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斑病是黄瓜的常见病害之一,可造成叶片干枯,果实腐烂,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和品质,发病严重时产量可损失60%左右,大大降低种植效益。

春季是角斑病的高发期,当前气温起伏不定,棚室内湿度较大,不良环境为黄瓜角斑病的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下面我们结合角斑病的症状表现、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提醒菜农在管理中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症状表现

角斑病可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秆,多在底部叶片或果实上发生,发病时叶片病部呈水浸状,病斑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有乳白色菌脓出现,无灰黑色霉层,干后病部易穿孔。

发病特点

角斑病病原菌可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从伤口、气孔、水孔侵入,通过气流或灌溉水溅到茎、叶上传播发病,病部的菌脓还可通过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进行传播。其发病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75%以上,通常棚内湿度大(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很大关系)、植株间郁蔽、连作、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棚室管理:注意调控好棚内温湿度,通过加大通风散湿、合理浇水降湿、操作行铺设稻壳、稻草或秸秆等措施进行吸湿等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棚内湿度。及时将棚内的老叶病叶疏除,清除到棚外,减少菌源,避免二次传播,整枝摘叶后及时喷杀菌剂,提前预防病害的发生,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弥雾机或喷粉机喷药,防治增加棚内湿度。

药剂防治:预防用药或发病初期可选用铜制剂(如喹啉铜、可杀得叁仟等等)或中生菌素,还可选叶枯唑、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建议选用氯溴异氰尿酸+喹啉铜,或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琥胶肥酸铜。

编辑丨王凯旋

校版丨马东亮

审核丨王兰坤

声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报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