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您好,老师!这是一栋位于德化大铭乡国道边的清朝古建,属于环戴云山木构建筑。这种院落式木构具有唐宋遗风,难能可贵,现在拆了很多了。因家族盖新祠堂,要把老的拆了。您在福建乡土建筑这一块比较有影响力,盼出面呼吁保留下来!”

昨天晚上,一位来自德化的巫姓读者私信我,迫切地请求我介入保护其家乡大铭乡国道旁的一座木厝。由于我未能及时回复,该读者误以为我对其请求置若罔闻,因此愤而取消了对鹭客社的关注。

自从2015年初我开始关注和研究德化的干栏、木厝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九年。在这段时间里,我努力提炼、推广了“福建干栏”、“福建木厝”和“环戴云山民居”等乡土人文概念,并将“福建干栏”和“福建木厝”纳入了“福建八大民居”的范畴(这一范畴现已扩展到十多个类别)。在我看来,福建的干栏、木厝、土堡是环戴云山地区或闽中地区最具乡土风情的乡土风物。

然而,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些乡土建筑的危机。正如我在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我已经闻到了久无人居的古厝散发出的浓重腐朽气息。在环戴云山地区,无数类似的干栏、木厝正在无声无息中逐渐腐朽。十年内,甚至可能五年内,环戴云山原生木厝的质朴之美可能会完全消失!”一旦这些干栏、木厝消失,环戴云山地区的独特魅力将不复存在。

我一直在呼吁人们重视和保护包括福建干栏、福建木厝在内的环戴云山传统民居,这一呼吁已经持续了九年,并将继续下去。

作为福建传统民居的研究者,我诚挚地希望,环戴云山地区涉及的各市县能够深刻理解新时代“记得住乡愁”的重要治国理念,并切实承担起保护传统风貌建筑的责任。我们需要想出有效的办法,协调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环戴云山传统民居得到妥善保护。我相信,当人们未来回顾鹭客社的呼吁时,会理解到其中的良苦用心。

巫先生的恳请,显然就是我长期的坚定的主张!

作者简介:林鸿东,鹭客社创办人,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