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大模型”的开发应用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研究方向。2024年4月20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指导,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承办的“职业教育大模型应用开发研讨会”在珠海校区成功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席本次研讨会有: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吴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孙善学、韩锡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长张力,副校长朱小平、曾文权,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领导及专家学者。此外,百度、科大讯飞、超星、联想、中软国际、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竞业达等企业的40余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开展人智协同教学生态建设,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砥秘书长代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祝贺研讨会召开,希望与会专家和领导就职业教育大模型应用开发的未来趋势和实践挑战进行深入研讨,通过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张力校长致辞欢迎与会专家,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应积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不断探索AI技术在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以技术创新推动教育模式的革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会上,专题报告环节亮点纷呈。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英群、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晓、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曾文权、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伟四位专家分别就人智协同数字问题解决框架、提升学生数字素养、AIGC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AIGC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等主题发表深度见解,为与会者揭示了“大模型”在职业教育中的理论架构、实践路径与创新应用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乔西铭、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程德杰、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卓越研究院院长王晓华、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鸿四位专家结合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独特思考,以及“大模型”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生动展现了“大模型”技术重塑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善学在会议总结时肯定了各校对“大模型”的初步探索实践,提出将大模型技术全面应用到职业教育中,开创从传统的知识图谱到能力图谱的跨越式跃升的职业教育新赛道,从而根本性的重塑职业教育的设想,同时提议建立常态会议机制,与会各单位共同为职业教育“大模型”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会下半场,参会人员参观了职教大模型创新云平台、AI 大模型财经教学、AI 大模型数字孪生教学等应用演示,并实地考察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数字创新工场与智算中心,深入了解了“大模型”技术在职业教育环境中的实际运行状态与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职业教育大模型应用开发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对“大模型”在职业教育领域价值的认识,促进了政行校企协各方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更为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富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策略指引,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职业教育创新生态的构建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