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湖南岳阳的“天价切糕”事件曾一度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没想到“切糕刺客”居然又重出江湖了。

【事件回顾】

切糕本是新疆当地的传统美食,上面铺满了核桃仁、花生、葡萄干、巴旦木等各类坚果,看上去十分精致诱人,所以总有人忍不住上去尝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顾客用手比划了一小块,卖家一刀横切下去,切下多少就要你买多少,然后就这一块称下来,就要花费上百元。

网友不禁感叹,切糕看起来就这么一点,为什么这么贵?殊不知这玩意的密度相当大,就像“压缩饼干”。

这件事闹大,就是因为岳阳有个小伙在新疆人那买切糕,感觉自己被坑了,随后就与卖家发生口角,最后发展成群殴。

双方冲突中,卖家的一车切糕被砸了稀巴烂,卖家要求小伙赔偿20万。

这件事让网友深刻认识到切糕竟然这么贵,随随便便称一点,就要“两颗肾”,于是切糕在那些年就发展成为网络热梗,遭到网友的各种调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糕刺客”盛行的那些年,切糕这种传统小吃,令人“谈之色变”,但后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切糕名声臭了,大家都会本能躲得远远的,没人买,切糕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12年后的今天,一个类似的场景居然又在内蒙古的某服务区内上演。

网上流出一段视频,一名穿白T的年轻男子,站在摊位前,气愤地质问卖家:“你跟我说的时候是按16一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家平静回应:“我确实是说了16,但我这是按克卖的,不是按斤。”

这样算下来就得12000元,男子听后差点没原地爆炸,就说:“太贵了,我不要了。”

但摊子周围隐藏的“托儿”这时就出来带节奏,指责男子:“称好了怎么能不要?”

男子不服:“我就一个打工的,要这么多干嘛?议价的时候说的是16一斤。”

卖家坚称他们都是明码标价的,双方僵持不下。

“托儿”们就开始忽悠其他游客,问他们要不要帮男子分摊一点,其他游客立马拒绝:“我又不认识他,关我啥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后来是怎么解决的,总之被坑的男子将视频发到网上,故意取标题为“内蒙古男子在服务区买切糕称出12000元”,切糕一词瞬间抓住网友眼球,因为大家都不敢相信,“切糕刺客”又卷土重来了。

网友们试图找出这家服务站,找到这家卖切糕的店,挂到网上让大家狠狠避雷,还要举报这样的黑心商家。

还有一些原本想来内蒙古旅游的外地网友,在听闻此事后纷纷取消了行程,似乎这一次,该轮到内蒙古文旅汗流浃背了。

但发布视频的男子估计也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他顶不住压力,出来解释,其实他买的不是切糕,而是药材。

他被坑的那家店,其实是卖药材和药酒的,而当时男子想买的其实是泡酒用的石斛。

但他一直认为卖家告诉他的石斛是16一斤,称完以后改口16一克,他觉得自己上当受骗,而且套路和当年的“切糕党”十分相似,他为了让这件事获得更多曝光,就抓住网友对切糕的畏惧心理,把药材比喻成切糕,写在标题上,吸引广大网友的注意。

所以说到底,这只是一场乌龙,并没有出现真的切糕,但消费陷阱却是真实存在的。男子发视频是想提醒网友,要小心内蒙古服务区里卖中药材的商家。

但由于他在视频里故意隐藏石斛,而在标题写上切糕,就造成了网友的误会,内蒙古当地的网友表示,这样做影响到了内蒙古的形象,不合适。

不过也确实有去过内蒙古的网友表示,那边的服务区里确实存在天价药材,比切糕还贵,游客不注意也容易踩坑,希望监管部门还是能引起重视,别让黑心商家破坏当地的旅游业。

话说回来,你们所在的城市,现在还能看到卖切糕的摊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