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下地土宽广,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征服邦国。”短短一句话将成吉思汗的雄心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着这样的野心,难怪他能从东亚一路打到欧洲,令人不得不敬佩。

不过,成吉思汗一生戎马,丰功伟绩无数,这番作为可不单是凭着野心就能实现的,主要还是依赖于他的智慧。对军队而言,征战过程中的粮草供给是非常重要的,成吉思汗最厉害的也正是此处。

在他的安排下,他的部下在行军作战的过程中从没有出现过饿肚子的情况。可同样的办法,日军效仿后却饿死了五万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吉思汗的创业史

成吉思汗,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出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的一个部落。他的父亲曾是该部落的一位首领,后来因为部族争端被杀死之后,成吉思汗只能和他的母亲诃额仑相依为命,失去依靠的他们甚至被驱逐了出去,只能依附于克烈部勉强生活。

成年后,他成功杀死了同父异母的兄弟,并凭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出色的领导才能,逐渐在部族中崭露头角。哪怕曾被俘虏为奴,他也最终从中脱身并为自己组建了新的势力。

后来,他运用奇袭和速战速决的战术,历经一系列战役,逐步征服邻近的部落,击败了蔑儿乞部,杀了其首领,随后又进攻塔塔儿部,报了杀父之仇。

1206年,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大会,共同推举他为“成吉思汗”,意为拥有四方和大海的王。

此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正式成为了蒙古的首领,并继续发动对外战争,占领了东亚大片领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不少地区的政权也被他收服,一时间威名响彻世界,令人闻风丧胆。

行军过程中的粮草问题

成吉思汗能有这番战绩,不单是战略布局高深,在粮食供给方面他也很有办法。要知道,行军打仗,粮草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也不会有“粮草充足则兵强,粮草短缺,将必亡”的说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吉思汗在征战过程中,面对的粮食供给问题其实很多。

首先是长途行军带来的补给问题。成吉思汗的军队曾一路向西打到了欧洲,这中间不但经常需要长途行军,还得穿越广袤的草原和山地,忍受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

在这种境况下,携带足够的粮食就显得异常困难。传统的粮食如谷物等不仅重量大,而且容易受到天气和储存条件的影响而腐烂变质。因此,如何在行军过程中确保士兵们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就成了他们的一大挑战。

其次是战斗过程中的粮食消耗问题。在战争中,士兵们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对粮食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然而,在战斗过程中,粮食的运输和保管就变得异常困难,尤其是在遭受敌军攻击或遭遇恶劣天气时,粮食的损失和消耗往往更加严重。

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士兵们很有可能会因无法补充体力而被敌军一网打尽。

还有对敌方地区的依赖所带来了粮食危机问题。成吉思汗的军队在征战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从敌方地区抢夺粮食来解决自家军队的粮食问题。可这种依赖并不稳定,因为敌方可能会采取烧毁粮食、坚壁清野等策略来应对成吉思汗的军队。

一旦无法从敌方地区获取足够的粮食,成吉思汗的军队就会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最后是战争规模扩大带来的粮食补给问题。随着成吉思汗征服的地区越来越多,他的军队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使得粮食的补给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粮食来满足士兵们的需求。

然而,由于补给线的延长和运输能力的限制,粮食的供应往往无法满足需求,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粮食危机仍然随时会出现。

独具特色的粮草供给制度

好在,对于这些问题,成吉思汗有自己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他充分利用了蒙古游牧民族的传统和优势。由于蒙古士兵擅长骑射,平时食用的食物都是高热量高蛋白的牛羊肉,所以,即使在长途行军中,他们的体力也要比那些生活在平原上的士兵的体力旺盛。

因此,成吉思汗命令士兵们将军粮换成能量丰富的牛羊肉作为补给,同时在部队休整的时候,会命令士兵们在沿途狩猎并将食物用特殊的手段保存下来,这既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又保证了士兵们的营养需求。

其次,他还在各地设立了军粮储备点,这些储备点通常位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便于调配和运输。这些储备点不仅确保了军粮的安全存储,还使得军队在行军过程中能够及时补充粮草,维持战斗力。

此外,他还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当军队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时,他们会通过抢劫来获取必要的补给,然后继续前进。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队对粮食的依赖,但也增加了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的风险,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士兵们的人员伤亡。

最后,他还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军粮管理制度。他设立了专门的军粮管理机构,定期检查储备军粮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他还制定了粮食分发制度,从而确保军粮的公平分配,防止军粮被私人挪用,并保证士兵们能及时得到补给。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成吉思汗的军队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如果不是成吉思汗突然病逝,说不定欧洲也就被他们给征服了。

后来,二战时期,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他们远渡重洋想要在中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于是便按照成吉思汗的办法解决粮食问题,却没想到不但没解决问题,还饿死了五万士兵。

其实,成吉思汗的粮食供给办法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只是日军只学到了皮毛,并未掌握其精髓,这才吃了大亏。

原来,成吉思汗的军队作为游牧民族,首先对于牛羊肉是有独特的保存方式的,在这一点上,日军就没有办法模仿,以至于他们带的牛羊肉还未起到果腹的作用就坏了,这样一来造成的粮食损耗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日军不擅长狩猎,自然也没办法对食物进行及时的补给,这样一来,粮食的缺口就更大了。

虽然还有通过抢劫当地居民来补给的办法,但是,当时中国国内的粮食本来就很短缺,外加日军手段狠辣,国人避而不及,所以,日军抵达后,沿途的人们都举家四散而逃,自然也就抢不到什么粮食了。

粮食得不到及时的补充,那些粮草管理制度和供给制度也就用不到了,日军行军劳累又吃不到东西,自然就饿死了。

总的来说,成吉思汗的粮食供给办法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日军盲目效仿,自然也就容易栽跟头,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自己没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