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几天,2024北京车展正在热热闹闹地举行。本次车展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多达278个新能源车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不就是前不久美方某些人嚷嚷的“产能过剩”吗?

的确,在美国政客,譬如耶伦和布林肯的口中,中国所谓的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三大领域。

不过,根据吃瓜群众的理解,所谓“产能过剩”,其实就是“卖不出去”的意思,跟我们所看到的这一派热闹场面可是真的不太符合啊。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舆论场有关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甚嚣尘上,相信大家最近对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了。

从今年3月开始,不少境外媒体和政客就开始炒作中国新能源领域产能过剩的话题。他们宣称,锂离子电池产量于2022 年达到国内安装量的1.9倍,出现了产能过剩,中国政府的补贴造成了电动汽车产能过剩。中方为消化这些过剩产能,正在以所谓低价在海外倾销,损害他国经济。美国制造业联盟还炮制了一份报告,称廉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市场“最终可能成为致美国汽车行业灭绝的事件”。

那么,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真的“产能过剩”了吗?

业内人士的这句话能充分说明问题:

如果中国电动汽车真的“产能过剩”,那么我们应该看到很多巨大的停车场塞满了卖不出去的新车。

众所周知,这并没有发生。

综合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与行业协会数据分析,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并不高,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汽车制造商产能利用率处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

而从总体来看,过去十年,中国的产能利用率相当稳定,目前为76%左右,与美国的78%相差无几;

截至2024年初,中国产成品库存指数约为49,并未触及50这一红线;

2023年8月以来,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2024年前两个月利润增长达10.2%……

一系列关键指标充分证明,中国没有出现西方一些人言之凿凿的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恰恰相反的是,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到2030年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当今世界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新能源产能过剩,而是严重短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的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应了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将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实际上,给中国新能源产业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只不过是美方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罢了。美方一些人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压力,阻碍物美价优的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炒作“产能过剩”,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塑造中国威胁论,维护其霸权地位。这还是之前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发展陷阱论”的变种。

西方对中国所谓的“产能过剩”的指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当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开始向世界出口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的时候,美国就曾经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

十多年前当中国政府启动“一带一路”倡议时,西方再次说中国的“产能过剩”,指责“一带一路”倡议是什么“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等等。

而如今,当中国推行“高质量发展”战略,向世界出口新能源产品的时候,西方居然立即撕下了追求的“环保主义”的遮羞布,连环保都直接不要了,同样无差别指责中国“产能过剩”。

美国人的逻辑简单粗暴:中国生产的东西,本国都消费不完,这就叫做“产能过剩”。这连美国自己的经济学家都不敢相信了: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产品仅仅用于满足国内需求,那哪来的跨境贸易,哪来的全球化?

美国的双标更是令人发指:当年特斯拉全球销量第一的时候,美国人不觉得是“产能过剩”,反而觉得是自由市场经济,是技术领先,是世界灯塔标杆。等到我国比亚迪超过特斯拉成为世界第一时,美国政客就开始抱怨“产能过剩”。

在炒作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产能过剩时,美国还搞一些统计上的“小动作”,例如把未投产的规划产能视为实际产能;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并出口至欧美的特斯拉电动汽车也算作中国输出的电动汽车;把上汽名爵、吉利领克、东风易捷特等合资车企也统统算作中国产能,等等。

“低价倾销”,也成了这一轮对中国“产能过剩”炒作的内容之一。然而,根据WTO《反倾销协定》第2.1条的规定,只有中国产品在欧美的销售价格低于国内的价格,才能算涉嫌倾销。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目前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在国外的销售价格普遍比国内高一到两倍。以比亚迪某款电动车的价格为例,在国内是21~29万元,但在德国的价格折合人民币是50万元。这完全就算不上倾销。

“反倾销”不成,美国政客转而指责中国对新能源产业进行了“政府补贴”。这同样站不住脚。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优胜劣汰中培育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以性价比取胜的最大原因。

但在指责中国的同时,美国自己却在大搞政府补贴。美国的产业补贴不仅包括支持传统产业发展,促进就业,还包括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补贴,确保美国在半导体、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就在2023年4月,美国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为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提供约3690亿美元税收激励和补贴。美国加大了对美国本土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对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以防止所谓的“技术泄漏和产业控制”。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美国的新能源汽车还是起不来,得了,没办法,甩锅给中国吧,反正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论调,之所以发生在2024年,是有着深层原因的。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的确给美国的传统汽车产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威胁。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2024恰逢美国大选年,为了得到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州,例如密歇根州的选票,美国的候选人们必须表态,赢得汽车工业协会的支持。

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中国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始挑战美国的实力和地位,中国的竞争力被“翻译”成了对美国的“威胁”。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而是美国的焦虑。

中国的绿色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惠及全球的一项公共产品。中国主动开展务实的跨国优质产能合作,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能源的高效、清洁、多样化转型。以风电为例,2023年全球新风力涡轮机装机容量达117吉瓦,同比增长50%,且主要贡献来自中国。中国产品丰富了全球供给,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缓解全球通胀压力,提升了各国消费者的生活福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无论是创作了《寂静的春天》的美国人,还是一度上蹿下跳的“环保少女”,都已经集体沉默了。是啊,低碳技术居然被非西方国家掌握了,灯塔国还怎么收割世界呢?低调,我们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