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广元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以“拥抱绿色·铝创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将于5月9日至11日在该市举行。大会将开展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推介和集中签约活动,推动一批重大铝基新材料项目落地落户广元。

4月29日,中国铁塔(成都)科技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蓉举行。

此前,中国铁塔与电子科技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中国铁塔-电子科大锂硫电池联合实验室”,已取得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新成立的中国铁塔(成都)科技创新中心将以该联合实验室为依托,主要聚焦锂硫电池技术攻关,开展相关平台、产品和服务研发,加快建立属地化产品测试中心,推进新能源产品研发测试、性能测试等,进一步打造新能源示范应用及综合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9日,眉山市丹棱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介会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120多名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企业家、投融资机构及商协会、科研院所负责人参加推介会。本次推介会现场签约6个项目,投资金额达4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8日,2024年四川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成都举行。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励全省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川省总工会决定授予——

四川致远锂业有限公司、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 89 家单位“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 潘锦功(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安斌(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研究员)、 朱军( 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机电车间主任助理,技 师)、 乔峰(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材料器件厂厂长、 高级工程师 )等 195 名个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材料应用技术室、四川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四车间二工段焙烧二班 等 99 个集体被命名“四川省工人先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检测研究院建材试验室新材料分部分别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 全国工人先锋号。

4月28日,南京江北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建立“产+学+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聚焦在能源材料、光学材料、光电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联盟由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发起,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4家在新材料领域有专业特色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60家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单位共同组成。

4月26日,美国雅保公司旗下子公司雅保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眉山市投资9亿美元建设的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是雅保在中国最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建设2条以锂辉石为主要原料的总年产5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生产线。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锂基润滑脂以及溴化锂制冷机吸收液,还可作为生产其他锂盐制品的原料。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5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4日,以“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开幕。本届成都工博会特设四川工业链博馆,设置新能源、智改数转、新材料三大展区,近50家企业携手亮相,涵盖新能源、智能终端、数字经济、新型显示、新材料、氢能等重点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2日,“浙鹏实业-东华大学纺织联合创新研发中心”校企合作揭牌仪式在四川彭州举行。双方将充分发挥东华大学在纺织、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优势以及浙鹏实业的市场和资金优势,紧紧围绕主责主业,不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实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有机衔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1日,2024年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在温州召开。有来自新材料领域的近2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在《中国新材料发展的挑战机遇思考》主题报告中讲到,据统计,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占全球30%,新材料产业工业增加值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排名第二。尽管在原始创新、基础能力、成果转化和竞争力方面与美日欧存在差距,但当下新材料产业迎来机遇,如果以半导体新材料为突破口,在相关技术领域换道超车,则有望重构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院士在《材料流程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主题报告中强调了生态设计在材料生命周期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多学科交叉对产业链条优化的重要性。

4月18日,2024全球6G技术大会“新技术新材料”分论坛在南京召开。

论坛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在演讲中介绍了“信息超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认为,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的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根据内在规律进行良好的协同,形成稳固的三角模型,实现系统性创新。围绕信息超材料创新,崔铁军团队已在5G现网成功进行了智能超表面技术实验,包括在杭州亚运会上进行了示范应用,并推动信息超材料在电子信息系统、6G网络、超构芯片、电磁+大模型等领域发挥国际引领作用。
“超材料之父”、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John Pendry在演讲中分享了一类超材料——时间调制超材料的研究进展。他认为,时间维度将给超材料带来极大的机遇,有机会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尺度内改变超材料特性,因此时域变化的超材料更有可能先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7日,青岛正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制造项目在内江市东兴经开区开工建设,拟建2条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生产线,年产等静压石墨坩埚25万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10亿元。

此次开工建设的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制造项目,产品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熔融和冶炼、正负极材料的碳化烧结,也可作为光伏半导体散热装置。
等静压 ‍石墨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热震、易于精密加工等特性,逐渐成为石墨领域的“领军者”,在半导体、原子能、连铸结晶器、电火花、特殊工程材料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

4月11日,绵阳科技城创投荟——先进材料专场投融资对接会在绵阳市科创基金路演中心举行。四川长晏科技、四川中物材料、绵阳巨星永磁材料、四川迈科核盾新材料科技、四川恒泰环境技术依次登台展示,现场发布融资需求4.4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7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

按照行动计划,到2025年,陕西将形成由榆林、延安、咸阳、渭南等板块组成的年产值2500亿元以上的先进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到2030年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目前,陕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生产基地,榆林被列入我国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化工材料产业是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全省化工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煤制甲醇产能达到1745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到45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