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7年,印度嚣张派兵至我国边境,扬言全面开战,战前最后一分钟服软。

中印两国都是亚洲地区的大国,但在印度的眼中,从来都是以亚洲“最强大国”自居。所以面对我国的崛起,印度一直试图用“挑衅”的方式来维护颜面。

可对印自卫战爆发后,印度一举成为世界笑柄,这才令其认识到自身不足。不过印度依旧想着“报仇雪恨”,所以在多年以后,他再度派兵前来挑衅我国。

那么印度又是如何来“报仇雪恨”的呢?两国之间又爆发过哪些冲突故事?我国又是如何进行应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和印度的冲突由来已久,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印度便一直虎视眈眈,对我们十分敌视。

其实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时期,印度与我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又有过良好的合作。可是在“西藏问题”爆发后,双方的关系便逐渐变为敌对。

1959年,印度暗中谋划西藏动乱的方案破灭后,便逐渐暴露真面目,以根本不存在的荒谬“边界线”为由,要求我国交出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面对印度异想天开的要求,我国政府自然是以强硬态度进行了回绝。但是边境问题悬而未决,也是影响两国发展的大事。

于是,我国政府便主动提出和平谈判,以示好的态度邀请印度协商解决边界问题。然而在经过几次谈判后,事情的进展并没有走向积极。

印度方面将中国的真诚态度看作软弱可欺,尤其是在其他大国的挑唆下,印度开始变本加厉,不断在两国边境制造冲突事件。

1961年11月,印度领导人尼赫鲁无脑发言,开始对我国实行“进攻政策”。他认为中国惧怕印度,只要占据领域,就可以解决边境争霸,逼迫我国妥协。

于是,中印双方在围绕边境的问题上僵持不下,印度的行为越发激烈,甚至还发生过主动开火袭击我国士兵的军事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2年10月,尼赫鲁等官员变本加厉,扬言要将我国军队赶出“印度领土”,并袭击我国士兵,造成多人死伤。

事情爆发之后,我国军方立刻组织人马展开反击,轻而易举就将印度击退回边界线外。

但中央领导不想扩大事件的影响,便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保卫领土,并再度提出与印度和平谈判。

可是印方却依旧不依不饶,尼赫鲁更是直接下令,要对我国军队展开进攻,并开始大肆调兵遣将,侵占我国领土。

对于印度这种无脑行为,令许多高层领导愤怒不已,并对他们的行为感到疑惑。尼赫鲁这种占领土地就能逼中国妥协的想法,也令许多人感到不解。

就连英明神武的毛主席,都曾在印度的问题上感到困惑。伟人也曾有些想不通,印度政府的神经为何如此“特殊”。

面对印度的军事攻击行为,我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就连美国等联合国军,都曾在朝鲜战争输给过我们的志愿军。至于狂妄的印度,更不会令我国妥协退让。

因此,1962年10月17日,毛主席在相关会议上拍板,开始指挥军队进行反击作战,要严惩印度的狂妄行为。

三天之后,我国边防士兵集结完毕,大战一触即发,中国军队面对准备充分的印度,悍然发起反击。

全面战争爆发,世界各国都对其表示密切关注。许多国家觉得,中印两国又会爆发一场持久战。美国对此更是喜闻乐见,暗中频繁拱火。

对于中国的反击宣言,印度方面表示毫无畏惧,甚至还想大展拳脚。毕竟中国发展时间较晚,不足以让他们感到害怕。那么,这场战争到底进展如何呢?

1987年,印度狂妄发言要与我国开战,两军对垒后,他们又火速撤军。

1962年10月20日,我国部队开始发动反击印度的作战。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会以戏剧性的方式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故事,在世界战争历史上也是非常炸裂的存在。我国战斗英雄庞国兴等人,还建立过四人追杀印军整个炮兵营的传奇战绩。

而庞国兴的故事,也只是整场战争中的一段插曲。毕竟从两军交战开始后,印度便开始溃不成军地逃跑。

在中印边境东部,我国军队的疯狂进攻,很快便让印度失去有利的阵地条件,并将敌军全部打散。

只经过一天的战斗,印度第七旅便被我军全面击败,他们的撤退路线和联络渠道被彻底切断,人员伤亡更是不计其数。

而这些狂妄的印度军人,只有少部分拥有死战精神。印军大多数人都是在战场上被俘虏,或者直接缴械投降,要么就逃离大部队后不知奔向何处。

面对我国士兵的勇猛攻势,达旺,色拉等区域的印军也纷纷退避三舍,几乎是慌不择路地进行溃逃。

印度经过此次大败之后,我军依旧没有选择渡河追击,反而是再度向印度提出和谈,并将军队聚集在达旺地区待命。

可是印度方面却认为大战惨败,是因为自身准备不足,根本不想与中国和谈。尼赫鲁等高层领导,甚至还准备给我国一个惨痛的教训。

经过几天的交流后,10月26日当天,尼赫鲁宣布印度进入全面备战状态,并开始积极动员士兵,生产军火,扩充部队,向我国边境增派有力支援。

在这个阶段,我国政府希望印度可以“回头是岸”,并没有展开更猛烈的打击。可是印度却利用机会积极备战,并制定下更为精良的作战计划。

11月14日,准备充足的印度,再度向我国阵地发起进攻。面对这些不知好歹的敌人,我国军队不再忍让,而是多路齐发,开始发动总攻。

这一次交战,做好充分准备的印度整整坚持四天,才在我军的攻势下开始逃窜。印军第四军第四师基本被歼,

为了给印军留下惨痛教训,我国部队开始乘胜追击,将印度打得节节败退,根本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部队。

自10月20日至11月21日,我国用一个月的时间,沉痛打击了印军的嚣张气焰,在战争中获得大胜。

我国完成相应的战斗任务后便宣布撤军,而印度方面却被打得“精神错乱”,政府和军方以及社会层面,都产生了剧烈的动荡。

中国强悍的军事实力和低调谦虚的态度,与印度膨胀的部队士气以及狂妄自大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结束后,印方政府愤怒谴责军方高官,社会层面谣言四起,甚至不少人民都开始等待中国“接管”印度。

印方不仅在国内大失颜面,在国际上更是贻笑大方。为此,他们开始四处吹嘘,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来掩盖自身丢人的事实。

在舆论的不断发酵中,印方政府竟然开始指责中国,说他们的国家遭受了一场“侵略战争”。

总而言之,1962年的中印战场,成为印度灰暗历史中最沉重的一段故事。他们始终将其视为屈辱的历史,并在心中隐忍愤恨,时刻在准备着“报仇雪恨”。

但国与国的交流更加看重的是利益,所以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伴随印度新领导人的上台,中印关系也开始走向缓和,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稳定。

1970年,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印度高官米什拉,并握住他的手说:“我们总是要友好发展的,总不能一直吵下去。”

从此之后,中印之间的交流不再过于激烈。但双方在边境问题上的谈判,始终没有达成意见统一。

中印双方遗留下来的问题,在“铁娘子甘地”上台后又变得紧张起来。那么,印度方面又作出了哪些举动呢?

1987年,印度调兵进攻我国边境,可即将真正一战时,他们又火速认怂。

1983年,在甘地“进攻政策”的主导下,印军开始派出情报队伍,并渗透到我国桑多洛河谷地区挑衅试探。

印度的行为很快便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就在两国矛盾逐渐激化的阶段,印方领导人甘地竟被刺杀身亡,继任者拉吉夫甘地上台执政。

尽管印方换了新的领导人,可政府的激进政策并没有就此收敛。甚至“鹰派”军官森德吉,还明确表示说:

“我们要将战争推至别国领土,这样在前线作战不利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时间组织力量进行反攻。”

1986年6月,中印双方的矛盾再度激化。印军派遣士兵偷袭,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将我国军人袭杀。

面对这种嚣张的行为,我国军队迅速展开反攻行动,打死打伤多名印度,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教训。

可印度政府在得知具体事件后,竟然在国际上恶意抹黑我国,对桑多洛河谷的摩擦冲突进行渲染报道。

印方指责我国入侵印度领土,派遣四十多名士兵,打死印军几十人。这是针对印度的入侵行为,影响十分恶劣。

因为有1962年的教训,当时的印度政府中有很多头脑清醒的人,与一些激进派产生了不同意见。

印度内部的争执,也让新任领导人的政治地位受到威胁。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拉吉夫甘地开始偏向军方的意见,并在外交上的态度开始强硬。

经过几个月的商讨后,印方领导人还是决定与中方进行叫板,并在政治和军事两条路线上施行反制措施。

1987年3月,印度还是在达旺地区不断增兵,给中国边境造成很大的防御压力。而且在军官森德吉的领导下,印军又开始施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此时的印度实力不断增加,又在先进国家购买到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自身感觉十分膨胀。

尤其是在完成大规模演习后,印军更是认为自己有充足的把握,可以面对来自中国的任何反击行动。

可是根据印度报纸媒体透露,印军方面原本是计划用一个师的兵力,来进攻桑德罗和地区的中国人。但是在卡斯和执行命令的最后一分钟内,印军却选择了撤销。

而印方之所以在最后选择撤军,和中印双方的背后博弈,以及拉吉夫甘地的制止也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印军在内心中依然惧怕彻底热闹中国。

在印度不断向边境增兵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开始调动兵马,并同时在外交领域上与印度展开沟通。

相对来说,当时的印方领导人还能保持一定的克制。尽管双方在边境聚集了百万的大军,但始终没有选择正面爆发冲突。

1987年7月,在经过几次会谈后,中印双方基本达成相同态度,不准备将边境摩擦升级为战争。

为了表明诚意,中国开始率先撤军,而印度也紧随其后,将军队撤回到自家的国土之内,没有更进一步骚扰挑衅。

在这背后影响印军的因素有很多,比方说苏联方面的干预阻止,以及我国在新疆进行的核试验,都让印方政府感到担惊受怕。

当时的印度根本没有自主掌握核武器,如果贸然与中国开战,印方也担心遭受的损失会超出自身极限。

而且在印方这次挑衅行动的过程中,中国强势的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实力,也让拉吉夫不敢轻举妄动。

印度虽然在多年的发展中实力增强很多,可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快,综合实力远不是印方看到的那么简单。

总而言之,印度撤军的原因主要是害怕输得更惨,拉吉夫也担心战败会导致自己的政治地位丧失。这场看似危险的对峙局势,也在无形中逐渐缓和。

随着两国的发展,印度逐渐明白了和平的重要性,虽然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冲突和分歧,但印度渐渐明白,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同时,中印两国也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密切的协调与合作。这种合作不仅增强了中印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为两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然而,中印关系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双方在领土、边界和安全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加以解决。

尽管如此,中印双方都在积极推动合作进程,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印关系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