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老旧小区都有一本“停车难”的苦经,而松江区中山街道茸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艳把“难”变成了“不难”。

不久前,潘艳获评2023年度“感动松江”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

小区门前修路,协调居民到厂区错时停车

茸梅居委会是中山街道成立的首个居委会,辖域内居民住宅类型多元,有商品房、公房、零星小区,还有农民自建房等等。

五昆路上,急需破解停车难题的小区也很典型:临街三幢楼房,96户居民,小区没有围墙,也没有配套停车场,居民停车自行解决。小区对面还有一所初中,早晚高峰交通压力大。路边不能停车,附近停车场车位也有限。“怎么办?这个问题,你能帮我们解决吗?”居民问潘书记。

心里装了事,潘艳沿着五昆路边走边思量。路边空地有主,轻易“讨”不过来。那么,小区“范围”里的空地有希望吗?潘艳估摸着,一字排开的三幢房子里,有两幢之间有段空地,能画出五十多个停车位。

她想听听居民骨干、志愿者的意见。“我们就是这样想的!这块空地应该安排给小区居民停车!”大家异口同声。本来,这块空地就停满了车。只不过空地是敞开的,谁都能停,居民还是得“抢车位”,僵尸车也挪不走。

更急的事情来了。2023年2月,中山街道启动五昆路(光星路——茸兴路)中修工程。路面要拓宽,人行道要抬高,施工期间,路边临时停车肯定是不行的。是困难也是机会,潘艳毛遂自荐。“我去联系有关部门,看能不能把这块地借来,给居民停车,由我们居民区管起来。”

修路期间,居民临时停车,是在马路对面的厂区解决的。“我们有个‘三圈共茸’党建项目。”潘艳介绍,她找到共建单位上海茸北工贸实业公司党支部,以及功能区管委会,提出要借区域单位蜜雪儿的厂区。经过协商,大家约定,道路维修期间,厂区错时免费向居民开放停车。工程完工以后,居民区、厂区继续合作,由厂区向居民提供有偿停车服务。

得到支持后,潘艳继续奔走。“我们通过志愿者,在微信群里梳理了小区所有机动车信息,请全体车主到居委会进行登记,再由居委会和共建单位对接。”错时开放的厂区,4个月里为居民解决了近80个停车位。

小区空地新建停车场,“借”给居民区停车

五昆路修好了,道路平整清爽,出行便捷度和安全度大幅提升。居民问:“以后车停哪呢?”潘艳得知,小区空地的所有方也是社区共建单位,计划把这块地改造成开放式停车场。

“规范的停车场要装道闸、装电子警察,这都有成本。但共建单位并无权限收停车费。”潘艳告诉记者,她从问题中找到了谈判切口,与对方商量,把新建的停车场借给居民区。“当然,这里讲的‘借’是打引号的,因为居民区没有账户,不可能向单位支付任何费用。”潘艳向记者解释。至于怎么管,她想到了有偿停车。

根据她设计的方案,物业公司承担托底管理,居民把停车费交给物业,用于支付建设和管理成本。“后来,经过街道和居民区的议事平台——幸福中山议事平台,我们启动了圆桌派的邀请,把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建单位、物业公司全部请到居民区来,讨论方案可行性。”

潘艳提前做好了意见征询表。“请大家看看,征询表内容是否合理,还有哪些需要修改。”讨论会上,潘艳态度诚恳。最终,意见征询表被发到96户居民家中,收回93户,同意率超过百分之九十,方案通过。

不久后,小区住户的54辆车全部停进新建的停车场。车位是一对一的,只对本小区居民开放,车主把车开走后,道闸不再为陌生车辆开启。

回顾旧事,潘艳将自己承受的委屈“一笔带过”。“居民当中,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挨骂不要紧,老百姓遇到事,还来找居委会,就是好事。很多时候,居民更想要的,是你做事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租户的二十几辆车,根据居委会和对面厂区拟定的有偿开放协议,全部停进了厂区。停车费和小区新建的停车场一样,每车每年800元。“今年,我们还会重点推进零星小区的路面硬化,包括这个小区在内,我们要布置场地,加装非机动车的充电桩。”潘艳补充道。

凸出来的围墙不见了,“让出6平方米又何妨”

老小区的停车困境,因小区情况而异。“居委办公地所在的小区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旁边的企业园区,与小区东面仅一墙之隔。园区里的树非常高大,遮挡了墙边住宅四楼的居民采光。还有一棵树长到了围墙里,向小区倾斜。”潘艳向记者描述之前的情况。

观察细致是因为,居委和业委会想为小区居民改造停车位,看中了这堵20米长的围墙下面的空间。“但是我们不敢动,围墙老了,存在随时倒塌的可能。围墙到底归小区还是归园区,又查不出来。”潘艳告诉记者。

在“市人大代表进社区”活动中,她向市人大代表提出了为居民解决问题的想法。代表表示,社区无小事,既然关乎百姓民生,当然应该解决。

“后面我们又通过圆桌派,邀请到了园区的上级——市总公司分管后勤的负责人和松江分公司的负责人。很快,我们的诉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对方把园区十几棵树木都进行了修剪,包括影响居民采光的那棵,存在隐患的围墙也重新进行了修整。”看到修剪过的树木,潘艳笑了。

小区的另一处围墙,向着小区院子里凸出了6平方米。这6平方米的所有权,属于另一家共建单位。潘艳主动找到对方:“这6平方米现在只是堆了点杂物,如果归在我们这个小区里,能派大用场。明年,我们想给小区改造停车位,6平米空间可以设计两三个车位,你们能把它让给我们吗?”共建单位的负责人爽快应允:“我们马上派人过来,看看能不能调整。”

在重新修葺这堵围墙时,6平方米空间划进了小区范围,潘艳打心底里高兴。

今年,小区新增车位的征询已经启动,如果居民普遍同意,工程有望开工。潘艳觉得,这个故事有必要记录下来。居民区党总支想要解决问题的心思得到了共建单位的理解、支持,为民办实事就有了更多的动力。

文字:陈俊杰 新闻晨报记者 何雅君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周加姚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