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易经》中,乾、坤两卦作为文化符号可以指代很多的意向,如: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等,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则是以乾指代男性,坤指代女性。

或许就是因此,《系辞》中一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使得历史上许多人抓着“尊卑”的字眼狭隘的理解《易经》的道理,要求女性“顺从”,甚至搞出所谓的“女德”、“女戒”,来要求女性低眉顺从。这非但让中国的女性千年来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也使得孔圣人无辜地背负了性别歧视的罪名。

于孔圣人而言,所谓“尊”只因天高且远,而人类发展的初期,自然而然地对高远难企及且神秘难以琢磨的事物存在着敬畏,这便是所谓的“尊”。而生养我们的大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大地是近且亲切的,自然便因熟悉而“卑”了。

很显然,《系辞》中的“天尊地卑”,尊卑并非地位上的对立与冲突,代表的不过是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易经》的体系上来看,乾坤各司其职,周行运转才能保证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正如我们生活中,男性与女性相辅相成,相互扶持,社会生活的运转一样是少了谁都不行。

但是天地运转男女相合,使得天与地、男与女之间自然存在着不同的特性,这便是阴阳对立又和谐统一的局面。乾卦纯阳至健,坤卦则柔顺而容载万物。

厚德载物乃坤之德,大地以宽广深厚的胸怀成载万物、包容万物,以高尚的情怀和奉献的精神,滋养万物、周全万物。这是女性所特有的胸怀,更是君子需相仿的坤德。

因而历史上,女性虽多处于从属地位,却也能决定着一个家族的长久兴盛。所谓“安”字,便是家宅之中有女主便能安,女性作为母亲,作为家族女主人的格局便决定了家族中子孙的成才与家族兴盛延续的关键。若无孟母三千,又何来日后的亚圣;而岳母刺字,则培养了一位民族英雄;王维父亲早逝,其母辛苦培养了七个子女,堪称教育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晓声甚至说过:“民族和民族的较量,也万网是母亲和母亲们的较量。”毕竟母亲的养育将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一生,而所有孩子的未来便直接影响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可见母亲们足以决定一个民族。

虽说代表女性的坤卦特色以柔顺为住,但孔子认为“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虽柔顺,不动则已,一旦行动起来也会变得刚强;虽便面宁清柔美,但内在的美德却是几位方正。正如女性一般,在柔顺的表象下,亦有坚韧方正的内核。

汉代的才女班昭,本是出身书香名门沉静内敛的才女,但夫君早逝使得班超年方20便寡居侍奉公婆,教育子女。在她的教导下,两个儿子一者官至齐相,一者陈留为官,几个女儿也先当贤惠。

然而在班固去世后,班昭毅然继承了父兄的遗志,历经十多年时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编撰。汉书能流传至今,离不开班昭的整理和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寡居深宅大院,到成长为一代大家,她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历史重任,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才情和意志。而这不正是“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的“坤德”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道家对世界事物发展的总结。也足见坤道在事物发展规律中的重要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