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笔者祝所有的粉丝朋友们、 以及能读到此文的读者朋友们,五一劳动节快乐!

愿山河无恙!

愿众生皆安!

前言:分享本文之目的,在于讲述兵团人英雄的故事!分享兵团人艰辛的历史!传播兵团人奉献的精神!

书接上回: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分享了二师 31 团的发展历程,今天笔者和大家一起,继续梳理分享二师原32 团的前世今生和精彩故事!

一, 原 32 团的地理位置、海拔、地势、和气候概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2 团地理位置(高德地图截屏)

▶︎位置: 原 32 团场,团部驻铁门关市乌鲁克,地处新疆中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北边缘,库姆塔格沙漠的南缘,塔里木河下游的北岸。属新疆兵团第二师四大垦区之一的塔里木垦区。

原 32 团场,位于尉犁县的东南方向,距离尉犁县城约 90km。位于库尔勒市的南偏东方向,距离库尔勒 140km。位于第二师师部铁门关市的东南方向,距离铁门关市公路里程约 190km。位于 31 团场的东南方向,距离 31 团 公路里程 约 14km。

北依:团场北面与库姆塔格沙漠相依。

南邻:团场南面隔塔里木河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毗邻。

东接:团场东面与库姆塔格沙漠相接,东南方向与 33 团 接壤。

西望:团场西面与塔克拉玛干沙漠隔塔里木河相望,西北方向与 31 团场相接。

▶︎海拔:原 32 团场,团域内海拔为 860~890 米,团场中心位置海拔为 875 米。

▶︎地势:原 32 团场,属塔里木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和 31 团差不多,团域内仍然属于多沙丘地带,但沙丘高度不大,属于“类平原”的性质。但是,和前面的 31 团场比较,地势要平坦许多,特别是团场中心位置的可种植区域,地势非常平坦。

▶︎气候:原 32 团场,西部和西南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和东北部是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几乎被沙漠戈壁环绕,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光热资源异常丰富,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总时长超过 3040 小时,干旱少雨且气候干燥。大于 10°C 的年有效积温大于 4300 °C/年,是非常理想的棉花种植区域,也是兵团第二师棉花主产区之一。

▶︎水资源:原 32 团场,虽然被沙漠戈壁环绕,但水资源并不匮乏,位于 31 团场的卡拉水库,依然为 32 团场输送来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另外,32 团场,地处塔里木河下游的北岸,塔里木河也是 32 团场的重要水资源。

二,原32团场的交通概况:

32 团场交通概况

原 32 团场交通十分便利!

▶︎公路:原 32 团场的公路交通,十分便利!G218 国道直接横穿团场而过。正在修建的 G0711 高速公路(乌鲁木齐~若羌),在 32 团场设置有出入口。

▶︎铁路:原 32 团场,距离尉犁火车站 90km,距离库尔勒火车站 140km,两座火车站都为 32 团的人们乘坐火车提供了便利。

▶︎民航:原 32 机场,距离库尔勒梨城机场 约125km。

三,原 32 团场的历史、变迁、沿革、和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二师各团场分布

原 32 团场,团部驻巴州尉犁县库鲁克,始建于 1958 年 5 月,时称“塔里木四场”。

塔里木四场的前身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军步兵第六师。

步兵第六师的前身为 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六旅,简称独六旅。

独六旅的前身为 1947 年 2 月 25 日在山东渤海军区组建成立的“渤海军区教导旅”。

渤海军区教导旅组建成立于 1947 年 2 月 25 日。下辖三个团、一个炮兵营、一个直属教导大队!

1947 年 4 月,队伍到达河北武安县,奉命转隶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番号为独立第六旅!

1947 年 4 月~1949 年 2 月,独六旅一路西征,为解放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9 年 2 月,解放军全军统一序列号番号,独六旅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步兵第六师。下辖十六团、十七团、十八团,和一个骑兵营。

1949 年 9 月 25 日,陶峙岳将军率部起义,新疆和平解放,宣布打开新疆的东大门哈密,欢迎解放军进入新疆!

1949 年 9 月底, 新中国成立前夕,步兵第六师第十六团、十七团奉命自玉门出发,经哈密、吐鲁番,经过了 40 多天的长途跋涉,于 1949 年 11 月 5 日,到达焉耆。

同时,步兵第六师第十八团和骑兵营在副师长刘克明带领下,自敦煌出发,经南线于 1950 年初春,分别进驻库尔勒吾瓦、库尔楚、尉犁、铁干里克等地。

今天笔者要分享的就是于1950 年初春 进驻尉犁的步兵第六师第十八团的部分官兵的精彩故事!

1950 年初春, 孔雀河下游的库鲁克,这里也是塔里木河流域的下游,更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北边缘,由于有潺潺河水流淌,这里自然有人类居住,兵部第六师第十八团的部分官兵进驻库鲁克以后,身兼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重任务,既要战斗剿匪、又要做好群众工作、还要屯垦种粮!

1953 年,根据伟人的指示,步兵第六师第十八团和其他部队一起,就地转业,由国防部队转变为生产部队!

1954 年 10 月 7 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

以渤海教导旅为主要骨干力量的步兵第六师的部队官兵,在和静、焉耆、库尔勒吾瓦、库尔楚等地相继组建农二师多个农牧团场。

1958 年初春,兵团农二师决定开发塔里木垦区,拟组建塔里木各团场,并于 1958 年的 5 月 4 日,组建成立农二师共青团农场(拟组建的塔里木五场、目前的 31 团场)。

1958 年 5 月 8 日,农二师 以步兵第六师前期进驻库鲁克的骑兵营部分官兵为主干力量,又从焉耆垦区、库尔勒垦区的老团场抽调部分人员,加上上海、湖北支边青年的加入,组建成立了塔里木四场

1969 年 9 月,根据规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各农牧团场建立统一序列号番号,塔里木四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二团”,简称农二师三十二团。至此,32 团的历史由来,基本形成!

1975 年 6 月,兵团和农二师建制相继撤销,巴州成立农垦局,32 团改称为“巴州农垦局三十二团”。隶属于巴州农垦局建制。

1982 年 4 月,国家决定恢复兵团体制,巴州农垦局三十二团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二团”。简称农二师三十二团。

2004 年 5 月,兵团农二师决定对农牧团场进行优化调整,32 团和 33 团 两个团场优化调整为中心团场三十三团,32 团为进入团场。32 团番号撤销,至今未恢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四,原 32 团场的人口、地域面积、种植结构和其他:

32 团中学

▶︎人口:截至 2003 年末,32 团场 全团总人口 6980 人,职工1740 人, 拥有中学一所(含小学),幼儿园一所,职工医院一座。

▶︎地域面积:截至 2003 年末,团场地域面积为 266 平方公里(约合 40 万亩),其中,可利用土地 13 万亩,播种面积约 5 万亩,果园面积约 1 万亩,造林面积约 2000 亩,其他为未开垦土地。

▶︎种植结构:

①棉花:棉花是 32 团的主要播种农作物,也是 32 团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支柱产业。

②小麦 玉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各团场都注重粮食作物的种植。

③香梨 红枣:32 团果园面积约 1 万亩,主要以香梨为主,近年来增加了红枣的种植!

▶︎其他:

马鹿茸,是 32 团的特产,马鹿茸是名贵中药材。

此外,32 团还有亚洲最大储量的“蛭石”矿产,也是 32 团的支柱产业之一!

结语:32 团场虽然番号暂时撤销了,但是,生活中那里的兵团人,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一代代兵团人仍然继续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向兵团人致敬!

下期预告:下一期文章中,我们继续梳理分享第二师 33 团的发展历程和精彩故事!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