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自我使命,强化集体认同

行健-水木3班 刘逸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逸洋进行国旗下演讲

2010年5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顾秉林对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说:“大学有三宝:校训、校友和校园。两岸清华的校训相同,海外校友会是一家。” “两岸还没统一,但海峡两岸清华校友会早就统一了。”顾秉林的风趣讲话得到了陈力俊的认同,海峡两岸的清华同根同源,被传为佳话。

认同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历和体验。它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及文化群体的归属感,是个人利用组织成员身份对自身加以定义的过程。在清华,这种认同感来源于我们对学校历史的共鸣、对学校精神的欣赏和我们在此形成的共同记忆和经历。出于写作与沟通的课程需要,近来我正在开展对学长学姐专业的专业认同访谈。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少学长学姐都提到了自己选择专业时的初衷,加入行健水木后的心路历程。我发现,不少同学都经历过专业认知的重整与认同感的挖掘。

一位学姐告诉我,初入大学时,她的内心是非常迷茫和不知所措的,甚至整个大一的课程也是靠着苦行僧式的学习,才取得优异的成绩。专业的认知更多建立在与导师、专业内同学的交流上。在对专业深入了解和朋友的支持下,她对专业本身的认同感才得以进一步加强。在访谈中我也感受到,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专业认同实质上深刻影响了我们的心理状况,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科研上的投入和努力。从这一角度而言,专业认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和对未来路径的清晰规划,是对投身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决心和信念。

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而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知识的殿堂和创新中心之一,一直以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才为己任。当我们回顾113年风风雨雨,看到的不仅仅是精神的传承,更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行健人,2035的展望更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作为未来制造大国重器的参与者,我们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我自己为例,在寒假和学期中两次调研洪水问题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象牙塔中的假想与实地考察之间的差距。在深圳的受灾居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富裕,身处北京农村的部分受灾农户反而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在这样的实践中,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地,什么是对于专业和国家发自内心的认同。

因此,当我们站在国旗下,共同为母校113周年校庆祝福时,我希望把我对自己作为清华人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传递给大家。这不仅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未来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的动力源泉。我们通过认同感确认我们的价值观,明确我们的行动方向,最终在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之间实现和谐统一。我希望,无论未来身处何地,我们都将继续秉承清华的精神,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用我们的知识和能力,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文案 | 刘逸阳

图片 | 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

排版 | 王烁权

审核 | 白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