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行的更远。”

4月25日下午,由HIEA、行诚生物、翌圣生物、乐纯生物、云舟生物、丹纳赫生命科学、深研生物、灵赋拓普生物、汉凰科技、同立海源生物、君联资本联合主办,动脉新医药承办,卫光生命科学园、时代高科、湾有引力(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协办的【不用卷,行更远】CGT产业升级系列·园区行活动第八站,在深圳卫光生命科学园&湾有引力举办。

本次活动是由一批专注于CGT产业链的翘楚企业携手发起,汇聚各家企业独到的核心实力与优质资源,涵盖了从高端设备技术研发、精选原料供应链搭建、高效耗材一体化供应,再到精细化生产工艺改良升级,以及精密严谨的前沿检测科技等诸多关键领域,旨在联手为CGT创新药企的产品研发生涯和产业升级之旅提供澎湃动能与稳固基石。

行诚生物商务与市场副总裁&中国药企管理协会MAH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肖博士担任本次活动主持人,在刘肖博士的引导下,会议围绕行业投融资新潮、CMC工艺优化直至产业化进程的多元层面展开了深度对话与探讨。活动现场并未流于单向信息传播,而是充满了激烈的思维碰撞与互动交流。诸位嘉宾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全场气氛高潮迭起,活力四溢。

▲ 刘肖|行诚生物 商务和市场副总裁

中国药企管理协会MAH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本次活动得到了卫光生命科学园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卫光生命科学园发展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李家升介绍,卫光生命科学园作为卫光生物的全资子公司,投资12亿元打造一流硬件设施。园区与时代高科合作,专注于专业运营,包括招商、品牌建设及会议策划等。园区正致力于构建CGT集群,覆盖科研至生产全链条,目前已吸引多家相关企业入驻。园区目标是打造CGT联盟,争取国家与深圳市的重大项目支持,提供“拎包科研、拎包生产”的全方位服务,包括技术平台、政府服务对接等,以降低企业初期投入。最后,他邀请与会者利用园区开放式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并承诺持续优化服务,期待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家升 | 卫光生命科学园发展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湾有引力运营总监吴彤女士,介绍了湾有引力是由深圳湾实验室与光明区政府合作建立,深圳湾实验室与卫光生命科技控股集团作为股东。作为以扶持科学家和医生创业为主要目标的非营利性孵化平台,旨在成为深圳源头创新的标杆及生物医药资源聚集中心。

湾有引力提供一万平米空间,可容纳最多24家企业,尤其适合初创团队,通过全周期免租金和低廉的孵化服务费极大减轻企业初期场地负担,通过完善的共享仪器设备平台极大降低企业初期研发投入。湾有引力已成功引入多家由海归博士领衔的创业项目,共享实验室及GMP级别细胞基因治疗车间等高端设施齐全,加速CGT企业研发进程。此外,湾有引力能够向入驻企业提供科学技术,横向合作、基金申请、资本对接,临床资源和产业资源也能够提供深度赋能服务。

最后,湾有引力诚邀行业专家推荐更多创业项目加入,以促进更多交流合作机会,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吴 彤 | 湾有引力 运营总监

《全球化视角下CGT产品的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杜 新 | 埃格林医药 CEO、前FDA审评官

金句:“做药之本,效与安并重。”

分享要点:杜新博士在演讲中强调了CGT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该领域快速发展背景下。他指出CGT产品作为活体细胞治疗手段,与传统小分子药物显著不同,具有体内持久作用、涉及基因编辑且产品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特点。

杜新博士认为确保CGT产品的活性、体内持续性及安全性是首要任务。他提醒从业人员注意CGT产品在研发初期需明确关键质量属性,生产过程中应实施基于风险的质量控制,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临床阶段需关注产品安全有效性,以及动物模型与人体反应的差异,某些传统药效评估可能不适用。进入商业生产阶段,则面临扩大生产和物流挑战,尤其是低温保存与短时间运输需求。

杜新博士还呼吁行业重视全球市场,追求质量标准国际化,指出中国CGT企业虽起步较晚,但应具备全球化视野,借鉴成功案例,实现产品全球布局与价值最大化。

▲杜 新 | 埃格林医药 CEO、前FDA审评官

《前沿技术加速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研发》

周景辉 | 丹纳赫生命科学 高级技术市场科学家

金句:“通过精准基因编辑,规避突变风险,加速科学进步。”

分享要点:丹纳赫核心业务集中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医学诊断。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丹纳赫生命科学旗下埃德特生物科技推出了高效且低脱靶的cGMP级CRISPR酶,通过非病毒转导的RNP模式进行基因编辑,规避了传统病毒载体可能引起的脱靶效应和非特异基因编辑引发的突变风险。另一项重点是类器官技术,作为一种3D细胞培养模型,能更精确模拟人体生理环境,在药物筛选中展现出高重复性和稳定性。相比传统动物模型,类器官技术能显著降低临床前试验失败率,节约成本并加速药物开发进程。丹纳赫新推出的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结合AI技术,实时监控类器官状态并智能决策,进一步提升了研究效率和准确性。除此以外,通过数字化、数据管理的技术,可以提高新药开发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对数据有更好的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景辉 | 丹纳赫生命科学 高级技术市场科学家

《动物疾病模型制备与评价》

韦云婷 | 灵赋拓普生物 项目总监&市场总监

金句:“我们用动物模型复现疾病,为健康研究开辟新路。”

分享要点:介绍了灵赋拓普生物在动物疾病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公司成功构建了心梗模型,通过模拟人类冠状动脉阻塞,利用心电图、心脏B超及病理检测等手段验证模型,如S-T段显著抬高及心室扩张等。接着分享了TAC模型,模拟高血压或室内压增高引起的肥厚型心肌病、心衰,并通过多普勒超声、超声心电图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监测。此外,团队还创建了Ⅱ型糖尿病模型,通过高脂饮食和STZ诱导,反映了真实病程中的血糖波动及肝肾功能异常。

同时,灵赋拓普也建立了肿瘤疾病模型,涵盖皮下移植肿瘤模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等,采用活体成像、MRI、动物影像学等技术监测模型构建与治疗效果。皮肤疾病模型方面,团队构建了全层皮肤损伤模型,以及皮肤光老化模型等。灵赋拓普已成功建立上百种动物模型,拥有四大实验基地及设施、获得多项资质认证,服务于临床前药物研究及医疗器械评估领域。

▲韦云婷 | 灵赋拓普生物 项目总监&市场总监

《细胞治疗之CAR-T行业概况》

金新亮 | 汉凰科技 董事长兼CEO

卜星星 | 汉凰科技 高级产品经理

金句:“26载深耕色谱分离技术,以匠心换安心。”

分享要点:汉凰科技作为汉邦科技的子公司,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26年,服务于众多客户,如胰岛素、疫苗、单抗等产品领域的重要企业。公司自2018年进入生物板块,已积累2800家客户,出口至20余国家,尤其在欧美和印度等市场表现突出,拥有三个厂区和一支50多人的应用技术团队。

在业务上,汉凰不仅提供小分子药物的分离纯化整体解决方案,还在生物制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为抗体、疫苗、mRNA、质粒、重组蛋白、ADC药物、小核酸疗法等前沿领域提供成熟工艺和设备支持。汉凰科技在连续色谱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上展现出环保优势,能显著降低溶剂使用量,且具备实际应用案例。

演讲指出,CAR-T疗法市场增长迅猛,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超6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5%,至2030年将进一步扩大,得益于CAR-T细胞治疗临床实验申报数量逐年稳步上升,2022年注册了252项,中国市场开展的数量占据全球43.3%的份额,患者群体增长、政策支持及科技进步。汉凰科技正积极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支持CAR-T及其他细胞治疗领域的发展,展现其在推动细胞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上的坚定承诺。

▲金新亮 | 汉凰科技 董事长兼CEO

▲卜星星 | 汉凰科技 高级产品经理

【Panel 1】

如何携手助力CGT企业

从IND到BLA,稳、快、省?

Panel 1 环节由刘肖博士主持,与会嘉宾源兴基因工艺研发高级总监黄伟东、行诚生物科学技术生产副总裁李军辉、乐纯生物BioService负责人兼康晟生物CTO袁军、丹纳赫生命科学高级技术市场科学家周景辉、灵赋拓普生物CEO易艳琼、汉凰科技总经理金新亮、同立海源生物联合创始人耿少军分享了多元视角与深度见解。

源兴基因 工艺研发高级总监

黄伟东

“我们企业在与客户的合作中发现,甲方的需求在变,从最初求快到现在更注重合作的质量与创新。我们源兴基因作为CDMO,已经助力十几个国内产品推进到不同临床阶段,始终紧跟行业前沿,保持学习创新态度。在基因治疗病毒载体无血淸工艺放大以及追求更低残留等质量方面形成了源兴特有的优势。”

行诚生物 科学技术生产副总裁

李军辉

其实创新无处不在,处处都能动脑筋。我们CDMO公司靠的就是俩字——经验!得比甲方多想一步,更快、更稳、更省钱,在规模化、法规理解上,也要更胜一筹。现在行业里,新工艺层出不穷,关键在于我们得和客户互动起来,建立信任,共同面对那些不成熟的工艺挑战,信任是基石,没有它,合作就成了双输游戏。

乐纯生物 BioService负责人

兼康晟生物 CTO 袁军

“现在的环境下,客户的大部分需求是少花钱,多办事。但我们认为,便宜不是唯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是长远之道。我们想的是,通过我们的培养基和耗材,前期和客户一起在价格上协商,后期则希望产品一旦成功,比如到临床三期或上市,我们能继续合作,形成共赢。这不单是生意,更是双方信任的建立,共同成长的过程。”

丹纳赫生命科学

高级技术市场科学家 周景辉

“丹纳赫的创新体现在怎么把现有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应对客户提出的需求。我们不仅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还会考虑未来的潜在需求。例如目前在细胞治疗这块,全球范围内CAR-T的临床试验登记项目超过800项,其中有超过400项来自于中国。如何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我们开发了空间组学的解决方案,利用空间转录组、多色免疫荧光等技术,挖掘特异性的预后标志物,而这些标志物对于临床队列的优化以及后期加速FDA审批有重要影响。这样能够加速整个转化过程,帮助客户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灵赋拓普生物 CEO

易艳琼

“提到技术服务,踩坑经历一箩筐,每一种动物模型背后都藏着故事和教训,我们踩过的坑多了,自然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服务了大量客户。我们灵赋拓普的价值观第一条就是诚信,新员工入职首先就要明白科研诚信是最重要的。我们不作假,讲究高质量的互动,这才赢得了口碑,长久的立足于市场。”

汉凰科技 总经理

金新亮

“我们的企业价值观有两点,一是全,指的是全面布局,在前期工艺开发、后期的工业化生产能够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真,真诚对待客户。客户若因我们产品有问题而直接找领导反映,我们会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信任我们,这些年,用户反馈帮我们改进了不少,尤其在智能化和适应新应用场景上,我们能快速响应、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分离纯化设备。”

同立海源生物 联合创始人

耿少军

“创新这件事,大家经常谈到,但创新并不局限于科学原理的重大突破,应该有更广泛的涵义。在应用场景挖掘问题,提高效率和效益,监控和降低风险,也是创新,而不必盲目追求新奇。创新也得充分考虑实用性,比如对于自动化数字化程度的追求,每家企业要衡量自身在当前的阶段是否合适,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回报率怎么样,还是得从实际需求出发具体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nel 1 — 如何携手助力CGT企业

从IND到BLA,稳、快、省?

【Panel 2 】共话产业升级:

基因细胞治疗CMC关键点及方案

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庞宇轩、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蔡羽轩、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志成、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基因与细胞治疗平台研究员康曦、中科睿极生物材料研发总监王文浩、莱芒生物研发总监仝督读、翌圣生物副总裁周其好、云舟生物执行总裁黄锐、深研生物首席营销官刘斌刘肖博士的主持下,展开探讨。

深圳医学科学院 院长助理

庞宇轩

“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项目如何能转化为受到产业界和投资人的关注和青睐的产品?科研机构转化部门的作用像是桥梁,需要具有多种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帮助基础研究科学家发掘成果应用潜力,促进与转化研究者的合作,链接起科研、临床、工业界与资金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

深圳湾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

蔡羽轩

“因为我是做基础科研的,我最想了解要做到怎样的数据才可以接着往下做转化。比如说我们想做CAR-T,做了一些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看起来都有效,但也不是所有看起来有效的项目都能上临床和IND,所以到底做到怎样,这个项目才是有价值的,可以往临床方向推进的,这是很多做基础科研的人最想了解的问题。”

深圳湾实验室 转化医学中心

高级研究员 陈志成

“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聚集了一批具有国外制药产业经验的人才,从立项一直到药物苗头化合物(Hit),先导化合物(Lead)和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都是按照制药工业界的标准,部分规划推到IND。另外,中心与科研界合作,开发创新靶点first-in-class的药物;也期待和工业界合作共同开发我们的药物管线,或利用中心的超高通量小分子和抗体平台与药企联合开发新的药物管线。”

深圳湾实验室 转化医学中心

基因与细胞治疗平台研究员 康曦

“我们国家的创新源头很强,华人科学家贡献了许多聪明的想法和技术,但转化是个难题。实验室的成果如何变成现实生产力,是我们面临的关键。在生物医药行业,尽管论文发表光鲜,但真正创新的药物在工业界管线中却不多见。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本想复制美国模式,用基金会投资推动早期项目到PCC或IND阶段后出售给大药厂,再用所得继续研发,但回国后发现这套流程在国内推行不易。这里面,可能需要我们自己探索适合国情的转化路径,就像历史上的那些创新理论在中国落地一样,得有本土化策略。”

中科睿极生物 材料研发总监

王文浩

“我在行业中观察到一个循环:教授们疑惑为何好技术没被临床采纳,临床专家能做出效果却得不到监管批准,监管方反过来询问研究是否充分。我们药物行业,它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一是法规监管,二是价值论证,在现在的发展阶段,缺乏深入的探讨。做产品开发的药企、科研院所、研究团队应该与临床和监管积极的构建沟通桥梁,互相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向,适应法规的动态发展,加强磨合和适配性调整。”

莱芒生物 研发总监

仝督读

“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我们清楚每一步都可能遇到挑战,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独到见解去解释过往失败,以及我们所做的有何不同。我们基于扎实的科学基础,努力规避已知的陷阱,力求创新的同时,也确保我们的技术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且,我们从不闭门造车,始终保持开放态度,寻找互补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项目向前发展。”

翌圣生物 副总裁

周其好

“临床需求并不等同于医学需求,比如基因检测的快速居家服务,能在三小时内出结果,我觉得这就是做出了老百姓需要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更多这样的解决方案,解决临床端的实际问题。同时作为上游的原料供应商来说,提供稳定的、符合报证要求的物料,陪伴客户生产出对老百姓可及的产品,以及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我们客户的产品,做信息的传递,让这些创新成果更好地对接市场,获得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推动科研成果的真正落地。”

云舟生物 执行总裁

黄锐

“我们云舟不仅提供服务,更希望借助我们创始人蓝田博士和团队近20年的科研到工业界转化经验,我们懂得如何从小规模到临床级别的各个阶段与科研人员并肩作战,通过协同创新,推动项目的成果转化迈向产业化。我们的优势在于科学根基深厚,服务了全球90多个国家4500多家科研机构和和药厂的研发部门,从科研理念到生产工艺,我们都能精准对接服务客户,力争成为连接科研梦想与工业现实的纽带。”

深研生物 首席营销官

刘斌

“在思考如何为早期学术研究和生物技术初创企业提供支持时,有几点关键的策略。公司的根本宗旨在于建立一个长期的、互利的价值交换机制,这不仅能够切实满足合作伙伴的需求,同时也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从而确保商业价值的实现。深研生物非常愿意扩展和深化与这些早期项目的合作,并探讨在研究的早期阶段能够提供哪些具体的价值。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的关键在于开展主动、坦诚的对话,并使用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来清晰地展示各自的价值和期望。这种沟通方式对于与企业、投资者乃至政府机构的合作都同样适用。”

▲Panel 2 — 共话科研成果转化:

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各方该如何合作与配合?

《投资视角看CGT行业的进展与趋势》

董 傲 | 君联资本 投资经理

金句:“中国有机会成为CGT领域全球创新中心。”

分享要点:近年来,中国医药创新显著增长,新药研发数量接近全球第二,本土创新药获批提速,海外授权合作增多。尽管近期美元基金活跃度下降,政府引导的基金成为新焦点,推动行业资金结构变化。中国CGT行业快速发展,全球占比超三分之一,尤其在CAR-T、AAV等前沿疗法上,成本控制与工艺改进使中国产品具有竞争力。

资本市场的波动促使产业升级,监管政策的调整引导行业回归价值本源。CGT被视为药物创新新时代,技术进步已从靶向蛋白延伸至DNA层面,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等技术日趋成熟。君联资本作为行业投资者,通过150多项投资,总额超150亿人民币,致力于构建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医疗生态圈,支持企业克服挑战,加速产品上市。

最后,面对国内市场饱和,可以将目光转向东南亚等地新兴市场,利用当地生产和研发优势,推动中国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同时引入海外创新成果反哺中国市场。

▲董 傲 | 君联资本 投资经理

【Panel 3 】新形势下,

CGT企业如何有效的“搞钱、花钱”?

三启生物CEO李园园、纳维疫苗董事长李福胜、艾迪贝克生物创始人&CEO杨振煌、因诺免疫常务副总兼CEO王明军、瑞吉生物财务总监陈一、元生创投高级投资总监陈鑫、深高新创投高级投资经理冀倩倩、君联资本投资经理董傲动脉新医药总经理吴超的主持下就这一话题展开分享。

三启生物 CEO

李园园

“我觉得作为企业来说,要向内寻求自己的生存力。一方面现在大家现金都比较紧,融资不到位的情况下,企业还是得保存实力,关注自己的现金流,起码要健康,不要断裂,一旦现金流断裂,你就失去了继续在牌桌上的资格。第二方面我认为要有核心竞争力,有差异性技术优势,走得慢点没关系,保存实力,一两年内市场总是要回来的。”

纳维疫苗 董事长

李福胜

“现今融资不易,我的看法是,有钱就先拿,一千万两千万都要珍惜。环境艰难,项目推进本身就是巨大进步,每个进展都是机会。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技术潜力,即便在当前环境下,我认为危机中孕育着大机遇,尤其是在肿瘤治疗疫苗领域。我们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肿瘤患者的治疗,只要项目能实质帮助患者,自然会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艾迪贝克生物 创始人&CEO

杨振煌

“我觉得投资人可能很多关注数据,关注前景,关注临床的效果疗效,另一个可能更多的是商业价值。而我更重视长远目标:让昂贵的治疗变得亲民,降低价格至可接受范围;同时,选择广泛适应症,扩大受众基础,提升商业潜力。”

因诺免疫 常务副总兼CEO

王明军

“在目前资本大环境不良的情况下,更要坚信细胞与基因产业是国内外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要坚守初心、聚焦源头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主动降低估值,寻求多元化合作,只要找到靠谱的团队,我认为估值当下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是找到优秀的合作伙伴,包括产业基金或者大药企,只要彼此有共同价值观,活下去、做起来,早晚能看到春天。”

瑞吉生物 财务总监

陈一

“在行业寒冬,我们得学会自力更生、学会早日当家,同时基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精简管线和研发项目,高效利用资源。在困境中更要向内看,保持技术领先,同时向外寻求合作,共同抵御风险,这样即使市场低谷,也能稳住阵脚,静待时机。”

元生创投 高级投资总监

陈鑫

“今年各家投资机构的投资标准更为苛刻,却也促使我们去挖掘真正有潜力的创新。记住,单点突破,集中资源打磨精品,哪怕市场小,顶尖位置也能带来生机。至于出海,要读懂买家心思,安全、有效、专利一个不能少,灵活性和前瞻布局同样关键。”

深高新创投 高级投资经理

冀倩倩

“我们作为国资,更倾向稳健,追求的是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回报。投资策略上,我们偏好那些短期内能见成效,或已有明显疗效验证的项目。至于诀窍嘛,其实很简单,真诚沟通,多交流,储备好项目,等待时机。市场不好时,更要脚踏实地,不讲故事,合法合规地拿钱,金额不是唯一,质量才是关键。”

君联资本 投资经理

董傲

“当前,CGT依旧是重点关注对象,因其独特优势和快速验证潜力。在市场收紧的背景下,我们变得更加谨慎,对项目质量要求更高,更倾向于深度探讨数据,理解其背后的意义,而非急于决策。我们的态度是,耐心等待最佳的入场时机,与项目方共同成长,确保每一步都扎实可靠。”

深研生物 首席营销官

刘斌

深研生物一直在寻找那些对细胞和基因治疗(CGT)行业有信心、相信技术革新,并与公司愿景相契合的投资者和伙伴。因为需要共同承担风险,所以他们更注重长期价值而非仅仅关注价格。

在深研生物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使命感是他们在逆境中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融资过程中,真诚和务实至关重要。没有完美的创业团队,六边形战士是非常罕见的,深研生物也一直在直面自身的不足,坦诚地展示出公司面临的挑战和痛点。投资者投资的不仅是行业和公司,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投资于人,即这个创业团队的成员。

▲Panel 3 — 新形势下,

CGT企业如何有效的“搞钱、花钱”?

至此,“【不用卷,行更远】 CGT产业升级系列·园区行活动第八站” 圆满结束!活动促进了更多企业相互链接、资源共享、深入合作。动脉新医药将继续联合产业链伙伴举办系列活动,请持续关注,希望我们能在未来的活动中再次相见,共同努力,行得更远!

▲嘉宾合影

▲精彩瞬间

VBEF未来医疗生态展会

动脉网第八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现已升级为VBEF未来医疗生态展会,将于2024年5月7日-10日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展会为15000+人次、10000平规模,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生态、新合作构建体系,同步搭配动脉网APP上线的VBEF频道,为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力展示搭建最佳舞台。

这里是,

公认的医疗产业创新洞察的生成地,年度趋势分享与学习交流的口碑盛会;

优秀的医疗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都在这,是企业展示创新和面谈合作的最佳场景;

这里有,

最具前瞻力的思享盛会:500+大咖嘉宾莅临分享,3天主论坛、40余场主题论坛,只做干货议题!

最具创新力的生态链接:5大展区,200+首发首创新品、3000+企业、500+投资团,全球买手云集!

最具影响力的榜单发布:上市公司创新力榜+未来医疗100强榜+创新力产品榜,700+上榜企业现场交流!

目前已有超过600家企业和产品确认参加展会,展览面积预订超过90%,全球买手团已合作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比利时、爱尔兰、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余下的合作席位已不多,欢迎企业、品牌方、买手团或相关组织洽谈参会。

在大会期间,下载动脉网APP并通过VBEF频道,可以实时获取精彩演讲、线上链接会展资源,并一键触达VBEF权威排行榜上的企业。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寻求高价值资源和高效率链接,将是您的首选。

即刻报名,限时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