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的脉动即是新与旧的冲撞与融合。纵观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那些稳定的、有价值的,因而被长期坚持以至于成为“城市基因”。

古代中国多数城市是向内由外的扩张,而古代温州由外至内修筑的钱氏子城更像是城市基因里的某种冥冥注定,也许是郭璞偶见白鹿衔花而过筑城的美好传说,也许是基于“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基础格局上,设置中子城以示古代政权的庄重与肃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城市内部开放性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愈加得到重视,古代温州旧城的政权中心吸引着的,不止是曾经城墙的宏伟与威严,也不局限于政权人物生活的神秘面纱,其中背后经过千年光景的历史变迁,所塑造的生活面貌,使得这一代代的人们在此安居乐业......

谯楼作为温州旧城内唯一的古建筑,因在唐末裨将争权的战争背景下,于公元907年由钱镠之子钱元灌所建。

谯,本同“瞧”字,意为瞭望,可知当时谯楼的高度是整个城市中较高的。居高而下望,能够很好地看清局势,因此谯楼起先便作为古代中国城市的防御性城墙,防范外敌入侵,巩固城内长治久安。

温州谯楼又称为鼓楼,有如北京鼓楼、西安鼓楼,或者是中国最早的山西临汾鼓楼......

而在钟表等现代计时工具产生之前,古代人民也需要记录一天的时辰来规划生活,个人计时有多种方式,但每个人记录的时间并不一致。这时则需要一种“官方报时”。古代中国这类高度的城墙往往代表古代政治的权威,其高度相较于当时的建筑,便可瞭望全城。在上报送时间,全城人民仰望,既能凸显权威性,又可起到信息的集中传播。

听闻1991年曾资助温州谯楼重修的台胞吴昌涛,亦是听着谯楼鼓声长大的温州人。虽今日谯楼鼓声已不再,却已经镌刻进昔日谯楼生活的在地面貌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复兴的风一起,便吹向了当代。建筑比起历史书本里的模样,似乎离生活更近了些。那些曾经被稀释过的文化氛围,在一点点循着千年鼓音的方向,回到温州谯楼的灵魂深处。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选择当下,将一切向阳的美好贮存,随着时间的节拍逐渐清晰,我们拜访了谯楼的主理人—陈楼主。

以下是自述:

我是温州瑞安人。

关于谯楼,最初的印象就是知道在鼓楼街有个门洞的建筑,十多年以前,上班会路过那边,但还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个通道可以上去。去年五月,随着墨池坊开街改造的活动逐步落地后,我便开始逐渐走进谯楼......

谯楼是温州一个没有出圈的地标,这是目前我对它的认知。而如何让谯楼“走出去”?也成了我作为“楼主”需要思考的课题。

目前官方对于谯楼的定义属性是温州旧城内唯一一座超过千年历史的古建筑,这对于去发扬谯楼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起先接触到谯楼,我们前期是没有内容输出的。只有一些谯楼的历史文献,需要去了解,并思考以怎么样的方式去挖掘。

刚好当时我有看到一幅麦浪老师画的谯楼钢笔画,我当时便在思考怎么基于作品去研发谯楼的系列产品,然后经得麦浪老师的授权做了一个供游客打卡的公益性印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浪老师钢笔绘制的谯楼

目前我在谯楼主要负责四类板块,一是文化爱好,因为身处在这个环境中,学习和陶冶情操也是很重要的。从爱好开始,慢慢入门;二则是谯楼的内部管理,包括一些巡查,消防的检查,内部的采购等;三是谯楼文创产品的研发,希望这些能够代表温州;四是关于谯楼的活动策划,目前主要以文化手工类的体验为主,会邀请非遗老师们过来带领体验。最后则是外联的工作,我们需要“走出去”,拜访一些老师,学习看看哪些可以运用到谯楼,并与他们做一些合作。

此外,我觉得谯楼在温州历史上更像是一位幸存者。从原先建造御敌,后面因战争很多历史建筑被迫拆除,仅剩下谯楼,虽然这一过程中也有几次被毁,但是又重新修缮了。

谯楼亦是一位千年时光的城市变迁见证者。从清代传教士所留下来的照片看到谯楼基本的样子,到后面又变成公安局宿舍,建筑形态上的变迁反映了温州这座城市变迁的另一面。

接下来我想推出社群,提高谯楼二层的利用率,邀请不同领域的人带着故事来产生交集,能够把谯楼打造成温州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谯楼的前世今生,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温州文化,再一次重新认识温州。

从谯楼兴盛启用的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基本的防御性功能外,以官方的时间标准为人们报时亦成为谯楼化身为鼓楼的契机。而在古代不多见的城墙建筑中,这类高大宏伟的楼体也逐渐演变成一种用于城市管理和军事指挥的建筑,成为古代中国政权的具象化,从而也间接影响了周边环境的变迁。

沿着古代温州钱氏子城的大致方位,从中途穿过的道路如今称之为府前街,顾名思义,则是官府前面的街道,因位于温州府署之前而得其名。

©温州府前街现状

府前街最早于明朝正德年间建造,当时称为新街。到了清代,则改名为府前街。解放前,府前街北段原有东西走向的一条府前河,河上有一座府前桥。解放后,因城市建设需要,桥被拆除,将河填塞。

©40年代府前街还是河流的样貌,图中为府前桥

大多数城市都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特的人民广场,从府前街大路沿途向南,途径一停车场,便是温州人民广场所在的位置。

此处原先因抗日战争轰炸变为一片废墟,而后改造成为温州人民广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民广场内时常举办大型的展销会、运动会以及物资信息交流共享中心等,平时则用于民众日常的休闲和聚会。2005年又因城市改造需要被拆除。

©温州人民广场现状

人民广场北面曾设置一座检阅主席台,南边设立两扇铁门,铁门正门口便是温州著名的钟楼。在民国期间,当时的钟楼是温州城内最高的建筑,楼的顶层挂有铜钟,四面镶嵌大圆钟,后来在楼顶又添加了警报器,精准报时,响彻全城。

如今人民广场和钟楼的故事仅能在文献史料上翻找,在漫长岁月里逐渐积累的城市发展隐秘线,相信在未来某天某刻里,在后来人的追溯中,产生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叠。

©1945年府前街的钟楼

广场路作为古代温州自西向东的横向道路,温州州治旧址便在此处。而自永嘉建郡伊始,直到解放前夕,这条完整的道路却没有统一的名字。

明代,此路东部称为华盖坊,西部分为清河坊。清末民初,自东往西分别称为“打锣桥街”、“府头门”、“道司前”、“道前桥(或合称道前街)”、“城隍殿巷(府城殿巷)”。直至解放后,于1951年,遂将这些路段命名为广场路。

©温州广场路现状

广场路东段至解放街部分,为旧时温州的打锣桥街。原先解放街是一条河,河上的桥梁则是打锣桥,原名华盖桥,建于明代。因过去更夫夜晚巡视,必在此鸣锣提醒百姓要注意防盗、防火而故名。

©温州广场路东段

城隍殿巷,也是温州民间所传播的“七十二半巷”之一,因路北侧有府城隍庙,得名府城殿巷。

©府城隍庙:温州剧院旧址

府头门,是处于官府门口的道路。而在1951年,原先因日军轰炸为废墟的温州府治遗址也被改造为人民广场,并将全路扩宽。

©温州广场路与府前街交汇处

曾经的道前桥,为人民广场延伸至今道前菜市场南面。此处因有温处道旧址而故名。

(注:温处道旧址:今鹿城区府)

©温州道前菜市场现状

而目前谯楼前的公安路,曾经也是分为三段进行道路命名。在清代公安路名为五马直街,但处于谯楼前,也被称为谯楼前直街。

清末明初,此路北段因在谯楼下,而谯楼亦称为鼓楼,则该段命名为鼓楼下;中段有桥名曰大舟桥,遂以为路名;最后则是南段因沿街为新房和新路面,则被称为新街。

直至民国二十三年,由于永嘉县公安局驻此,于是将这三段统一命名为公安路。

从府前街到公安路,从旧时温州州治的政权中心,到如今淹没在大众视线里的人民广场。时间沉默不语,却解读一切,清清冷冷地照见这座寂寞的古谯楼,照见许多古代政权不得言说的往事与心事,照见太多坎坷斑驳的历史与人生。

谯楼前的路段便是温州人耳熟能详的鼓楼街,在过去哪户人家需要购置新毛衣,想必鼓楼街的各类羊毛衫店铺会提供更多选择。

而鼓楼街在明代被称为元丰坊、仁美坊、寿安坊。清和民国时期以公安路为界,东、西分别称为渔丰桥和馒头巷。解放后合并称为鼓楼街。

相较于上海、杭州,温州各条的街巷似乎无意之间形成独特的产业链,譬如康乐坊的五金一条街,沧河巷的字画一条街,而鼓楼则是羊毛织线一条街。若是家中缺了书画,亦或是需要添置衣裳,温州人总能想到哪里的街巷能够买到心仪的产品。

城市更新一直是近些年来居高不下的热门话题,当城市街道逐渐被赋予新的属性,而其中保留下来的传统也因此注入新的含义,但其中更深层次的生命力一直滋养着这片土地最在地的原始本真。为了能窥看鼓楼街一带的羊毛产业的故事,我们沿街访问了织毛线老师们的生活。

以下是自述:

©鼓楼街头纺织阿姨

我们是2001年左右在这里开店,织毛线。起初只有两三个人,后面人慢慢多了起来,然后就我带你,你带我互相熟络了起来。此外,这里有大老师和小老师,大部分还是学生。一般老师会指导一件衣服需要织多少针,然后学生会给老师检查,如有不对的,就需要整改。

我们这里有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幸灾乐祸”吧!看到有同学织的毛线被老师拆掉重织,然后每天在这里聊聊家常,是一天当中少有的放松时刻了。

我们在这边织衣服,有给家里人织的,也有织了送给朋友的,目前并没有对外出售的打算。手工毛线织出来的质感与机械自动化出产的完全不一样,触感会更加柔软,是掌心的温度融入了里面。

现在大家都对这边是有感情的,我们在这里更多的是快乐,有这样的一个相互交流的社群真的很舒服。另外,将自己织成的毛衣带给家人和朋友,也非常有成就感。

我还是希望能够一直做下去。现在很多人并没有耐心去学,因为这个技术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也许真的到了哪天织不动了,就可能会选择停下来。

©鼓楼街常住民伊奶奶(左)

我嫁到这里已经六十多年了,以前娘家在小南门那边,住在这里后就没有搬了。我在二十来岁就开始织毛衣了,以前孩子的衣服都是靠自己织的,因为没有那么富裕,所以全靠手工。

最开始解放前,我祖父一代,这条街是没有毛线的,他们主要是刻制印章,出售印泥。后来我儿子开始做眼镜配件,也做了一段时间,到最后大家都开始卖毛线,整条街就只有一家配件店。我们也开设了一家毛线店,这样说起来我们算迟的了。

我现在正在织补一条亲戚从外面带来的毛线,因为这款毛线的粗细机器无法加工,所以只能手工织补。一般一条开衫外套,每天抽空织,最快也得半个月,一天下来差不多只能织10厘米的袖口,织完还需要用针线把布料做衔接,缝好后才是一条成衣。

我女儿也会织,这里的毛线帽子都是她织成的,各式各样。也有些人会在我们这里买毛线,买了之后我们也会教他们怎么织。

©鼓楼街毛线店的薛阿姨

大概在三十多年前,最开始这里是路边摊的形式,路边用桶拿出来摆摊,随着人流量越来越大,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市场。

这里并不是所谓的家族产业,当时基本每户都是独立的一家,虽然也不排除一些家族。有些亲戚开在这里,那自己自然也会在这里开店了。

以前我是专门制作编织这个板块的,教授人家织物,现在已经改行了,卖些成品,或者偶尔自己织补。听说谯楼鼓楼街这里,织物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但感觉大家主要还是动动手,打发下时间的。如果看条件允许的话,我想我自己还可以织一段时间。

未来没有考虑过接班人的事情,等到做不动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了。

在这条街上,我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内心对这里一定是留恋的。现在主要的客户群体年龄偏大,而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网购,似乎已经失去了对实体店铺的探索好奇心和耐心,说实在的我更期望这里的“织物传统”能够延续下去。

温州谯楼作为“历史的幸存者”,独特的建筑肌理间接地影响着温州在地的思想、习俗、行为、语言等文化集合的持续性发生。我们试图想象曾经谯楼城墙的宏伟威严,被遗忘似乎是和平时代的一种无奈与辛酸。昔日古城的守护者面目愈发不清晰 ,眼前只有一抹墙体上淡然的侵蚀痕迹。

风,吹来了整个城市的气息,经过一代代的沁润,吹向如今的谯楼。这些因人类社会行为而形成的区域性文化,以深入性的触角与当代产生联系,于是有了向上的生命力。而在此处,总要有谁坚守在这里,作为历史的锚点,永远不变。关于这一点,谯楼无需多言。

Copyright

2024

*本文为City Disc版权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以上图片为非商业用途,均不对外授权

参考资料

《温州城区老街古巷数据库》

《温州市鹿城区地名志》

《温州府志》

国内旅游 户外拓展 景区合作

广告推广 古道建设 航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