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过程中,许多父母都面临着一个令人困惑且无奈的问题:为什么好好跟孩子说话他不听,非得吼一顿才管用呢?

一、为什么孩子要被吼了才能听话?

首先,孩子们的注意力分配是有限的。

所以当孩子在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时,很难一心二用,尤其是他对一件事非常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感兴趣的事情所吸引,你轻声温柔地跟他说话,他可能根本就没听到,或者即使听到了,也没法分配精力类回应你。

比如当孩子正在专注地看动画片,妈妈叫他去吃饭,他根本听不见,你大声吼一声,他才会从动画片的世界中被拉出来。

而大声吼叫就像是一种强烈的刺激,能让孩子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就是恐惧驱动。

孩子对父母的吼叫会产生恐惧心理,这种恐惧会促使他们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曾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有个小男孩因为调皮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当爸爸生气地吼他时,他吓得直哭,马上承认错误并开始打扫碎片。

因为吼叫会营造出一种恐惧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出反应,才能缓解这种恐惧感。

最后,就是习惯的驱动。

孩子长期以来养成的一种互动模式,认为只有在被吼后才会采取行动。

比如,有些孩子每次吃饭都要磨蹭很久,父母一开始会耐心地引导他们,但时间一长,失去耐心的父母就会忍不住吼他们,孩子也就渐渐习惯了只有在被吼后才会加快吃饭速度。

二、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好好听话呢?

其实有时候不一定需要大声吼叫,孩子才会懂得好好听话。只要父母跟孩子积极沟通,并且设定规则,正面激励,那么孩子也会好好听话。

那么,具体要如何做呢?

1.保持耐心和冷静。

无论孩子多么调皮不听话,父母都要尽量保持耐心和冷静。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不妨先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再与孩子沟通。

例如,当孩子发脾气乱扔东西时,父母不要马上吼他,而是等孩子情绪稍微稳定一些后,再跟他复盘,讲道理。

此时,父母可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跟孩子耐心沟通,这样反而效果会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积极沟通,理解孩子。

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尊重时,他们会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

曾经有位妈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末儿子不想去上兴趣班,要是在往常,她肯定是先吼一顿,然后逼着孩子去。那次爸爸刚好在家,他并没有吼儿子,而是坐下来和儿子聊天,问他为什么不想去上学。

儿子说因为自己在兴趣班没有交到好朋友,觉得很孤单,所以不想去。

爸爸说,没关系,爸爸今天送你去上学,给你教一些交朋友的秘诀,你会很快交到好朋友,然后父子俩就出门了。

不知道他们在路上是怎么说的,下午回到家后,儿子高兴地跑到她身边,跟她说:“妈妈,我今天在兴趣班交到了两个好朋友,我们放学还一起玩了一会。”

她说儿子很调皮,所以她一直以为儿子是偷懒才不想去兴趣班,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所以你看,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后,跟孩子积极沟通,孩子反而更愿意听话。

3.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

父母需要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并且,设定的规则要简单明了,易于孩子理解和遵守。

同时,要让孩子明白违反规则的后果。比如,孩子喜欢看电视,那么就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电视,如果超过时间就要受到惩罚。

并且在孩子违规后,要坚定地执行,而不是孩子哭一哭闹一闹就是心软。这样,孩子明白界限在哪,也知道自己违规之后会有惩罚,下次就会乖乖遵守。

4.采用正面激励

当孩子的表现良好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正面激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而不是只有在孩子犯错时才去批评和吼叫。

比如,当孩子自己整理好房间时,父母可以夸夸他,并且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

《人性的弱点》中也曾提出,如果将批评降至最低限度而着重强调表扬,人们的善举会被巩固,不良行径因为未被关注会逐渐弱化。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有礼貌、有爱心,那么父母自己就要先做到这些。

比如,父母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做。

孩子为什么要吼一顿才听话,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吼叫虽然能在短期内让孩子顺从,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父母可以适当摒弃这种简单粗暴的育儿方式,转而采用更积极、更耐心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在育儿的道路上,父母会遇到各种挑战,但只要父母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育儿方法。一起用爱和耐心去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