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韩先楚将军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将军逝世,噩耗传来,60万红安人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县城参加县政府组织的悼念活动,他们站在城关街道两旁将军赠的雪松、桂花树下默哀,久久不肯离去......

心系百姓的韩先楚将军

韩先楚上将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新中国成立前,他在作战勇猛的同时,将军生怕伤害到人民群众,新中国成立后,将军又事必躬亲的为百姓服务。

1947年,韩先楚将军率三纵队在东北战场秋季攻势中打了胜仗,这使得将军真正在军队之中树立起了威信,而让三纵队对韩先楚将军尤为敬佩是在1948年,辽沈战役中发生的一件事情。

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解放军需要攻破义县,了解了义县的地理位置后,解放军欲使用解放战争以来空前强大的炮兵攻克义县。

当韩先楚将军得知即将使用炮兵后,忧心忡忡,因为在易县内除了有国民党的军队,还有很多无辜的平民老百姓,但将军也知道即便不想伤害老百姓,也难免会有误伤。

为此,韩先楚将军在作战前就曾说:“义县虽说是个小城,但居民很集中,在这次作战中我方将使用大量炮兵,虽然已经指示在使用炮兵时尽量准确射击,以避免群众的伤亡,但这么多炮也难免还是会误伤,为此我方接管工作的重点,便是在抢救群众这方面......”

图|韩先楚将军

但为了能避免老百姓受伤,韩先楚将军还专门为这个问题上报了上级,上级了解到这个事情后,便进行了详细的复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韩先楚将军还专门带队亲自去检查每一个详细的落弹点,并事无巨细的了解情况,只为保证这次攻城不会伤害到人民群众。

即便是进行了复查,在进行作战会议时,韩先楚将军还是不忘提醒道:“你们的炮弹最好发落在城墙上,不要落在城郊和城内民房上,不要伤着人民群众。”

最后在战争中,炮弹没有误伤到任何一个义县的老百姓,为此,在战争结束后,人民群众提起人民解放军,就会笑着说:“解放军的大炮长眼睛啊,专打国民党,不伤老百姓!”

虽然这对于韩先楚将军而言只是一件小事,但一生为人民服务却永远扎根在了将军的心中。

韩先楚将军是从战火中打拼出来的赫赫有名的将领,他事业心极强,作风深入,求真务实,要求严格。

为抓好自己福建的经济建设,首先解决老百姓吃饱饭的问题,他曾强调:“深入实际搞调研,把家底子摸清楚。”

韩先楚将军不仅对各地(市)县有具体要求,还要亲自走、亲眼看、亲口讲、亲身知,那时,将军除了省革委会必须要开的会议要亲自出席外,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轻车简从,亲临基层调查研究,很重视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韩先楚将军视察工作

除此以外,韩先楚将军只要在福州,他总是要抽空去农村、街道、工厂、机关单位以及一些公共设施实地巡查。他为了了解一些细节情况或及时处理一些问题,常常会自己或交代秘书去办理一些事情,若是秘书去办,将军总是会询问秘书最终的结果。

1974年1月,韩先楚将军调任兰州军区司令,任职期间,他曾走访过不少地方,除了下部队外,也对老百姓们的生活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老百姓们的生活状况依旧很苦,这让将军痛心疾首。

1978年夏,中共中央决定于年底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并决定在全会召开之前,首先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很快,党中央便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委员们为会议研究经济政策等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当中央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接到中央这一通知不久后,在军区办公室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韩先楚将军首先介绍了中央准备开会的情况,接着心情沉重地对大家说:“我从福州军区调来兰州军区工作已经多年,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各省(区)走访了不少地方,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看到西北的老百姓太苦了!建国都快30年了,可是农村的生活状况似乎同当年我们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的水平差不多啊......我们有责任为贫苦农民讲讲心里话,有责任帮助他们改变现状。我准备去中央‘放一炮’。”

听了韩先楚将军的发言,大家一致同意韩先楚将军的意见,决定协助将军对各省进行调查研究。

图|韩先楚将军与毛主席合照

在韩先楚将军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并逐个听取了各省军区的汇报,搜集了大量的情况。

军区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最终商定向中央提出意见:

要对老(老根据地)、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边疆地区)、贫(特别贫困)地区,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适当减免农业税收......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韩先楚将军在会上实事求是的发言,特别是提出对老、少、边、贫地区应采取扶持政策的建议,受到了参加会议人员的广泛赞同。

在韩先楚将军的直言相谏下,197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至此,中共中央有关扶持老、少、边、贫地区的重大决策正式出台。

在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切身利益这些事情上,韩先楚将军始终如一。

韩先楚将军回乡

身居高位的韩先楚将军除了心系百姓外,对家乡的乡亲们更是念念不忘,新中国成立后,他曾返乡探亲,每一次他都会和乡亲们亲切交谈,丝毫没有当官的架势。

第一次回乡是在1949年,韩先楚将军在辽沈战役中威震敌胆,率部歼灭了国民党范汉杰、廖耀湘两个兵团指挥部,尔后又参加了平津战役。

图丨韩先楚(前排右二)

屡建功勋的韩先楚将军,扬鞭跃马,挥师南下,顺道回到了阔别15年的故乡红安。

在红安县西部的上新集镇大溪河畔,韩先楚将军急促地扬鞭催马,越过一道山梁,箭一般地穿进了一个密林环绕的小村庄,这就是他的诞生地——吴家嘴村。

站在村口,韩先楚将军不禁感慨万千,自己过去在家乡所发生的一切一幕幕地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爆发时,韩先楚因年少时期的艰辛经历,使他接受了“官逼民反”的革命思想,很快就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他以朴素的阶级感情和青年人的满腔热血,投入如火如荼的农民革命斗争,成为革命队伍中年轻的一员。

1930年10月,他参加了孝感地方游击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 11月,因局势的缘故,韩先楚不得不跟随红军队伍离开家乡,离开家乡的亲友,而在这离开家乡的15年里,韩先楚将军也总是思念着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友们......

时光一晃,15年没回家乡,这次回来,韩先楚将军听到乡音格外的亲切、悦耳,他也说着一口乡音同儿时的伙伴们称兄道弟,甚至直呼外号,将军同乡亲们一一问好,突然,他笑着问道:“海州呢?这家伙怎么不来见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韩先楚将军回乡探亲

韩先楚将军又仔细看看了前来迎接自己的乡亲中没有他儿时最要好的伙伴吴海洲,便又大声喊道:“我还欠着他四斗稻谷哩!”

乡亲们听到将军还记着这件事,便笑着打趣道:“这都多少年了,您还记着呢?”

“部队有规定的,借东西是必须要还的,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东西啊!”韩先楚将军义正言辞地说。

听到韩先楚将军想见自己幼时好友,乡亲们便赶忙去田里找,很快,吴海洲就被乡亲们从田里喊了回来。

“哎呀,是先楚老兄回来了呀!”吴海洲挤进人群后,看到自己多年未见的好友,紧紧握住他的手,忍不住上下打量儿时的伙伴:“瞧你这身军装多么威武,多么雄壮,我早就说过,我们村那时的几个光屁股蛋中就属你最有出息,能成大器,么样呢?叫我说着了吧!”

韩先楚将军见到自己幼时的好友也十分激动,他紧紧握着吴海洲的手,不愿撒开:“当年你要不是守着两亩地,跟我一路出去,肯定比我有出息啊!”

说完,韩先楚将军就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三支钢笔,放到了好友的手中:“海州啊,听说你屋里人(妻子)生了三个机灵的小伢,我把这三支钢笔送给你,让伢儿上学念书去,将来一定比你、我更有出息啊!”

图|韩先楚将军和彭老总

吴海洲接过将军手中的三只钢笔,双手颤抖着,眼眶也湿润了:“这叫我么样谢你啊!”

“谢个屁!我当红军时还借了你四斗谷子没还呢!”

听了将军的话,吴海洲却摇了摇头说:“你韩司令在东北战场上为人民百姓立了那么多大功,难道还不值这四斗谷子吗?”

韩先楚将军从军多年,始终遵守党的纪律,对此他说:“借东西要还,这可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

“那就用这三支钢笔作抵!”吴海洲坚持不要:“不过你那张欠条我不能还给你,那上面有你韩司令的签名,我把它留下来后,总有个想头的。”

“那就由你吧!”韩先楚将军没有再坚持,而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张欠条一直包在吴海洲的红布包里,成为了吴海洲家里的传家宝,他想念将军的时候总是会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然后给儿子、孙子讲起韩先楚将军红军时期的革命故事,还会讲起韩先楚将军的为人......

时隔26年,也就是1975年,韩先楚又一次回到家乡看望乡亲们,这一次,他挨家挨户地看望乡亲们,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家常便饭。

对此,韩先楚将军说:“这样随意些,同乡亲们叙叙往日情,拉拉家常事,说说心里话,觉得痛快,也便于听到真话,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又不会增加公社、大队的开支,开支大了,群众们负担不起啊。”

一路上,将军同亲友们亲切地交谈着,最终他走进了乡亲闵永进的家中。

闵永进一家人看到韩先楚将军来了,十分欢喜,准备杀只老母鸡招待将军,却遭到了将军的阻止。

图|韩先楚将军和乡亲们在一起

“莫杀鸡,我不图吃你家个么事的,只是多年没回,想你们哩!”韩先楚将军知道乡亲们的生活过得是十分艰难的,实在不舍得他们因为自己的到来破费。“这年头,你们吃的穿的都不宽裕,我心里很是过不去了,杀鸡吃,我就更有愧了。”

几句贴心的话语,一下子把将军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闵永进一家人都给感到十分温暖,最终他们一家人才同意不杀鸡,做一些简单可口的饭菜来招待韩先楚将军。

在吃饭的过程中,韩先楚将军问道:“说说看,解放快30年了,乡亲们的日子怎么还没得大改变,总是缺油少盐?”

面对将军的发问,闵永进敞开了平日里封闭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