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过去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白日之下。》以16项提名大热入围,并最终斩获最佳女配角梁雍婷、最佳男配角姜大卫及最佳女主角余香凝三大奖项!

如果说有什么电影二刷会比首刷哭得更惨,我一定推荐《白日之下》。

01——【电影的价值所在】

首映礼看完后五味杂陈,极计度尖锐沉痛的现实,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深深体会到一种切肤之痛,整个人从头到脚拔凉拔凉!心碎泪崩!!

“人老了就是包袱。”

“法律讲的是宁纵勿枉。”

“是他们的家人、是社会遗弃了他们。”

“她可以好好正常生活,可她从来就没有正常过。”

“人生面临很多选择,会选的人不多,选对的人更少,你要记住,不要为你选对一件事而内疚。”

“如果能有人记住的话,两天也好。

从台词到画面无不真实残酷得像纪录片一样,杀人诛心,当头棒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老去就要被社会遗弃,那每一个人到了年岁渐高,是不是都有可能遭遇“彩虹之家”式的虐待与像粗暴圈养肉猪一样毫无尊严的生活呢?!

他们倾尽所有入住福利院舍,只求有瓦遮头。然而,自闭的少年要长期遭受针扎入肉的暴力,最后无望的跳楼死去;

老人为求安度晚年不仅要装疯卖傻,还要被迫像露天冲洗一群猪仔一样洗澡;

妈妈深爱的智障少女,被廉价的雪糕与玩偶遮掩了惨遭侵犯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常常以为罪恶是发生在黑夜无人知晓的角落,而事实上风和日丽的白日之下就有人间炼狱。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这样的新闻也一直被报道,多少年,这个世界仍旧是一个“吃人”的世界!!

《白日之下》被人誉为中国版《熔炉》,然而《熔炉》在韩国票房不仅获得了巨大成功,还推动了《熔炉法》的颁布,真切的保护了儿童和残疾人的权益。

对比《白日之下》被迫撤诉的结局,现实中“康桥之家”这一案件因为受害人家属坚持上诉,最终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胜诉,用十年时间才等来正义的裁决,将施害者绳之以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许许多多社会现存的制度里,单一案件的判决,又如何去保护那么多老弱病小的人们呢?

这或许也是这类电影存在的一些价值,我们不能立即改变世界,但至少有勇气去正视那些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

在人与畜生的残酷博斗里,即便艰难也要选择站在人这一边!就算可能一千次发声都没有用,但也要选择再发声这一次。真诚祈愿十年百年,记者这个职业依然会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演简君晋说一一

很多时人求的希望是求一個結果,但希望可以是一个「因」,因为你有希望,才在带來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我們未必能做甚麼,但至少应该在乎他們;正如,電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應向世界提出問題,让更多人思考。

02——【世界要怎样的真相、怎样的“人”】

作为有非虚构写作理想的中文人,也非常能够感同身受片中的新闻人。

哪怕已经猜到了关于女主记者身份将会展开怎样的叙事、遭遇怎样的曲折,也还是会为:

“你能改变世界啊?你只是个记者!”感到痛,

“如果有人能记住的话,两天也好”感到遗憾,

“十年以后还会有记者吗?新闻行业都要没有了”扼腕,

“不要为做对一件事而愧疚”热泪盈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电影开头“由真实事件改编”几个字出现的时候,新闻人、新闻理想或许已经赢了。寻找真相、揭露真相,已经足够勇敢。

结局也处理的很好:让人关注事件过程而非结果,同时留白让大众思考;

更重要的是,不用假美好欺骗观众,这才是现实主义电影真正发现了生活真相的结果。

电影回归艺术,问题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通伯说死亡就是海浪一层层从脚底磨到头顶,最后刷一下就死去了,一下就让我想到“生命是闷热的白天,死亡是凉爽的黑夜”这句诗。

包括电影名,有着in broad daylight“曝光真相”的意义,但配合上从下往上四方高楼压住视点的镜头,我一下了悟,窒息的“白日之下”就是全篇想营造的氛围。

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是什么

“是他们的家人、社会遗弃了他们。”

“人老了就是包袱。”

当人脱离了多数人给出的规范后,彷佛就被群体抛弃,不成其为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躯干残疾的人脱离了身体健康规范、智力缺陷的人脱离了心理健康的规范、老年人脱离了劳动力规范、部分女性脱离了男权社会的规范,于是这些群里被标为特殊的、非正常的,可以自然而然地对他们使用“正常人”的权力,蔑视他们作为人的尊严与权利。

所以,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是什么?

要多健康、多年轻、多聪明、多美丽、多富有,才可以做“人”?

让人都有尊严的活着,亘古是一个难解的命题。

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总有人更完美。

03——【我看到了什么?】

这是个很“无能为力”的故事,记者晓琪潜入私营残疾院舍,揭露了院舍虐待院友、性侵幼女等丑闻,引爆关注,却令院友们一夜失去庇护。

本想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却成了破坏他们生活的“扑街”。

做了“对”的事,却得了“错”的果,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当明仔妈妈问:我可能一直在等一个解脱,是不是好扑街?

当小玲妈妈说:我知道你是好人,但我不想让女儿再让人指指点点了。

普通人的懦弱自私,有错吗?

追求真相正义,有错吗?

人性复杂,无法单一地判断谁是谁非,于是片头那句“改编自真实事件”,更是让人心酸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大卫饰演的通伯是点睛之笔,看似傻傻痴痴,实则深谙生存之道,早知阿琪不是自己孙女,明知可能会流离失所,但依然选择将手机交给阿琪,还安慰她:“永远不要因为做对一件事而内疚。”

Eric作为阿琪上司,深知社会不会因为一条新闻改变,但即使再”顶你个肺“,也愿意为年轻人助一臂之力。

阿琪是尚未向现实屈服的理想,而他们是知晓了变通的倔强。

就像Eric说:“你出去了要学会妥协,也未必是妥协,变通也可以。”

更喜欢港版的海报,有种即将雨过天青的光亮感。就像电影里一样,即使被暴雨淋过一片潮湿,依然会盼到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演简君晋说:“电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向世界提出问题。”

选择正直,善良,公义,理想,未必有好结果,但都是没有错的。

希望你不要对这个世界太快失望,因为总会有人从遥遥万里走来,和你一起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你要等,直到蓝天将乌云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