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更多药学知识:

问1:抗菌药物分几级管理?如何授权的?(医、药)

抗菌药物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先由临床科室各级医师申请,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科室主任签字同意,医务科根据医生的职称情况,授予相应的级别处方使用权限:初级职称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中级及以上职称可授予限制使用级、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可授予特殊使用级。

问2:抗菌药物是否可以越级使用?(医、药)

原则上是不可越级使用,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3:本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有哪些?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是如何管理?(医、药)

本院目前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万古霉素等。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实行专档管理,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

问4:围手术期术前预防用药的抗菌药物品种有哪些、用药时机、维持时间?(医、药、护)

具有询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唑林,第二代头孢呋辛可以作为围手术期术前预防用药。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手术时间<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问5:抗肿瘤药物分几级管理?(医、药)

抗肿瘤药物根据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等因素分普通使用级、限制使用级。

问6:多重耐药菌定义?具有代表性多重耐药菌有哪些?(医、药、护)

对在抗菌谱范围内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耐药和中介)。在推荐进行药敏测定的每类抗菌药物中,至少1个品种不敏感,即认为此类抗菌药物耐药。常见多重耐药菌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等。

问7:药品储存条件是如何规定?药、护

常温在10-30℃之间,阴凉温度≤20℃,冷藏温度在2-8℃之间,凉暗处温度指避光并温度≤20℃,正常相对湿度在35%-75%之间。

问8:处方颜色是如何规定的?医、药、护

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或“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问9:每张处方开具药品品种数量是如何规定?医、药

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问10: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用量是如何规定?医、药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专业从事药学工作13年,药事质控迎检、等级医院评审、处方点评、病历点评、参加县级医疗质控、老年医院患者用药教育,守护患者用药安全,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希望大家有相关医药文章投稿我们,让更多的同仁了解相关医学,药学专业知识或者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干预措施!另外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高端医院药学和临床药学交流群,有需要的可以私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