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在新能源和芯片领域,对中国实施综合制裁后,还觉得力度不够。现在,又把目光转向了中国的金融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布林肯表示,美国和它的盟友认为,俄罗斯工业之所以能够迅速重建,都是因为,中国企业在背后向俄罗斯提供关键的工业产品。他们对此非常不满,并准备要对中国的金融机构实施制裁。如果是这样,那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又算是什么呢?所以,这纯属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国纯粹就是给自己制裁中国,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美国很久之前,就看中国金融和人民币不爽了。众所周知,美国霸权的基础,归根结底,是“美元的霸权”。但近年来,美元逐渐从霸权地位跌落。其原因:

一方面,是美国纵容美元的通货膨胀,又频繁利用金融制裁其他国家,导致国际市场普遍认为、美元既不安全也不保值。

另一方面,是人民币的强势崛起。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项目使用人民币结算,大量人民币进入了世界市场。

同时,中国的数字支付已经逐渐渗透进全球的金融消费当中。而一些和美国交恶的国家,更是主动用本国货币交换人民币,来降低金融制裁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比如,俄罗斯不仅接受人民币支付,最近还放开了人民币对黄金的购买。

因此,当美国还想用惯常的美元加息,造成债务违约的手法收割发展中国家时,却发现,发展中国家从中国那里已经拿到了还债的美元。原本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关系,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关系。这让美元这把割韭菜的镰刀砍到了中国钢筋,美元的全球化程度进一步降低。

但美国想要通过金融制裁来扭转美元的颓势,则是完完全全的痴人说梦。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美国对中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也就是说,美国购买中国的工业制品所花的钱,要远比中国购买美国产品花的钱要多得多。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美元必然从美国流向中国,而美国根本无法用政策扭转这一趋势。

现在,美国一心想要摆脱人民币的影响,反而是在加速美元的去全球化。让美元逐渐脱离中国和中国的贸易伙伴国家,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长此以往,“去美元化”将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转而拥抱世界第二大货币—人民币。到那时,美国以美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将彻底崩盘,人民币终将成为美元的“掘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