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青铜纵目面具

长138厘米,宽85厘米,高66厘米。

这个面具因为纵目和耳朵的夸张造型,被称为“千里眼,顺风耳”,可能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夸张的眼、耳是为了强化其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青铜鸟足曲身顶尊神像

这是一件拼合的神像,以8号坑出土的顶尊屈身倒立铜人像和2号坑出土的鸟脚人像拼合而成,也说明了2号坑和8号坑是同一时间掩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下往上看,是一个带方座的罍,上面是一个人身鸟足的神人,神人口有獠牙,头生双角,他手撑下面的罍,鸟脚高高翘起,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u形倒立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人头顶一个朱砂彩绘的觚形尊。

从研究性复原看,觚形尊顶上又可以拼合3号坑出土的爬龙器盖,再上是8号坑的持龙立人像,持龙立人像又拼合了一件青铜杖形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部都组合好的鸟足神像通高达到253.5厘米,最底部的方座长宽为31.3厘米,看上去太不牢靠了,若真则应有别的固定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青铜太阳形器

直径28厘米,2号坑出土了6件太阳形器,均被焚烧和砍砸过。反映了太阳崇拜。器物中心和外侧晕圈上有5个小圆孔,应该是穿绳固定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青铜凤鸟柱头

也可能是雄鸡,特点是用墨黑描画了羽毛、翅膀和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星堆的青铜器上很多是有彩绘的,主要是以黑、红两色描画于人头像、面具、鸟头等几种器物的眼部和口部,尤其要突出眼部。

朱砂涂唇,墨黑画眼,从视觉效果上可以提高表现力,强调眼睛的重要性。

9、1号神树

禁出文物,三星堆一共有四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即青铜大立人、1号神树、祭山图玉璋和金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396厘米,是中国古代体量最大的青铜器。(最重的青铜器是后母戊大方鼎,重832.84千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底座像是树根,上面有三层树枝,每层三个枝丫,共九条树枝,树枝上有花蕾,花蕾上立鸟,共9只,底座嵌铸有一条龙,龙头在下,龙身沿着树干攀援而上。神树的顶端和龙尾残缺,或许顶端原来也有一只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器物坑中的物品是被打碎又经过火烧后掩埋的,1号神树出土时有上千的碎片,经过修复师十年之功,才得以呈现。

神树这种青铜器是前所未见的。多数学者认为青铜神树就是扶桑、若木,观点依据来自于战国时的《山海经》和西汉《淮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神树纹玉琮

出土于3号坑,琮的四面均装饰有弦纹和窃曲纹条带,对应的两面各阴线刻一株神树,与三星堆出土的神树十分相近,刻痕甚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琮在三星堆文化中并不常见,研究表明,这件琮原先为一件素面的琮,有长时间的使用和流转过程,磨损后才刻上神树纹。从器型看有可能来自于齐家文化。

神树纹饰具有鲜明的三星堆文化特征,雕刻又显得潦草,或许说明玉琮在三星堆文化中并不当做礼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结语

三星堆博物馆最神奇的文物均出土于8个祭祀器物掩埋坑,年代在商末周初。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三星堆受夏商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例如玉璋、铜牌饰、尊和罍,而三星堆缺乏对外界的传播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区域性青铜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