是什么关系?实际上就是巴勒斯坦基本上被隔离在隔离墙,这样一种隔离状态的被边缘化的这样一种局面,他认为可以带来和平。所以特朗普也好,拜登也好,都在推动阿拉伯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不建国的情况下,他们建立邦交,恢复和解,这样一种局面。

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发生了新一轮巴以冲突。新一轮巴以冲突以后,美国这个立场大变,立刻高举起了“两国方案”的大旗。这个过去是中国一再坚持的,现在成了美国逢巴以问题必谈的“两国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大家要知道,美国的“两国方案”实际上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这一点从巴勒斯坦申请正式成为联合国成员国,他否决就可以看出来。现在美国的态度是什么呢?“两国方案”的落实需要巴以直接谈判。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两国方案”的落实需要以色列的同意。显而易见,这是口头上的。

在新一轮的巴以冲突这样一个背景下,推进落实“两国方案”现在越来越成为全球的共识。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不仅成为一个必然的这样一个趋势,而且成为一个含有非常紧迫性的这么样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顺应巴勒斯坦两大派别他们明确地有意愿愿意和解,共同来推进落实巴勒斯坦民族权利。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中国顺应这样一种需求,在北京举办了两大派别的深入坦诚的对话。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话显然是非常积极的,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而且双方都同意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入地进行探讨。我觉得是这样,中国长期以来在中东一直是一个劝和促谈的力量。去年3月份,我们在北京也促成了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和解。那么现在面对“两国方案”推进的这样一种趋势,我们又在北京举办了巴勒斯坦两大派别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对话的目的是在于和解,这充分地体现了一个是中国劝和促谈的这样一种建设性力量。另一方面也明确地显示了中国这种意愿,就是我们愿意为中东和平稳定,愿意为推进落实“两国方案”,从而解开巴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这样恶性循环的冲突,做出我们中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