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贵和妻子王淑珍是一对普通的农村老年夫妻。他们自年轻时就勤劳好动,靠着双手创造了今天的小小家业。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也过着清贫但幸福的生活。

两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儿子张建国家里安度晚年。张建国今年40岁,在城里工作,收入尚可。他的妻子李萍38岁,是一名会计。他们有一个15岁的儿子张小明,正在上初中。一家人的生活条件算是小康了。

张福贵年事已高,身体也开始每况愈下。王淑珍操心丈夫的身体,希望能够搬到儿子家里,由儿媳妇照顾。她曾数次开口对儿子说:"建国啊,你看我们老两口也越来越老去了,在家里也无所事事。不如让我们搬到你那里住吧,你们也好照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父母提出这个要求,张建国就会陷入两难。一方面,他理解父母的心情,希望他们晚年有个好归宿。另一方面,他也清楚现实的困难。

"爸,您这样说我很为难啊。"张建国无奈地说,"我们一家人住的房子不大,再加上你们两个,会很拥挤。再说了,妈妈上班很忙,你们自己在家的话,也没人照顾。"

张福贵听了儿子的话,心里很失望。他原以为儿子会欣然同意,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多阻力。他觉得自己并不是负担,而是想分担儿子的压力。

李萍私下也对丈夫说:"要是老人家住过来,我们的生活就会被完全打乱。他们那一代人生活习惯和我们不一样,很多事情也看不惯。再说了,房子真的很小,哪里住得下四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妻子的担忧,张建国陷入了沉思。他当然希望父母能和他们住在一起,但他也清楚现实的困难。他工作压力大,妻子也很忙,实在难以照顾老人。而且,房子太小,条件也不太允许。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建国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先拒绝父母的要求。他觉得现在条件还不允许,等将来条件好一些了,再考虑让父母过来住。

有一天,张建国鼓足勇气,对父母说:"爸妈,我仔细考虑过了,现在的条件还是不太允许你们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首先我们的房子太小,四个人住会很拥挤;其次我和萍萍上班都很忙,实在难以照顾你们;再者你们在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城里的也不太一样,恐怕你们会不太适应。所以我的建议是,你们暂时还是在农村住着,等我们的条件好一些了,再考虑让你们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张福贵听了儿子的话,脸上的神情变得无比失望和愤怒。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这样不体谅父母。他觉得儿子的理由都是借口,根本不是真心想让他们过去。

"我们这些年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你,你就是这样回报父母的吗?"张福贵生气地说,"我们可没指望你们养我们,我们只是想和你们生活在一起而已,哪里会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年轻人就是这样,只顾自己,根本不懂孝道为何物!"

妻子李萍见状,连忙打圆场说:"岳父岳母,您别生建国的气。他的意思并不是不让你们过来住,只是现在条件实在不太允许。等我们的条件好一些了,一定让你们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您看,我们现在的房子就太小了,哪里住得下四个人?而且我和建国上班都很忙,真的难以照顾你们。等将来我们换个大一点的房子,您们就过来吧。"

老人并没有被妻子的话说服,反而更加生气了。"就是你们看不起我们老人!"他说,"你们年轻人哪里体会得了我们的心情?我们在农村这些年,过的是啥日子?现在终于有机会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了,你们却就是这样对待我们!你们是我们的儿女,理应孝顺父母,现在却翻脸不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张建国见父母如此坚持,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让父母搬来和他们住在一起。他想通了,虽然条件有些困难,但终归是自己的父母,理应尽孝道。

"亲爱的,我决定还是让父母搬来和我们住在一起。"张建国对妻子说,"虽然会有些困难,但他们是我们的父母啊。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的心情,让他们晚年有个好归宿。"

妻子李萍听了,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理解丈夫的想法,终于点头同意了。她说:"好吧,那就尽量把家里收拾出一个小房间给老人家住吧。我们会尽力去照顾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张建国开始着手准备,腾出一间小房间给父母住。他们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张建国专门休了几天假,和妻子一起回了老家,把父母接了回来。

看着儿子妻子这样体贴入微,张福贵和王淑珍内心无比欣喜。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终于长大成人,开始理解孝顺父母的道理了。

"建国啊,你们这样为我们着想,我们太高兴了。"张福贵激动地说,"我们老两口也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只要你们尽力而为就好。我们会帮忙做家务,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王淑珍也连连点头说:"是啊,我们会照顾好自己,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的。你们只管工作,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人其乐融融,张建国看着父母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暗自庆幸做出了这个决定。他发誓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让他们晚年无忧无虑。

搬进儿子家后,张福贵和王淑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方式。起初,他们还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融入了这种城市生活的节奏。

每天一早,王淑珍就会起床做早饭,准备好儿子和儿媳的便当。张福贵则负责打扫卫生,保持房间整洁。中午,儿子一家外出上班上学后,两老就会在家里打理家务,做做饭菜。下午,他们会在小区里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晚上,全家人回来后,他们就一起吃顿热腾腾的晚餐,其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您做的这道红烧肉可真好吃。"张建国赞不绝口,"比我们在外面吃的都香。"

"那是,你妈可是农村出身,这些家常菜拿手得很。"张福贵自豪地说。

李萍也连连点头,觉得有老人在家照顾实在太幸福了。"有您们在家,我们也省心多了。"

张小明最高兴了,终于可以吃到奶奶亲手做的家乡菜了。"奶奶,您以后天天做这些吧,我都吃不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全家人吃得那么开心,张福贵和王淑珍内心无比欣慰。他们觉得自己并非是负担,而是给儿子一家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虽然生活过得很幸福,但偶尔也免不了一些小磕绊。比如,张福贵有时会对儿子上班很晚感到不解,认为应该多陪陪家人。而儿子则觉得父亲根本无法理解他的工作压力。

"建国啊,你每天这么晚回来,家里的事情可都指望不上你了。"张福贵有次说,"你应该多陪陪你妈妈和孩子,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国有些不悦地说:"爸,您不懂,我的工作就是这么忙。如果不拼命工作,怎么养家糊口?您老人家太传统了。"

父子两人因此产生了一些隔阂。幸好李萍及时调解,让双方互相理解对方的处境。

"岳父,您要体谅建国的工作压力。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他不拼命努力怎么养活我们呢?"李萍说,"而建国,你也要尊重岳父岳母的想法。毕竟他们那一代人的观念比较传统,我们应该包容他们。"

在妻子的开导下,父子两人互相理解了对方的苦衷,消除了隔阂。张建国承诺以后会多抽时间陪家人,而张福贵也不再对儿子的工作强加太多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子。

时光飞逝,转眼间张福贵和王淑珍已在儿子家住了两年。这两年里,他们见证了张小明从个子不高的初中生,蓓蕾般渐渐成长为一名风华正茂的高中生。他们也亲眼目睹了儿子由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渐渐成为了一名小有成就的中层管理者。

有了老人在家操持,张建国和李萍的生活压力也减轻了不少。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可以放在工作上,从而事业有成。而张福贵和王淑珍也没有虚度光阴,他们每天都在操劳家务,尽自己的一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们辛苦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可能早就精神衰弭了。"有一天,张建国对父母说,"你们是我们这个家的顶梁柱,我们太感谢你们了。"

张福贵笑着说:"那还用说,你们是我们的儿女,我们理应为你们操劳。只要你们幸福安康,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在张福贵和王淑珍的悉心照料下,张小明渐渐长大成人。作为家中独子,张小明自小就受到全家人的疼爱。祖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这个单独的孙子。

"明明啊,你今天又考了个好成绩,真是太棒了!"王淑珍会欣慰地说,"可你也要谦虚一些,不能骄傲自满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啊,孙子,你现在可是要为将来的人生奋斗了。"张福贵也会循循善诱地说,"不过你放学就先把作业做了吧,我给你讲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在祖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张小明慢慢成长为一个热爱学习、尊重长辈的好孩子。他的品行和成绩都名列前茅,是同龄人的表率。

"都是有你们祖父母的好教导。"张建国常常感慨地说,"要是没有你们在家照应,我们也难以把明明教育得这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祖孙三人的感情也日益深厚。每逢周末,张小明都会抽空陪祖父母到公园散步。或者在家里陪他们下棋打牌。有时候,张小明也会主动请教祖父母一些课业上的疑惑。

"奶奶,这道数学题我就是不会做,您能教教我吗?"张小明会扑到王淑珍的膝头撒娇。

"好啊,来,奶奶给你慢慢讲解。"王淑珍会耐心地讲解每一个步骤。

张福贵这时也会凑过来,给孙子出出主意。"明明啊,你要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就这样死钻牛角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在祖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张小明的学习成绩节节攀升,让全家人无比骄傲。

时光飞逝,转眼间张福贵和王淑珍已在儿子家住了六年。这六年来,他们见证了张小明从个子不高的初中生,一路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

张小明的求学之路是祖父母最大的骄傲。高考那年,全家人都陪着张小明复习备考。祖父母更是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孙子,让他吃透每一门功课。

终于,张小明以优异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祖父母为之感到无比欣慰,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没有白费。

"明明啊,你就要离开家去上大学了。"王淑珍眼含热泪,"可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能荒废了学业啊。"

"是啊孙子,你可得继续努力,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张福贵也叮嘱道,"不过无论你走到哪里,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爷爷奶奶,我在学校加入了英语社团,我们经常会组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张小明会滔滔不绝地说。

"那太好了,学习英语对你将来很有好处。"祖父母会鼓励说,"你要继续加油哦。"

每当分别的时候,祖父母总是最不舍。他们盼望孙子能再多待一会儿,多说会儿话。而张小明也会紧紧拥抱着祖父母,许诺下次放假一定早点回来。

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祖父母的爱恰如春风般温暖着张小明,而孙子的孝顺则是祖父母最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