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图宏志,千帆竞渡谱新篇

行健-车辆3班 王少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少康进行国旗下演讲

三年前,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行健书院第四届学生,我们深刻理解总书记的嘱托,从入学伊始,便在书院精心设计的培养方案中适应、成长,向着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努力拼搏。

行健书院成立于2020年,作为强基书院,在成立的四年来始终秉承 “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时代使命,聚焦智能科技、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重创新”领军人才。在过去一年的大学生活里,我们三字班的同学参与了很多书院精心设计的活动。我们曾在“院长下午茶”活动上与李俊峰院长倾心交谈;也曾因“新生小导”同学长学姐交流请教;是师长的引领与指导帮助我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为更加明确的大学生活而拼搏努力。科研科创向来是行健书院一大特色,我们既可以在“本科生导师”制度中同各自的导师探讨课题,也能够在“行健致远”书院从游节上同深耕各个领域的学术大咖了解前沿,规划未来。沐浴在“书院文化”春风中的我们,各自瞄准,茁壮成长。

值113周年校庆之际,来自各个院系的校友最近都回到母校,共庆母校的伟大生日。对于就读于行健书院的我们而言,虽然暂时还没有毕业校友,但我们的身边也从不缺少榜样。来自行健水木-01班的李子曦学长在大三时便获评本科生特奖,并创立“强基有我,我必强基”的班团口号,而就在4月25日,力-0班的蒋玉骅学长在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论坛中获得最佳论文奖项。清华很好,行健很棒,在学习、科研、社工、志愿、文艺、体育的每一个领域都有优秀的学长学姐担当我们的榜样,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大学生活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有理由也有底气相信,只要用热爱和投入谱写大学生活,我们每一个人就都可以求解出自己的有限元,也都可以在自己所热爱与擅长的领域内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条件极值。

展望未来,我们的前路清晰明确。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科技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作为书院“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的行健人,无论是在注重理论突破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注重实际应用的前沿工程科技方面,我们都应该一马当先,勇往直前,积极探索未知,勇敢突破自我。这不仅是行健人的专长所在,更是新时代清华人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同样是三年前的11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们提出了“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十六字嘱托,对于身处新时代的我们而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唯有时刻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于心,践行“行胜于言”的校风于实,我们才能够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才能够真正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巨轮劈波斩浪,行健致远。百舸争流图宏志,千帆竞渡谱新篇,胸怀家国,心系天下,新时代清华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书写崭新的清华篇章,贡献蓬勃的青年力量!

文案 | 王少康

图片 | 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

排版 | 王烁权

审核 | 白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