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管理者一方面贪污腐败,另一方面又软弱无能,黄河上下烽烟四起,闹得最凶的当然是白莲教,那时候管理者自顾不暇,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在川渝地区,村民为了自保,纷纷选择高地,修筑城墙寨子,这些寨子经过百年的栉风沐雨,多数都已垮塌,成为残垣断壁,比如说江津的金沙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清时期,川渝大地修建很多古寨,比如渝北的斗碗寨,梁平的滑石寨,潼南的天宝寨等等,在重庆诸多古寨中,要说哪个规模最大,还得是江津的金沙寨,位于江津支坪镇白溪社区一组,地处綦江和笋溪河交汇点的西岸,距离綦江城区较远,有60多公里,近1个小时的车程。

说金沙古寨,还得先说乡贤戴登霄,原本是盐商,富甲一方,乐善好施,嘉庆五年,也就是公元1802年,川东“盗匪”,也就是白莲教猖獗,戴登霄在疏财募勇的同时,倡导在大东山的山顶修建金沙寨,耗时3年,于1805年完工,正赶上盗匪猖獗的高峰期,刚好赶上村民最困难时期,为村民安全提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沙古寨的规模特别大,面积约有1平方公里,古寨内配套设施也很完善,除了常规的水井、水池、粮仓等碾场等,还有土有田,古寨的居民不用出寨门,也不愁吃喝。比如嘉庆7年,“盗匪”王际林、牟元魁等结党数百人沿着綦江准备抢劫古寨,最后被乡民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击退劫匪。因此,古寨得到“綦江钓鱼城”的美誉。

金沙寨能够多次击退劫匪,完全得益于险峻的地势,整个古寨依山而建,在山顶上用条石修筑城墙,寨墙绕山一周,每隔数十米配备碉楼,射击孔等防御设施,古寨之后前后两个寨门,寨门呈半圆状高大雄伟,开闭自如,加上寨门旁边的三台口径约40厘米的铁炮,炮口齐对山下的河流和渡口,易守难攻。

在冷兵器时代,金沙寨固若金汤,成为村民的安全堡垒,颇受乡民喜欢,周边乡民齐聚于此,最多的时候上千人,每天杀两头猪都能吃得干干净净,遗憾的是,辉煌并没有得到延续,时至今日,村民多数都已离开,房舍城墙也已垮塌,只剩下没有大门的寨门,成为了残垣断壁,难现昔日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多数古寨一样,金沙寨尽管是乡镇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但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保护,民舍该拆就拆,城墙该垮塌还得垮塌,拆除民舍后的地基变成庄稼地,垮塌的城墙淹没在杂草丛中,根本看不出昔日的辉煌,可以推断,要不了多少年,金沙寨又要回归自然,慢慢地迷失在大自然中,想想都有些令人惋惜,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