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3年10月1日,《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节目正式开播,这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的。

于今天来看,天气预报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但实际上,在60多年前,明天是个什么天气,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被严格管治的军事秘密。老百姓想要知道明天是个什么天气,也只能从前一天的晚霞里做个大概的推测。

图|上世纪90年代天气预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既然如此,《天气预报》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呢?为什么在70年代,周总理特意批示了台湾的天气预报呢?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自签署命令,把气象信息需作为建设服务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国家气象机构刚刚成立,虽然有了自己的气象机构,但当时还是国防服务。直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出于经济建设和防范灾害天气的需要,天气信息逐渐公开化。

这年8月1日,毛主席亲自签署了一项命令,把气象信息从军事等级转到政府等级,这意味着,气象信息不再是军事秘密,而是公开性的天气预报。

从1956年开始,广大人民群众便可以从广播里收听到天气预报了,《人民日报》等报刊,也会在当天刊登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可以说,当时天气预报在全国形成了一股热潮,一直持续了近十年。

图|中国气象局

要知道,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老百姓想要较为准确地知道明天的天气,可谓是难上加难,再加上当时的信息不发达,比较偏远的地方买不到报纸,难以及时了解信息。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我国早期的《天气预报》节目,便通过广播的形式送到千家万户。

而说道但是对我国的气象行业做出贡献的人,就不得不说竺可桢,他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曾被毛主席亲切接见,毛主席说他,“你的文章管了天,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竺可桢是个十分敬业的人,他坚持写日记写了57年,而在日记上写上天气状况,他算是创始人。

图|竺可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0年,一艘载着大批中国学子远赴美国的邮轮上,一个戴着眼镜的青年男人正在眺望远方,他就是竺可桢。当时五四运动还没有到来,辛亥革命也还没打响,清政府刚刚经历了甲午海战,可谓风雨飘摇,竺可桢将要远赴美国,他心里却无时无刻不为祖国担忧。

这一年竺可桢20岁,他和一起去美国的,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胡适。胡适曾问过竺可桢,去国外留学,大多是带有使命的,胡适告诉他,他要去美国学习哲学,回国后为国人传道授业,而竺可桢和胡适出身不同,他认为我国的主要生产业是农业,他学习了和农业息息相关的气象学

图|胡适

看似没有什么前途,但在竺可桢心里,他的梦想时刻在跳动着。竺可桢的父亲是个商人,他从小便目睹了农民在恶劣天气中受到的重创,如果辛辛苦苦一年,颗粒无收,农民的那种绝望,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似乎难以感受。

当时的清政府有大把大把的银子,但思想落后,技术落后,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面对外国侵略者的先进科学思想,竺可桢下定决心一定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不管是在农业上还是军事上,相信气象学一定有所作用。

1918年,竺可桢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气象学博士学位,带着一腔热血,他拒绝了美国的邀请,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

图|野外考察的竺可桢(左二)

当时,新文化运动正在国内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纵观百姓生活,气象事业遥遥无期,在国内基本上没有气象观测站,大部分人们在遭受了洪水和台风等袭击后,觉得是老天爷发怒了,鉴于此状,竺可桢决定开始搞自己国家的气象事业。

从1928年开始,他在南京筹建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立,并出任气象所主任,从此,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的气象系统建设中。可以说,竺可桢是中国天气预报第一人!

从1930年到新中国成立,竺可桢一直在气象事业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我国的军事和农业付出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在把天气预报公开化的讨论中,他为毛主席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图|毛主席与竺可桢(左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竺可桢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幽默地说:“你的文章管了天,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当时,据竺可桢的统计,我国历史上“自公元1世纪到19世纪,各地总共发生658次水灾,1013次旱灾”。1972年,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是一本汇集着他毕生心血的著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誉。

在1974年2月6日,竺可桢逝世前一天,他仍然拿起笔,在日记本上写道:晴转多云,最低-7℃,最高-1℃,东风1~2级。

从1936年到他去世,他的日记一共有1300万字,一页页详细记录了每一天的气象信息,为我国的气象资料填补了空白,他的日记被称为“民国四大日记”之一,也成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