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5年,彭德怀元帅正式就任于国家西南地区的第三线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彭德怀元帅在到达西南之后,身上的担子又重了起来,开始不分昼夜地工作,经常深入基层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从上任到西南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调研了很多地方,特别是当年红军战士战斗过的地方。

就在这一年,彭德怀元帅在视察工作过程中,偶然路过当时飞夺泸定桥的发生地,顿时来了兴致想故地重游大渡河。

看着当时战斗的场地,看着这枪林弹雨留下的痕迹,回想起红军战士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意志力不由得感叹:

即使当年蒋介石派人将泸定桥完全炸毁,也不能阻挡英勇的红军战士拿下泸定桥。

为什么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为共和国建立不朽功勋的彭德怀元帅,竟发出如此的感叹呢?

西南天堑大动脉泸定桥

说起泸定桥,就永远离不开大渡河的这个历史背景,泸定桥是建立在祖国西南大渡河上的一座桥梁,也是当时西南交通要道的咽喉所在。

据记载它是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据说当时康熙皇帝是为了解决汉族和藏族两个民族交通受阻,促进两地文化经济交流,特意命令工匠进行修建的。

传说在修建桥的时候,泸定桥主体所用的十几根大铁链,没有办法牵引到对面岸上,当时的工程技术人员,运用了许多方法都以失败告终。

在众人心灰意冷之际,想要放弃时,来了一位壮士,乘船渡过西岸安装铁链,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力竭而亡。

于是当地的人民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庙——噶达庙,以纪念这位修桥英雄。

从中也可以看出修建泸定桥是有多么困难,泸定桥对于当时的西南地区的百姓来说有多么重要。

对于当时计划渡过大渡河的长征战士来说,泸定桥是我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取的生命之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用上帝之眼重温这场战斗,不管是战斗前的准备,还是最终胜利的结果,“飞夺泸定桥”这场战斗都能称之为一个神迹。

红军困境一步不慎满盘皆输

在1934年,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为保存革命的火种和力量,井冈山革命地被迫割让,红色革命力量不得已进行战略转移。

在经过一年多的反围剿和内部斗争后,红军力量相对于之前已经削弱许多。

1935年,红一方面军顺利从汹涌的金沙江渡过后,经过反复协商和思考计划,将红军力量由西南地区转移到西北地区,那里有革命根基。

而且国民党反动势力在那里根基不稳,可以开辟出新的革命根据地。

而从大西南要想进入大西北,大渡河是必经之地。

当红军来到了大渡河边,远在南京的蒋介石看着地图,他希望在大渡河边,用西南地区目前还不太听话的军阀们,将中央红军彻底扼杀,同时也能消耗当地军阀们的军事实力。

因为在1863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天国后期核心军事力量的翼王石达开,率领数万精锐就因为在大渡河时无法顺利渡河,被追赶过来的湘军全部歼灭。

当毛主席到达大渡河边,亲自查看地势地形后,深刻感受到了当年石达开所面临的严峻情形。

从河流区域范围来看,大渡河绝对谈不上是一条宽河,不到百余米,相对于其他河流不值一提。

但是大渡河却因为地势原因有两大特点:

一是:水量极大;二是:倾斜度大。

就是因为这两大原因,才导致大渡河水流速度非常快,是平坦地区河流速度的好几倍,情况特别的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