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雨晴,今年28岁,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一个懂事、贤惠的好女儿。虽然家境不富裕,但他们对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将来能嫁入一个体面的人家。

去年怀孕的时候,我和丈夫李成都很高兴。检查结果显示我怀的是双胞胎,我们更是喜出望外。一家老小都盼望着这对龙凤胎的到来,亲朋好友也纷纷送上祝福。丈夫每天下班回来都会摸摸我的肚子,跟里面的宝贝们说话。我们开始给两个宝宝挑选名字,也为他们的将来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怀孕过程辛苦,但每当感受到肚子里的小生命在踢打,我就充满力量。我期待着能抱着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但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我的婆婆开始频繁地提及一件令我困扰的事情:她希望如果生了一对龙凤胎,能让一个孩子随我的姓氏。这在我们家乡的一些老人眼里是"不祥"的,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命运。我知道婆婆是出于好意,但我无法接受这种陈旧的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了18个小时的生产过程,我终于在剧烈的疼痛中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男孩。当护士把两个孩子放在我怀里时,我热泪盈眶,内心被无与伦比的幸福与爱意充盈着。他们一个皮肤白皙,一个略微黝黑,都是可爱的小天使。

丈夫激动得直流眼泪,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孩子们的脸蛋,喃喃自语:"太了,就像我梦寐以求的一样。"我看着他的侧脸,觉得自己嫁给这个人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我沉浸在做母亲的喜悦中时,婆婆和其他亲戚却已经开始为孩子的姓氏问题而争论不休了。婆婆坚持要让一个孩子随我的姓,另一个才能随丈夫的姓。

"雨晴啊,你可得听婆婆的话。"婆婆板着脸说,"按辈分来,我比你大,你得听我的。再说了,这也是为了两个孩子将来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皱起眉头,有些生气地反驳道:"娘,这孩子是我生的,当然应该都随着爸爸的姓啊!您别被那些陈年旧话给迷惑了。"

"你个小辫子懂什么?!"婆婆提高了嗓门,"你爸爸也是这么说的,可你看他现在有出息吗?你要是不听话,将来你们一家子都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啰啰嗦嗦,什么男女平等!你看看你爸当年不听我的话,结果怎么样?你还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一事无成吗?"婆婆打断了我的话,脸色越来越难看。

我看向一旁的丈夫,他似乎也被婆婆的无理言论给惹恼了,表情十分严肃。就在这时,婆婆又大声嚷嚷起来:"要是你们不听我的,别怪我对你们孩子不闻不问,你们将来自己操心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话,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声斥责道:"娘,您怎么能这样说呢?他们是您的亲孙子啊!就因为一个无稽的说法,您就这样狠心对待他们?"

看到我泫然欲泣的样子,丈夫李成立刻上前拥抱住我,安慰道:"雨晴,别哭啊。妈那是一时气话,她是为了我们好。不过你说得对,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应该存在这种旧观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转过头,郑重地对婆婆说:"妈,您要相信我们,我们会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不管他们将来姓什么,只要他们健康快乐长大就好。您别被那些迷信的说法给束缚住了,咱们还是要与时俱进啊。"

婆婆皱着眉头沉默不语。我看出她内心还是有些坚持,便开口说:"娘,您要明白,随不随母姓都不会影响这两个孩子将来的命运。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教育和培养他们。只要我们用爱心浇灌,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一定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婆婆依旧面色严峻,显然我们的劝说还无法完全打动她。我深吸一口气,心里充满了坚定的决心。

我环视了一圈病房里的亲朋好友,大声说道:"各位亲朋,我知道娘只是出于好意。但是这个'随母姓'的说法,在我们现代社会已经完全过时了。我生下的这两个孩子,自然应该都随夫姓李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晴啊,你可得三思啊!"婆婆见状赶紧打断我的话,"你要是不听我的,将来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我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娘,您也是为了我们好,我理解。但是这个'随母姓'的说法,我是坚决不会接受的。这两个孩子都是我亲生的,怎么能因为一个无稽之谈就要分开他们呢?再说了,现在社会上哪有什么'不祥'的说法?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教育孩子,他们就一定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着,我低头看了看怀里熟睡的两个孩子,眼神坚定而柔和。

见我态度如此坚决,婆婆的脸色更加阴沉下来。她冲着我大声喝斥道:"你个不孝的东西,就知道违背长辈!你要是敢不听我的话,我们就彻底断绝关系,你们一家子将来有什么不顺心的,也别来找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您别生气啊!"丈夫赶紧劝阻道,"雨晴她也是为了孩子们将来好啊。您就别再勉强她了,听话。"

"哼,你个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惯着她!"婆婆怒视着儿子,语气越发严厉,"你们要是敢不听我的,我们就彻底绝交,你们将来有什么事别来找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着,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头也不回地气冲冲走了出去。

病房里一片肃静,我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虽然我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但亲家如此生气,我内心仍感到无比沮丧。丈夫见状赶紧上前搂住我的肩膀,轻声安慰道:"别难过,妈她就是太固执了。我们做的是对的,只要坚持下去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院后的几天,婆婆一直没有主动联系我们,态度十分生硬。看来她是真的为了这件事生我们的气了。为了打消她的顾虑,我决定主动约她见个面,好好谈谈。

周六的下午,婆婆来到了我们家。只见她进门就板着一张脸,神情严肃地说:"你们两个,是不是还想坚持你们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点了点头,诚恳地说:"娘,我知道您是为了我们好。但是这个'随母姓'的说法,实在是太过时了。我生下的这两个孩子,怎么能分开他们呢?再说了,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存在什么'不祥'的说法了。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教育孩子,他们就一定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你们就是不听我的话!"婆婆怒目圆睁,指着我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我们老一辈的话你们就是不愿意听,非要违背长辈!雨晴,你要是敢不让一个孩子随你的姓,我们就彻底断绝关系,你们一家子将来有什么不顺心的,也别来找我们!"

"妈,您别生气啊。"丈夫赶紧劝阻道,"雨晴她也是为了孩子们将来好啊。您就别再勉强她了,听话。"

"哼,你个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惯着她!"婆婆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语气越发严厉,"你们要是敢不听我的,我们就彻底绝交,你们将来有什么事别来找我们!"

看着婆婆如此愤怒,我的内心陷入了剧烈的挣扎。一方面,我坚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我也不希望因为这件事彻底与亲家决裂。毕竟,血浓于水,亲情是无价的。

我低下头,望着熟睡在摇篮里的两个孩子,内心五味杂陈。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他们平等相待,而不是因为姓氏的不同就受到区别对待。但如果我太过固执,坚持己见的话,又会让亲家彻底与我们断绝关系,那我的孩子们将来就会缺失一个完整的大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