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的周太祖郭威,在五代十国的皇帝里面,他的起家之路算得上是一个离奇。他与其他的人造反不同,别人是手握兵权,身居高位而不知足,主动谋反。虽然郭威也是手握兵权,身居高位,但是他原本只是想做一个忠心耿耿的做后汉忠臣,但是却被当时的后汉皇帝刘承祐亲手逼得造了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后汉,郭威的地位可以说是很高了,而且还手握兵权。但是这样郭威已经很满足了,他没有升起谋逆之心,反而是安安稳稳的做后汉的臣子。但是事情的导火索就在于后汉的一起叛乱。当时,河中护国节度使李守贞、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以及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联合谋反。

这对于当时刚登基不久的皇帝刘承祐可谓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刘承祐也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从那些老将的手机把兵权握在自己手上的机会。至于为什么这样想,因为咱们都知道,一般在老皇帝去世的时候,新皇帝还无法自己决断处理国家大事。所以老皇帝都会有几位托孤重臣,有文有武,保证国家能够在自己去世之后也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刘承祐的老子在死的时候,也给他留下了五位托孤重臣。这五位分别是文臣苏逢吉,当时的宰相。武将郭威、杨邠、史弘肇和一个财政大臣王章。老皇帝认为只要有这五个人在,那么后汉的江山就一定能够安安稳稳地交到自己的儿子手里面。但是估计老皇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却不喜欢他这样的做法,一直在处心积虑地想要把他们五人手下的权力给挖出来。

然后刚好又遇到了叛乱,于是刘承祐就认为机会来了,就派了三个不知名的人物集合部队去平定叛乱。没有用托孤重臣中的三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但是结果并不如刘承祐想的那样。他派去的人实在是没啥用,四个月一点成果都没给朝廷展现出来。于是刘承祐无奈之下,只好又亲自去请郭威,让郭威去平定叛乱。

郭威非但没有因为之前刘承祐派新人去平定叛乱而耿耿于怀,也没有摆出老臣的架子,反而是很恭敬地说:“臣不敢请,亦不敢辞,唯陛下命”。郭威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对于人心里这块真的是拿捏得死死的。用了一年的时间,不断地即建造营地。把叛乱的李守贞逼得出城战斗了好几次。

最终郭威用了极少的伤亡赢得这次战斗,李守贞自杀,其余两个节度使投降。但是就是这样的武将,往往才最容易被皇帝猜忌。刘承祐看着胜利回来的郭威,心中不免有了担心。于是再给郭威一系列的赏赐之后,让郭威在家带了四个月,就把郭威派去边疆,让他去抵挡契丹。郭威也领命出发了,但是到了地点之后,却发现那里有契丹人?连马毛都没见到一根。

但是紧接着,皇帝刘承祐的圣旨就到了,说让他原地驻扎,以防契丹。郭威此时此刻也明白了,这就是皇帝的计谋啊。就是想让自己远离政治中心,说到底还是不信任自己呀。但是郭威也没表现出不满,但是不久之后的刘承祐,做了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一次上朝的时候,把托孤大臣中的三位杨邠、史弘肇、王章给杀了,理由就是叛乱谋逆。就这样,五位托孤大臣,除了苏逢吉这个文臣宰相和远在边疆的郭威,其他三个都死了。但是不知为何,他在干这件事情的时候为啥把郭威给调走了呢?难道他不知道郭威是个隐患么?还是说他想和郭威来一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决斗呢?这一切,都是个谜团。

但是就在这件事情之后,刘承祐给自己埋下了一个最大的隐患,那就是手握重兵的郭威。但是刘承祐还好死不死的派人去给郭威传了一句话,大约就是要郭威给他一个不杀郭威的理由。郭威立马就说皇帝杀得好之类的话,奉承了皇帝一番。因为郭威想的是皇帝把内部的兵权都收回了,总要还有一个在外替他打仗的人吧?

但是人心终究是难以揣测的,尤其是一个皇帝的内心。刘承祐在不久后,又派人去刺杀郭威。但是事情败露,郭威于是就向开封进兵了。但是在途中,郭威还只是想给刘承祐一个教训就好了,但是直到有一天,郭威抓到了一个奸细。于是郭威就让这个奸细给刘承祐带去了一封信,说我绝对没有叛乱的心思,我们都是效忠你的。我们谈谈吧,我的家人还在你的手中,我有军队你也杀不死我,但是我可以做掉你。

但是不知为何,刘承祐在接到信的时候不是选择谈判。而是第一时间就把郭威的家人杀光了,于是悲愤的郭威就决定报仇。年轻的刘承祐又怎么可能是久经战阵的果味的对手呢?即便有勤王之师,但是依旧没有打得过郭威。最终刘承祐身死,后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