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破晓的黎明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了书房,东北大学二级教授田鹏颖便在案桌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晨读。这是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形成的学习习惯。

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起床,聚精会神,手不释卷,精心研读,“我们的觉醒就像是破晓的曙光,满是希望。”他说。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田鹏颖始终奉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学习它、精通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的学术信条,担负起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职责。

田鹏颖讲东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没有PPT、没有讲稿,一块手表、一杯茶,说讲几个小时就讲几个小时,而且内容深刻、逻辑清晰,听完特别解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但上好这个课太难了,因为这个课的支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它站到了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真要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信得着、用得上,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创造过程,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田鹏颖说。

怎样实现转变,首先要让学生信服讲马克思主义的这个人,从而信仰他讲的马克思主义。

“我觉得田老师很有‘范儿’,他能用散文诗般的语言表达哲学的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阐释深奥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崔菁颖同学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温惠淇表示,“田院长有‘两手’。一个是‘手把手’,指导我们发文章、出专著,支持我们参加学术会议、外出研修培训;另一个是‘手拉手’,组团队、搭平台、建基地、拿项目。我们的视野更广了、本领更强了、底气更足了。”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田鹏颖打造了一支明星教学团队,学院涌现出一大批思政课教学能手。

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田鹏颖做了大量的探索,创立了“经典品读”教学模式,开展“理论之光”实践教学,不断推进思政课创新发展。

“我已经连续十几年指导‘理论之光’社会实践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国家发展的成就,在行走的‘实践课堂’中验证理论的真理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自发自觉地坚定信仰,我觉得非常有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段炼说。

在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秦森看来,通过参加“经典品读”活动,不仅让自己接受理解了更多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潜移默化地让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在头脑中扎下了根。

“田院长很有战略思维,始终以学科发展为龙头,以项目和科研贡献为着力点,带领学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满胜表示。

2015年,田鹏颖担任首席专家申报的《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8年,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功获批。

“无论从我的年龄,从我的阅历,还是我的能力来考量,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将是我人生的最后一站,只有背水一战,必须干好,别无选择,更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是田鹏颖发自内心的感悟。

把黑土地里的精神挖出来,把党的精神种下去,田鹏颖热爱党的理论宣讲事业,十余年来,开展理论宣讲近400场,网络听众和现场听众达5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