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低鸣,5月1日上午9时,两院院士常印佛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其家人、生前同事、学生等来到现场。一只只花圈、一副副挽联、一束束白花,是大家与常印佛院士最后的告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安徽省原地矿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常印佛于2024年4月27日在合肥逝世,享年93岁。

现场:

数百人深情送别

常印佛是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1931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1965年在长江中下游从事矿产勘查工作;1965-1974年由原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7年起,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等职务。他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料院士”—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5月1日上午8时许,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市殡仪馆,在1号悼念厅门前的广场上已有不少吊唁者,其中有不少是从外地赶来的,大家早早来到现场。在这些吊唁者中,有不少人接受过常印佛的指导,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常印佛严谨务实的作风以及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培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告别仪式现场,吊唁人员有序排队

“做事情特别认真,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现场来吊唁的杜建国博士如此说。杜建国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和常印佛结识,最难忘的经历是跟着常印佛一起开展野外地质工作,去过大别山、长江中下游等区域,至今仍记着当时的场景。

女儿:

“让我再看爸爸最后一眼”

5月1日上午9点,前来送别常印佛院士的人们缓缓走进合肥市殡仪馆1 号厅,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常印佛院士遗体鞠躬致敬。大厅内的电子屏幕上定格着常印佛的生前照片,一张张老照片见证着常印佛的工作经历。

“让我再看爸爸最后一眼。爸爸,我会永远想您!”在大厅内,常印佛的一位女儿早已哭成泪人,看到这一场面,不少人潸然泪下。

告别仪式现场

之后,常印佛的女婿李良军对大皖新闻记者说,除了陪在身边的大女儿,老人另有两个孩子从国外赶回来,因病入院后,老人还心系地质工作。李良军说,进入晚年后,常印佛更多地是为地质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对于从事一辈子的地质工作,常印佛曾称之为“与大山结缘”。

追忆:

几十年扎根地质工作

是大家心中的“良师益友”

安徽省地矿局原副局长徐小磊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常印佛院士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安徽这片热土工作,他对安徽地质工作贡献非常大,其中包括找矿理论和找矿的成果方面的突破,“比如在找矿成果方面,在铜陵地区陆续发现了几个大型的铜矿。”

在徐小磊看来,常印佛院士最难得可贵的品质是对年轻同志毫无保留地培养和教育,孜孜不倦地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安徽地质界很多人都受过常印佛院士的教导,“今天清早这么多人不约而同地赶来送常院士最后一程,我想大家应该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对常院士的缅怀之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吊唁人员鞠躬

大皖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也有人专门从外地赶到合肥送别常印佛院士。从北京赶到合肥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吕庆田告诉记者,他曾在常印佛院士的指导下一起从事长江中下游的地质工作,后续也一起从事其他的地质工作。吕庆田说,常印佛院士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特别谦虚,不仅如此,做学问也做得很好。

多名院士送花圈表达悼念

5月1日,大皖新闻记者在合肥市殡仪馆1号厅内看到,一只只花圈被整齐地摆放在两侧,其中多只花圈上的挽联显示,花圈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所送

多人来到告别仪式现场

记者从安徽省院士专家联合会获悉,有多名院士送来花圈表达悼念。安徽省院士专家联合会党委书记戴建华说,常印佛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和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过多项大型勘查和科研项目,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

公开资料显示,常印佛是从野外走出的地质学家,学术研究与发现源于大量的找矿实践经验,体现出强烈的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一生著述不多,但都极有分量, “探宝建功铜官山,成矿是论矽卡岩,淡泊名利耕不辍,初心使命一如坚。”这是常印佛对自己地质生涯的总结。

来源: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