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佑列传

杜佑(735—812年),字君卿,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

  • 宰辅与史家

杜佑出身于有名望的世族大家。他的父亲杜希望是唐军高级将领,按照当时的规定,杜佑凭借恩荫进入仕途,担任底层地方官。

后来,杜佑前去拜访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刺史韦元甫。韦元甫把他当作老朋友的儿子来对待,并没有特别的礼遇。

有一天,韦元甫碰到一件非常棘手的案件,迟迟无法决断。正巧杜佑来访,韦元甫试探性地问他该怎么处理。杜佑不假思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协助韦元甫审结了这个案件。韦元甫大为赞赏,立即向朝廷保举杜佑,担任审理刑狱、督捕盗贼的职务。杜佑在这个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官职逐步提升。

后来,宰相杨炎针对当时财政存在的积弊,推行赋税制度改革。杨炎很欣赏杜佑的才干,将他调入朝廷辅佐自己。当时朝廷正在平定河北地区的叛乱,杨炎把运输军饷的任务全部交给杜佑,杜佑出色地保证了前线粮草供应,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年后,杨炎遭到诬告被迫害致死,杜佑受牵连被排挤出朝,杨炎生前推行的税制改革也成为政敌攻击的重点目标。杜佑不顾自身处境,竭力为杨炎辩诬,充分肯定他的税制改革。

杜佑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后,又长期在岭南(今广东省一带)、淮南(今江苏省、安徽省一带)地区担任节度使。803年,六十九岁的杜佑被召回朝廷,出任宰相。

唐顺宗即位后,支持大臣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但王叔文并不具备领导者的威望和改革者的魄力,态度傲慢,几位宰相对他非常不满,加之政见不合,相继称病离职。只有杜佑忍辱负重,一面拒绝靠拢王叔文,一面主动对革新派做出让步,努力调和各方关系,维持政局稳定。

王叔文的新政仅仅维持了八个月就宣告失败,唐顺宗被迫禅位给儿子唐宪宗,革新派官员都被罢免。当时政局动荡,民生凋敝,西北的党项族趁机联合吐蕃进犯边境。有些边将贪图战功,不顾时局困难,要求带兵出击。

杜佑对宪宗说:“现在正值敌人强大,我朝边防薄弱,又没有精兵良将,不应该贸然用兵,白费钱粮招致失败。应该精选良将,以防守为主。”宪宗欣然接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佑在政务、军务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他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史学。杜佑天生勤奋好学,经常读书到深夜,把寻求富国安民之术当作自己的使命,因此特别留心历代的典章制度。

早在唐玄宗时,史学家刘秩就编写了一部记载典章制度的《政典》。杜佑认为《政典》只有三十五卷,条目不够丰富,内容不够完备,于是积几十年之力,三易其稿,编成一部《通典》。

《通典》全书多达两百卷,共计一百九十多万字,分为九大门类,下面又细分很多小类,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礼乐、地方行政等各大领域的制度沿革,时间跨度从上古时期直至杜佑生活的时代。

杜佑十八岁步入仕途,历经六朝,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使他对本朝的典章制度了如指掌。本着实用的目的,他遵循略古详今的编纂标准,对唐代制度的记载尤其详明,保存了大量一手资料,成为后世学者的重要参考书。

杜佑的《通典》开创了史书的新体例,它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通史性政书。《通典》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影响深远,后世史家遵循《通典》的体例相继编纂了九部政书,蔚为大观,与《通典》合称“十通”。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评价说:“杜佑《通典》在中国史书里,又开了一片新的疆土,将来遂有所谓三通、九通、十通。”

812年,杜佑病逝,终年七十八岁。杜佑的孙子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与另一位大诗人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裴度列传

裴度(765—839年),字中立,河东道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中唐宰相,杰出的政治家。

  • 愈挫愈勇的中兴名相

裴度家中世代为官,祖父、父亲都做过地方官。

裴度二十五岁考中进士,通过吏部考核之后,担任县尉(类似于县公安局局长)。后来调入朝廷担任监察官员,因为上疏批评宠臣,得罪了唐德宗,被贬为地方官,直到德宗的孙子唐宪宗即位后才调回朝廷。

当时皇宫里设置了雕坊、鹘坊、鹰坊、鹞坊、狗坊,合称“五坊”。在五坊任职的官吏到处悬挂罗网,以替皇家捕捉鸟雀为名,行勒索百姓之实。

有一名县令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遭到诬陷,被唐宪宗投入大狱,判处死刑。宰相武元衡婉言劝谏,宪宗拒不接受。

裴度也上殿替那名县令辩诬,宪宗愤怒地说:“如果不严惩他,那就说明五坊有罪。如果五坊无罪,就必须严惩他!”宪宗明显偏袒五坊,裴度无法直接指责他们有罪,只好委婉地说:“这位县令爱惜陛下的子民,不惜得罪五坊,怎么可以随便治罪呢?”宪宗听后有所悔悟,释放了县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盘踞于河北、山东、淮西(今河南省、安徽省一带)地区的藩镇逐渐坐大,不听从朝廷号令。

814年,淮西军阀吴元济叛乱,朝廷派兵征讨,武元衡、裴度都是坚定的主战派。河北军阀王承宗、山东军阀李师道与吴元济相互勾结,请求朝廷停止讨伐吴元济,遭到武元衡的严厉斥责,两人对武元衡、裴度恨之入骨。

815年的一天早晨,李师道派出刺客,在上朝的路上刺杀武元衡和裴度,武元衡不幸遇害,裴度也被连砍三刀,其中一刀砍在头部,因为戴着厚毡帽,侥幸逃过一死。

这件事震惊朝野,有官员请求宪宗罢免裴度,以平息军阀们的怒火。宪宗愤怒地说:“裴度能够保全性命,这是天意。如果罢免他,正中了叛贼的奸计。朕依靠裴度,就足以打败这三个叛贼!”马上任命裴度为宰相,以显示平定叛乱的决心。

不过,由于所用非人,讨伐吴元济的战事接连失利,朝中请求罢兵的声音此起彼伏。裴度对唐宪宗说:“叛贼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如果不及时除去,必将酿成大祸。况且,王承宗、李师道必定会根据朝廷对待吴元济的态度,决定是反叛还是归顺。”

宪宗见裴度的态度如此坚决,便力排众议,决心继续讨伐。裴度主动提出:“臣愿意亲自去前线督战。”宪宗有些迟疑地问:“你果然肯替朕前去平叛吗?”裴度跪下流着泪说:“臣与此贼不共戴天!”临行前,裴度又说:“让君主忧虑是臣子的耻辱,叛贼一天不消灭,臣就一天不敢回朝。”宪宗感动得流下眼泪。

裴度到达淮西后,重用名将李,仅仅两个月就攻破叛军老巢,活捉吴元济。

淮西被平定后,各地军阀大受震撼,河北军阀王承宗赶紧向朝廷请罪,山东军阀李师道冥顽不化,也被朝廷大军打败并处死。

在唐宪宗、裴度、李君臣的共同努力下,一场可能动摇唐朝根基的危机终于平安度过,近半个世纪的割据局面宣告结束,唐朝出现了从“安史之乱”以后从来没有过的中兴局面。

裴度在平叛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就连唐朝使臣出使西域,都会被问及:“裴度现在多大年纪?相貌如何?是否得到重用?”

由于裴度耿直刚正,敢于直陈朝政过失,被奸臣诬陷,外调到今山西省一带担任节度使。

此后,裴度还曾短暂担任过宰相,但由于政局混乱,皇帝更迭频繁,加上奸臣排挤,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裴度晚年在东都洛阳养病,与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诗酒唱和,传为佳话。839年,裴度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八册《旧唐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