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双创”指导古籍出版工作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

我是国家图书馆的忠实用户,我很早就办了读者卡,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我也在使用。

首先祝贺“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上线,它的上线对出版单位、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知识库提供,为大家研究、再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是一个好事。

我的发言内容是:用“双创”指导古籍出版工作,即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来指导古籍出版。

第一,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做过多次归纳。2014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总书记讲了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厚德载物、为政以德等。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再做归纳,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等。其中有几个词是总书记三次都提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为政以德、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等。这些高频词,它的来源、出处都是中华典籍,来自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出版物。天下为公、讲信修睦出自《礼记》;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人合一出自《黄帝内经》。还有很多词出自《尚书》《周易》《左传》《道德经》等。总之,所有重要文化元素的出处都是中国古籍或典籍。因此可以说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古籍是中国当代出版的重要选题资源。

2013年,《中华古籍总目》出版座谈会上提到中国古籍家底有20万种。2021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全国普查出的汉文古籍有270万部。刚才,陈樱书记提到“国家图书馆馆藏是300万册/件”。可见中国古籍数量之大。按20万种来讲,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大概是4.5万种。我们还有15万种的古籍需要整理出版。当然并非所有古籍都要整理出版。总之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图书的选题资源。在已经整理出版的古籍中,有很多书在不断地被创新出版。比如,四大名著有几百个版本,《论语》《道德经》也有上百个版本,虽然内容基本一致,但是也有许多的创新。总体来讲,古籍是我们当代中国图书出版事业发展中的非常重要的选题资源,是我们的选题宝库。丰富的古籍和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出版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文脉传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

第三,做好古籍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现代人读懂古籍,爱上传统文化。

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有很多方式方法。比如:影印、整理出版、数字化;又比如,可以对古籍进行“选”“注”“译”“评”等。“编”“阐”“研”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可以对不同的古籍进行再出版。特别是“融”,利用融合出版和出版融合的技术,使古籍能够更加活化和现代化,这是我们研讨古籍数字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古籍的融合出版有很多方式,一方面可以直接把它做成数字化的产品,做成知识库;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使它脱离原有的形态,不只是对文字进行现代化、简化,而是把传统古籍中包含的文化利用新的形式,以当代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展现。比如,可以生成音频产品,做成听书、评书、故事;开发相应的网络游戏;可以深度开发网络文学;可以开展VR或AR等产品的设计;也可以依据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网络剧、网络电影、电视节目的开发利用。因此,对古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开发的空间非常大,不仅仅是让古籍的文本标点再出版,更是要对古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开发和利用。这当中已经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我们有很多著名的网络游戏就包含了非常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王者荣耀》中就有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人物故事;《剑侠情缘 网络版3》以唐朝为时代背景,以武林动乱和安史之乱为线索,将游戏剧情的发展与历史脉络结合起来。网络文学作品,如《悟空传》《沙僧日记》《大泼猴》《太白金星有点烦》等,也凸显出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

做好古籍的数字化,让当代人能够读得懂古籍,让当代人能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是出版工作者,当然也包括图书馆的同志们要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

由于时间关系,就谈这么些想法,不恰当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谢谢!

(本文根据“古籍图典数字化与活化利用研讨会”录音整理 )

■ 文章来源:古籍图典数字化与活化利用研讨会

编辑 | 邓旭欣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