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大部分人之所以患上心血管疾病,与平时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有句老话说“病从口入”,长期油腻、高热量的饮食习惯,必然更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其中有一种物质,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催化剂”,它就是反式脂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世卫组织“拉黑”,呼吁5年内彻底消除

2018年5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名为“取代”的行动指导方案,计划在2023年之前彻底清除全球食品供应链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一次声明中指出,彻底清除人造反式脂肪,将是全世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次重大胜利。

为何反式脂肪如此受打压?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在加热情况下,将植物油中不饱和键打开,加入氢元素,在氢化过程中,脂肪酸分子发生重新排列,产生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分为天然和人造两种。天然的反式脂肪来源于天然植物,比如牛、羊肉和奶类、乳制品,含量极低,一般饮食摄入的量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人造反式脂肪酸才是我们生活中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人为将植物油进行氢化处理,使其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便于存放等特点。使用这种氢化油制作的炸鸡、薯条、饼干、蛋糕等食物,口感更加细腻顺滑,保质期更长,并且成本比较低,所以曾被认为是一项重要发明,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也被广泛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这种油成本低廉、口感顺滑,为什么会被世卫组织“拉黑”喝令停产呢?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风险,并且可能影响儿童发育。世卫组织估计,反式脂肪的摄入,每年会在全球范围内导致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不仅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可能会危害精神健康。有研究发现,摄入反式脂肪较多的人更具有攻击性,更容易出现“情绪意识困难”,而反式脂肪摄入较少的人,则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说,反式脂肪摄入越少越好。

如何减少反式脂肪的摄入?避开生活中的这些“坑”

  • 控制烹饪过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现在很多家庭为了追求健康,纷纷把花生油、猪油换成了橄榄油,觉得吃植物油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所以大量摄入。其实精炼植物油中也含有少量反式脂肪,所以不管是什么油都要注意适量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天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约2~3汤匙。
  • 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食物煎炒烹炸的过程中,油温过高时间过长,也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所以做菜时要避免油温过高,尽量少用煎炒烹炸的烹饪方式,避免重复用油。

  • 少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购买食品的时候注意看配料表,如果含有氢化植物油、氢化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等成分,就代表含有反式脂肪,要注意少吃。另外,油条、油饼、炸薯条、炸鸡、爆米花、奶油蛋糕、泡芙、薄脆饼干、冰淇淋等食物中都可能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需要控制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