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王凡

“自来水管终于修好了,解决了我们的心头大患。感谢网格员心里揣着居民的困难,不怕辛苦,为民着想,为民解忧!”家住富民小区的李奶奶激动地说。

在成都市2023年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民生微项目支持下,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社会组织社区和社工人才服务中心、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的指导下,菜蔬社区、四河社区和通济桥社区联合众成社工持续发力,以走访宣传、居民自荐、线上招募、社区推荐等形式吸引有意愿、有特长、有公益情怀的居民骨干28人,组成五方议事团,培育成议事骨干,壮大社区自治力量。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采用社区民主协商的方式,提出“345”的民主协商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议事协商体系和机制,以此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的水平,最终打造“居民共议,协商共治”的治理格局。

“五方+” 汇聚小区治理合力

通过组建“区级+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老旧院落民主协商领导小组,成功打通了院落三级联动协商渠道,有效推动“件件有回落”提质增效。

社区治理角色从“主导型”转变为“引导型”,成功围绕院落的关键多元利益主体社群挖掘骨干,以有意愿、有专长、有时间为标准,先后寻找到院落党组织代表、自治组织代表、微网格员代表、业主代表、社会组织代表40余人,以社区推荐、居民自荐等方式,组建了积极为小区建言献策的五方联动友邻协商治理团,持续培育其作为院落内部的枢纽型自治组织,成为院落内问题清单的收集者、资源清单的链接者、服务清单的行动者与监督员,在小区协商议事、改善行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终,实现了参与主体的多元扩增(五方主体+)、解决小区议题的领域增加(如一老一小、道路修整、环境卫生等14类)、应对议题的利益关切度提升。

“微创投+”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社区着重自组织队伍的挖掘和培养,发起“美好家园共创计划”微创投系列活动,覆盖5个小区,涉及院落改造、居民服务、节庆节日等服务内容,落实“修树枝”、“美空间”等15场服务;同时招募“美丽家园我来秀”各小区宣传员,及时更新服务动态,扩大服务的宣传及影响。

其中,四河社区富民苑以“美好家园·你我共建”为主题,通过小区五方议事团民主协商,解决小区快递架损坏更换、路灯年久失修并更换等问题;向阳三期以“‘椅’心为民·‘坐’享幸福”为主题,联动小区物业处维修老师、小区党支部等,共同翻新并新装小区休闲坐椅,极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宏益家园小区以“更换路灯·添亮小区”为主题,检修并更换小区单元路灯9盏,检修文化长廊路灯2盏,慰问高龄老人并帮助排查燃气安全;富民小区以“小小门禁 · 锁住安全”为主题,通过五方议事团协商后,动员业主自筹部分资金,更新小区门禁系统,并解决小区通道临时水管破裂问题,对公共广场断裂树枝的安全隐患进行修剪移除;西藏地质花苑以“美好家园·你我共建共享”为主题,计划改造小区部分花园,新增小区停车位。

“承接这些微创投项目的都是我们辖区的居民。”菜蔬社区党委书记周洁说,在成都市2023年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民生微项目支持下,菜蔬社区成功创建第三批成都市民主协商的主题社区,接待了来自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参访团一行,双方交流学习党建引领社区民主协商等相关内容。

根据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项目创新性、公众参与性、项目可持续性等指标,“美好家园共创计划”表扬活动中评选出了10个“最美小区宣传员”、5个“优秀微创投项目”,涉及关爱互助、小区环境营造、志愿服务等多个层面,肯定老旧院落居民自治成果,让社区居民真正融入到社区治理中来。

“345+” 夯实社区治理基础

经微创投项目顺利实施,初步形成了一套“345”老旧院落协商治理模式(3即“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协商体系,4即聚焦打造新场景、制定新规则、明确新内容、完善新清单四大创新举措,5即寻关键伙伴、建协商队伍、提协商能力、动六步议事、评先进激励五步实践路径),以社区民情观察员队伍为议题收集基础,由五方联动友邻协商治理团以户为单位,充分收集居民意见,按照“问题、资源、服务”3项清单,组织居民协商,整理需求形成服务清单,通过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急到缓的原则,统筹资金资源,以项目化方式开展集体行动参与,逐个解决。从协商计划到实施落地,通过公示、微信群通知等,保证执行进度和财务使用的公开透明,不断提升多方参与议题解决的参与体验感,增强院落内的信义关系。最终实现协商主体多元、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多样、协商程序规范、协商结果有效的民主协商体系。

菜蔬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动员党员、物业、网格员、业主和5支队伍等多元主体解决了议事厅场景升级美化、老旧院落环境美化、解决水压过低影响用水问题、防盗、照明等民生问题20余件,开展邻里文化、公共设施维修等微创投项目32次,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未来,菜蔬社区将持续以小区、院落民主协商培育为核心,积极响应成都市民生微项目计划,引导自组织深入探索老旧院落的治理难题,不断提升居民的主体意识、协商意识和参与意识,深挖院落文化,立足居民需求,促进居民协商共治,回应居民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