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鳙是非常典型的中上层鱼类,此类鱼通常都没有鱼道、鱼窝的概念,哪里食物丰富就去哪里进食,所以通常是选择合适的位置,通过窝料投喂、饵料抽窝的方式来聚鱼。鲢鳙的食物主要来源就是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食物整个水体中都有,这就导致鲢鳙是淡水鱼中几乎不靠边进食的一种鱼类。想要钓到体型较大的鲢鳙,窝点的选择要深远一些,必须有一定的深度才比较适合钓鲢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鲢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耐高温,夏日中午无风的天气都可以正常钓鲢鳙。这个习性导致在夏季其他鱼都不好钓的时候,还有鲢鳙可钓。但是鲢鳙不怕高温的本质是对高溶氧的需求,因为水体的温度跟同样是成反比的,就算高气压的天气,但是气温非常高,深水层就会溶氧不足。浅水层虽然更热,但是有溶氧更高的特点,所以就导致气温越高,在钓鲢鳙的时候应该钓得越浅。但是钓浅水层不是钓浅水区域,还是要选择深水区域的浅水层。大坝、大坝两侧、悬崖沟汊都是钓鲢鳙的好地方。

其实只要是中上层鱼类,都会有水层的概念,找准鱼层才能更好的钓鱼。比如浮钓鲢鳙,筏钓大翘嘴。春季气温不高,应该钓深还是钓浅呢?也应该钓浅,这是因为随着气温回升,中上层更暖和一些,而且藻类是先从浅水层开始变得丰富起来的。夏季高温,也要钓浅,这是因为浅水层溶氧更高。秋季比较凉爽,此时就应该钓深一些了,因为藻类充满整个水体,对鲢鳙来说浅水层始终不够安全。这点也很重要,如果深水层能够满足鲢鳙觅食、溶氧的需求,那么鲢鳙绝对不会冒着更大的风险在浅水层活动。就算气温较高,但是刮风、下雨时,鲢鳙所在的水层也一定不会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准找到鱼层,首先要学会判断鲢鳙是否已经进窝,这个主要是通过看鱼星。鱼的种类不同,进食、呼吸的时候产生的气泡形状完全不同,在常见的鱼类中,以鲤鱼和鲢鳙的鱼星最容易分辨。鲤鱼在进食的时候会用嘴巴拱开水下的泥沙,如同推土机在水下活动一般,所以鱼星是长串的,往往距离很远都能发现。利用鲤鱼的这个特点,在春季鲤鱼刚恢复进食时,频繁在向阳的浅水湾子觅食,可以玩玩追星钓。鲢鳙的鱼星是一片大小不一的气泡,鱼的体型虽然大,但是鱼星更多的是小碎泡。发现鲢鳙进窝,那就需要找鱼层了。

通常来说,浮钓鲢鳙讲究找鱼层,而不是在某个水层加大窝料、饵料投喂,把鲢鳙吸引到某个鱼层,因为这个难度比较大。在实际垂钓中找鱼层,主要是通过鱼星和浮漂的漂相。如果出现在垂钓时出现了浮漂上下缓动,此时大概率是钓浅了,需要把浮漂座往上移动一点,一般是每次移动20厘米左右,反复找鱼层。如果窝点中出现鱼星,但是浮漂没什么反应,鱼层应该在更深的水层,可以把浮漂座往上拉50厘米左右。如果浮漂的漂相较为明显,甚至黑漂、顿口都出现较多,但是始终不见上鱼,甚至是提竿的时候有重物感,好像挂到了什么,那说明鱼层在上层,这是鲢鳙撞线导致的。

如果提竿出来后发现子线上不少黏液,那水层找的基本是准的,提竿时机没有把握好而已。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