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之情,血溶于水。

我们都以为,兄弟姐妹多了,办事的力量就大了。

平时生活中,谁有困难,能够互相照应,再难也会挺过去。

逢年过节,大家能够相聚在父母家,一顿团圆饭,可以温暖好一阵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父母走不动的时间段,大家一起商议,把父母的余生,过得体面一些。

想法很美好,现实却一地鸡毛。

原来,兄弟姐妹长大后,不是一家人了,各自盘算自己的小九九,人品也参差不齐,三观四分五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父母走不动了,开销、陪护都是一个大问题。

如何尽孝,兄弟姐妹应该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人多了,起码多一种尽孝的可能;轮流来,也能让你减轻一些生活的压力。

当我们带着还算完美的安排,去照顾父母的时候,问题也就如约而至。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孝不比兄”的道理,斤斤计较的人多了,翻旧账的人也开始行动了。

总要找一两个理由,证明自己是得到父母东西最少、被父母最不爱的那个人,然后冠冕堂皇地拒绝孝顺方面的开销。

也有人,把孝顺进行量化,就是要每个人都承担一模一样多的压力。结果,心里的平衡被打破了,吵闹开始了。

在《兰州日报》平台上,写了这样一件事:榆中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是一位姐姐张晓娜,在父亲生病期间,支付了2.84万元的费用,觉得太委屈了,把弟弟、弟媳告了,要对治病的费用进行重新分配。

弟弟和弟媳证明,在父亲住院期间,是全程陪护的。

说白了,姐姐不甘心,凭什么费用都是自己出?这是不符合“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的。

最后,法院审理认为,弟弟弟媳尽了照顾的义务,姐姐出了钱,这是合情合理的,不予支持追偿。

说白了,到底是陪伴的价值大,还是给医疗费用的价值大,没有办法均衡。难免是糊涂账,谁要是较劲了,家庭内耗就来了。

从大局看,兄弟姐妹是左右手的关系,谁出钱出力,都是内部的事情。但是各自有了小家庭,左右手的关系,变成了“你的右手,我的左手”,区别很大。

02

父母走不动了,兄弟姐妹开始争财产。

在我的老家,最不吉利的事情,就是:父母尸骨未寒,兄妹争执不断。

把父母的尸骨晾在一边,使劲争夺财产,翻旧账,就是不愿意出安葬费,这是令人心寒的。

但是这样事情,大家明知道不吉利,仍旧会发生。

在知乎上,网友“斐玥”分享了他家的故事。

他的姑姑、姑父对钱很较真。

姑父的母亲生病了,要兄弟姐妹凑钱。

姑父说:“爸爸妈妈的房子,我是不要的,因此费用和我无关。”

暗地里,姑父也从母亲的家里带走了现金,并且姑父读书也耗费了不少的钱。这样的实际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姑姑说:“人情是人情,钱是钱,这钱不给我,我的账对不上号。”

姑父的母亲病好后,姑父、姑姑又厚着脸去参加家庭聚会。好端端的团圆饭,滋味就变得很难受了。

现实生活中,还有比网友说得更严重的,也不好处理的事情:父母走不动了,人也糊涂了,钱财需要提前让子女管理。

如何管钱、房子、果园、家具等,大家商议一番,确实有办法。

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大家会互相猜忌。尤其是管钱的人,会被认为“私吞”。

我的外婆九十岁之后,所有的钱都算清楚了,两万多。然后给了小舅舅管理。

外婆过世后,大家追问:“两万多的钱,去哪里了?”

小舅舅怼了一句:“老人家病倒一年多,也不见谁来送钱,平时柴米油盐,也 不见谁送。两万多,够花吗?”

原来,兄弟姐妹交往,也会想着“肥了自己,亏了大家”,胳膊往内弯,弯里都是“自己的小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不一样。

父母走不动了,兄弟姐妹的年纪也不小了,甚至都做爷爷奶奶了。

人生一路走来,变化很大。童年时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时光,已经变得模糊了。

有人去外地教书,有人在本地种菜,还有人在南方打工,败坏的人也可能有。

不愿意的遭遇和人生际遇,把人的层次拉开了。

读书多的人,是父母的骄傲,但是在异乡生活太久,孝心都弄丢了;赚钱多的人,经常吃吃喝喝,但是饭局上的人,都是有利可图的人,不是家人;穷苦的人,想要得到大家帮一把,却失望而回。

当兄弟姐妹也变成了爷爷奶奶,办事的时候,就得看子女的脸色,还有儿媳、女婿的态度。他的家庭,是自己说了算,还是儿媳说了算,不能断定。

连自己的苦,都处理不好,还顾及兄弟姐妹的感情,是不现实的。

04

父母走不动的时候,你只能这样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自己多尽孝,其他的兄弟姐妹如何做,随意好了。规则是有的,但也是相对的。

人在做,天在看。你的孝心,就是把好的家风传递给了下一代,也是给自己的养老,更多的温情。

在和兄弟姐妹相处的过程中,多一些包容,允许他们存在不一样。

对于变坏的人,你和他保持距离,甚至断交了,也不奇怪。

你真的没有办法,保证所有的人,都欣欣向荣,富有爱心。

抱着“尽己所能”的态度,照顾父母最后是岁月,是最大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