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将刚小学毕业的儿子带回家中,让儿子放弃应试教育,并且从此以后由他来亲自教学。

郑渊洁也只是一个小学的毕业生,偏要亲自编写教材,来教育同样小学毕业的儿子。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儿子成才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个传奇般的童年

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小说家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教育实践,他的做法看似"离经叛道",结果却出人意料。

这位小说家就是被誉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其实,郑渊洁的教育理念也源于他父亲的影响。

1955年,郑渊洁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祖上不乏军官和医生,家学渊源深厚。

然而,读到小学四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结果郑渊洁不走寻常路,他的一篇反其道而行之的作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让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不服从管教,并且没法教的学生。

郑渊洁感到委屈,若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也岂不是说明早起的虫儿就会被鸟吃?

罚站时越想越难受,索性把兜里的拉炮全都捆好,直接一次性全部拉响。

就这样,在鞭炮声和同学们的惊吓声中,他被学校彻底开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儿子突如其来的"退学",父亲郑洪升并没有生气,反而安慰说:"没事,小子,回家吧,我自己教你。"

郑渊洁由此开启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父亲果真带着他,和几位同事自发创办了一所"子弟小学",在这里,郑渊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释放。

多年后,郑渊洁有了自己的孩子。

他从未在父子之间设置等级和规矩,甚至允许儿子可以直接喊他的名字,这简直是堪称当代的"教育实验家"。

郑亚旗小学毕业后也和父亲一样,无法适应传统应试教育。

于是,郑渊洁让儿子退学,直接在家"私塾"授课。

舍弃现成的教材,郑渊洁独自编写了10套"量身定制"的教材,内容涉及数理化、道德、哲学、金融等诸多领域,里面皆以儿子热爱的漫画人物"皮皮鲁"和伙伴们串场。

比如把刑法419个罪名编成419个童话故事,融知识于有趣之中。

下午还会带郑亚旗沿河散步,和孩子畅谈人生的理念。

虽然每天只上3到4个小时课,但也就这几个小时让儿子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时刻开发脑神经。

家教3年,郑亚旗便已经学完了学校里6年的中学课程,郑渊洁真的付诸了实践:"18岁了,你要自食其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郑亚旗从小小的超市搬运工做起,后成为报社网络技术部主管,最终年入1.5亿,成为了文娱巨头。

不仅如此,郑亚旗还将父亲创作的漫画形象"舒克贝塔"打造成过亿IP,并拍成获赞无数的同名动画片。可以说,正是有了儿子,才使"童话大王"的事业万古长青。

神奇经历

郑渊洁有两个比较出名的段子。

他曾经为了存放收到的大量读者来信,在北京买下多套房产。

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90年代,郑渊洁凭借其广受欢迎的童话作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无数小读者。

他不愿拘泥于规范,更看重自由创作和与读者的真挚互动。

这些孩子们被郑渊洁笔下活泼有趣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吸引,纷纷给他寄来自己的读后感和来信。

数量之多,很快就超出了郑渊洁一人的收纳能力。为了妥善保管这些宝贵的来信,他在北京买下了10多套房产,专门用作存放读者的来信。

那个年代,北京的房价仅在1400元左右,因此郑渊洁花费并不太多。

多年后,这些房产的价值直接是翻了数十倍不止。

尽管如此,郑渊洁仍然将它们保留下来,视为孩子们赠予他的宝贵礼物。这一做法成为他独一无二的与读者互动方式。

第二件事就是郑渊洁在作家笔会上的一个回答,让在场的大多数作家直接羞愧到哑口无言。

有一次,郑渊洁应邀参加一个作家笔会。在闲聊环节,一位作家问他是否读过某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郑渊洁老实说自己没读过。

不料这位作家听后大惊,站起来严厉的指责他,连这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都没读过,你郑渊洁凭什么自称是个作家,还写出那么多童话作品。

郑渊洁默不作声,只是笑了笑离开了那位作者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轮到郑渊洁发言时,他反问在场的作家们:"你们读过'库斯卡亚'的作品吗?"

结果现场大约有70%的作家都点了头,表示读过。

接着郑渊洁说:"其实这个名字是我编的,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位作家。"顿时,在场诸位作家一阵哑然,被郑渊洁用这种戏谑式的反讽给堵得哑口无言。

于是从那以后,郑渊洁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正式的作家笔会或评委会议了。

也就是他这别具一格的做事风格,成为他赢得众多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教育有方

"不学无术"的郑渊洁其实教育有方,但这种教育方式绝非人人可复制。首先,他自身就是文化人,有独到的见解。其次,家境优渥,有雄厚资源作为保障。

不过,值得我们借鉴的,是郑渊洁"因材施教"的理念。他虽培养儿子时采取"私塾"模式,但对于更年幼的女儿来说,则欣然让她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考上美国顶尖大学深造。

其实,郑渊洁的哥哥郑军曾在四川尝试了类似做法,结果女儿13年无学可上。可见,"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者首先要尊重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特性对症下药,而非生搬硬套。

在郑渊洁成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闪光点: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郑渊洁自己就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他每天都坚持读书20分钟,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郑家三代男人更是把"日出而作"视为人生信条。

第二,既包容又信任。郑渊洁从不打骂孩子,更不强迫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办事。如果孩子犯错,罚他们写检讨就好,结果郑渊洁写作天赋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正如他所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第三,给予宽松空间。郑渊洁没有限制儿子必须像自己一样走文学道路,而是支持儿子凭喜好发展自己的事业。观念开放,才有了后人更上层楼。

最后,做到了"游学"和"普及"的统一。为儿子编写教材时,郑渊洁用童话故事贯穿其中,增加趣味性。

作为一个小说家,郑渊洁能在教育道路上游刃有余,让人震惊。

其实,当我们打开《舒克贝塔历险记》这个系列,就不难发现,这不啻是一部隐藏在童话里的启蒙读本。

兄弟俩搭档历险,在快节奏的故事情节中,处处充满哲理和生活智慧,帮助孩子在轻松中吸收人生大智慧。郑渊洁成功将严肃的"教"和活泼的"育"完美融合,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高度统一。

总的来说,郑渊洁的教育理念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古训,既注重个性化培养,又不失普及教育的特性,可以说是把教育的理想和现实高度统一。

前人学而优则仕,我们今人遵循这种理念,学而有成,更可能在社会各行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