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国内外局势看,在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9日,一群军政要人聚集在日本皇宫的防空洞里,就日本是否接受无条件投降展开激烈的争论,外相东乡茂德满眼空洞,垂头丧气,说完上述话后便两手一摊,随即倒在了沙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首相铃木眼看内阁迟迟难以达成一致,最终决定上奏天皇。裕仁天皇在听到众人的争论后,独自喃喃自语道:

“这几天一直尽听有取胜的自信的话,但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就目前的样子,要对付盟国军队,看来没有胜利的希望……”

随后,他大手一挥,无奈地说:

“此时只有作这样的决定了……”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随着同盟国代表依次签字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长达15年对外侵略战争终于落下帷幕,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世界人民的胜利画下了句号。

疯狂进行对外侵略战争,日本社会内部的真实情况如何

1853年,美国海军率领舰队进入日本海域内,要求与日本开展经济贸易。之后,在美军的武力威逼下,双方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时,当时日本的掌权者德川幕府也成为了日本社会中“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1863年,在国内社会的巨大压力下,幕府宣布攘夷,与美英荷法展开激战,经过4年战争,在天皇军的强势进攻下,1867年,日本全境终于实现统一。

1871年,日本派出大型使节团到访欧美国家,资本主义文化开始强势输入到日本,日本明治政府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加征税收等手段进行资本的大规模原始积累,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日本快速崛起,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7年,日本成为了一个由天皇掌控政权的军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也让其军事力量得到快速提升。日本政府先后废除了此前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并跻身亚洲强国甚至是世界强国的行列。

这段时期的日本社会,经济、文化非常繁荣,城市街头出现了大量的餐馆、咖啡店、电影院等娱乐性为主的营业场所。可以看出,当时这个日本已经正在向现代化国家大踏步迈进,且已收到一定成效。

但是,由于日本是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岛国,只依靠自身的资源难以匹配当时国内资本主义发展正盛的需求,在利益的驱使下,19世纪80年代末,日本政府正式确定了以侵略朝鲜和中国为主要目的的大陆政策。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疯狂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侵略军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为日本的殖民统治区,自此,日本开始了在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3000多万东北同胞饱受亡国之苦。

日本在东北建立起了伪“满洲国”,企图长期统治东北地区,1936年,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日本再次制定计划,持续向中国境内运兵,1936年,日军三面包围北平。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假借士兵失踪要进城搜查为由,向北平内的中国守军发起猛烈攻击。这次事件正式拉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从我国东北地区攫取了大量的战争物资,并且,由于当时的国民党军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此,在与日军的作战中往往采取不抵抗的方式,这也让日军的嚣张气焰更加强盛,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势如破竹,占领了大片土地。当时日本的陆军大臣杉山元甚至在向裕仁天皇汇报时,猖狂开口:“只需要用一个月,便能解决中国事变。”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日本的预期。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发出号召,呼吁全国上下团结起来,一致抗日,顿时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国内抗日救亡的运动达到了空前高涨,7月17日,为顺应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的声音,蒋介石正式宣布对日作战。

8月13日到11月12日,中日双方在上海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战斗惨烈的淞沪会战,共有100万军队先后投入战争,中方出动70万兵力。最终,淞沪会战以中国战败、上海沦陷宣告结束,但同时,中国军队也在这次战斗中向世界表明了立场,展示了绝不向日本投降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让日军明白了痴心妄想的真正含义。

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除了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交战外,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日军也被拖进了无休止的“治安战”泥潭中。

在中国战场上受挫,让日本逐渐放弃了“短期内灭亡中国”的计划,并将这一计划实现的时间推迟为一年。于是,日本开始向中国战场持续增加兵力,进一步打击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随着日本不断加大兵力投入,初期,中国军队确实节节败退,日本逐渐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土地。

但是,中国大片土地沦陷并不意味着日本能快速获得利益回报,这些占领区不仅没能为日军提供战争所需的资源,相反,日本还要先行开展投资建设,但要想立马获得回报几乎不太可能。更何况,战争还在继续,日本不可能在占领一个地区后便停下来在这个地方开展投资建设,即便当时中国处于战争的弱势,但战争什么时候停止也不仅仅是日本说了算的。

侵华战争投入巨大,占领区又不能及时反哺日本的军事行动,于是,支持战争的压力便到了日本国内民众的身上,他们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外扩张所需的巨大钱财开销。除了向日本国内民众加征税收外,日军还在占领区开展心理战、宣传战,企图以这种方式加快分化中国,以获得日本想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