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罗亦农在与同志接头的过程中被捕!险些被捕的还有邓小平。

不久后,罗亦农的秘书何家兴贺治华夫妇向党组织发出急报:“有叛徒,速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亦农

贺治华的身份不仅是党内女特工,她还是朱德的前妻,二人育有一女朱敏。事发突然,事态凶险!周恩来下令彻查叛徒,严惩不贷!

这个重任交由时任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的陈赓全权负责,陈赓查明真相后,当众戳穿了贺治华的阴谋:“你就是叛徒。”

只可惜罗亦农同志惨死于敌人枪下,年仅26,党组织痛失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

罗亦农是怎样的人?在其短暂的生命中,有过怎样轰轰烈烈的革命壮举?又是如何遇害呢?凶手最后下场怎样?

他的善良刻于骨血

能够带领革命走向胜利,救劳苦大众于水火的人,必有一颗纯粹的慈悲心。

比如毛泽东同志在读书时,经常给家境贫困的同学带饭;对家里的长工也是礼数周全,这源于骨子里的善良,罗亦农亦是如此。

罗亦农生于1902年,湖南湘潭人,家境殷实,父亲是米行老板,他幼时的身份是“罗家米行的小少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亦农7岁时进入私塾接受教育。他天资聪颖,一年学完了《三字经》,《幼学》,《增广贤文》;两年读完《文心雕龙》,《警世恒言》,《喻世明言》等书籍。

别人还在苦学不得真谛的时候,罗亦农早已烂熟于心。他读圣贤书,更明圣贤志。

父亲的米行雇佣了百余名工人,罗亦农身为东家小少爷,从来不摆架子,经常找工人叔叔玩,听他们讲故事,还会一起干活,更会为工人群体打抱不平。

每当罗父在商言商,刻薄工人的时候,罗亦农总会挺身而出,劝父亲文明经商,慈悲经商。

罗家工人备受感动,他们忠心耿耿,干活卖力,很大原因来自于这位小少爷,并称赞道:

“东家有个好儿子,这孩子以后必成就大事业。”

罗亦农12岁那年,湘潭久旱成灾,河水断流。一天,他路过地主唐三老爷家的地盘时,看到一群人在一口水井前忙碌着。

走近一看,原来是佃农们正在淘井。他们饱受烈日曝晒,个个灰头土脸,汗流浃背。罗亦农看着心疼,随口问了句:“这么热的天淘井,你们唐老爷一天给多少工钱?”

其中一个农民说:

“哪有什么工钱唷,我们的地都是老爷给的,就得为老爷淘井。”

正说着,一位老农中暑晕倒在地,一群人七手八脚把老人家抬到阴凉处歇息。

租田是租田,挖井是挖井,这是两回事,罗亦农拉着农民群体就要找唐三老爷理论。

一位好心的农民尝试阻拦:“算啦,孩子。三老爷是读书人,我们没文化,讲不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旧社会地主(图源网络)

罗亦农更气了:

“读书人更应该兼济天下,我也是读书人,我帮你们把钱要回来。”

结果,唐三老爷果然耍无赖,一番诡辩之后,派家丁送客。罗亦农不惧强权,一纸诉状递交湘潭县衙。谁料官商相护,诉状石沉大海。

罗亦农下定决心要和土豪劣绅斗到底,要为受剥削的农民讨回公道!

一天,整个湘潭县的大街小巷全都贴满了“小传单”,上面是罗亦农亲自撰写的歌谣,内容是控诉唐三老爷苛待佃农的恶劣行径。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民间人人都会唱两句“唐三老爷歌”。

老地主名誉尽损,手下的商行,农田等产业再也招不到人,这才告饶,将淘井钱悉数奉上,从此再也不敢作威作福。

两年后,罗亦农升入湘潭益智学校就读,这是一所美国人筹办的教会学校,入读者非富即贵。

一天,班上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我的圆墨不见了,没多少钱,但好歹是个牌子货。”

老师很生气,见没有人承认,便挥起教鞭,罚全班每人打两下手心,罗亦农也不例外。

罗亦农不服气,誓要揪出“小偷”。经过蹲守,发现是同学李新华趁教室无人,偷拿别人的墨来自己用。

他并未声张,而是私下找到李新华,询问为何如此。李新华眼泛泪光,说道:

“家里穷,上学的钱都是借的,实在是买不起啊,比不了富家子弟。没有墨,我如何学习,只好......”

罗亦农知道李新华本质不坏,教育道:

“那也不能偷别人的东西啊!我不会说出去,以后别这样了。”

事后,罗亦农自掏腰包,给李同学买了上好的浓墨,李新华将偷来的墨物归原主,在罗亦农的教导下,彻底改了偷窃的毛病。

罗亦农是善良的,这份善良刻在骨血里,与生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生于旧社会的富人家庭,从小衣食无忧,受人追捧,是典型的“上位者”,但他并没有成为加害者,而是以一颗善良的真心体恤民间疾苦,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份赤子之心,让他在民族危亡之际,奋不顾身地投身革命,他不仅要解救湘潭县的工农,他更要解救千千万万的工农群体!

他三次领导工人运动

因对教会学校的执教理念抱有强烈不满,罗亦农愤而退学,于1919年夏考入上海的一所高校,半工半读,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