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是一年“五一”假期要来临,今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动向,被为“文旅市场下沉”。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旅游消费新动向,正在重塑文旅市场,意思就是大众的旅游需求趋向小城镇(县域)、小景点、小乡村,让旅游目的转变为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需要特色文化、特色美食、特色场景等业态承接,或将给这些地方带来前所未有之发展契机,面对这一动向,这是一种泼天的富贵,不可否认,文旅市场下沉可以激活乡村。

虽说,五一放假方式屡被吐槽,还能怎么办?

该来的还是要来,假期对很多工作来说是一种调剂,但多放假对文旅业来说是文旅消费扩容的促进手段,是扩大产能的手段,更是解决文旅结构性矛盾的调节器。

这种调节器,对于提振经济、刺激消费,都在期待着。

这两年以来,山东淄博烧烤火爆、哈尔滨冰雪成热点、天水麻辣烫“称霸”、开封王婆人气旺,文旅热点转移到了一些小城镇,呈现出明显下沉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一市场预期,发生这些变化?

目前,旅游市场已经迎来了“五一”预订高峰。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长途游订单占比超一半,下沉旅游市场表现突出。

比如,在北京工作的朋友说,她4月初就开始计划“五一”假期的旅行,经过反复比较后选择了更有性价比的旅游目的地。计划去江西婺源,因为江西婺源是一个既有田园风光又有历史文化古迹的小城,还有很多徽派的建筑,还能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价格也更加实惠。

“五一”假期中长线旅游成为主角,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为56%,其中不少游客像我这位朋友一样选择下沉市场作为旅游目的地。天水、徐州、淄博、合肥、南昌、迪庆、景德镇、石家庄、烟台、黄山等城市成为目前“五一”假期酒店预订增速最快的城市。

此外,今年跟着演出去旅行也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新潮流。一些在线旅游平台上,“五一”假期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的城市搜索热度较高。

综上所述,进一步证实确实出现文旅市场“下沉”之趋势。

这种趋势的出现,小城镇、小景点、小乡村,被泼天的富贵宠上了,怎么接、如何接?

文旅市场“下沉”激活乡村?

文旅市场“下沉”将激活乡村,这是确凿的事实,有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这是难得的载体,但也有其局限性,只是某些乡村谋求持续发展的路径而已。

从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也是“生态经济”发展有力践行。

农村地区,便是生态的涵养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载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根基,这个根基深深扎在乡村,也是未来乡村永续发展的驱动力。

所以,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边界越来越清晰,甚至走向跨界融合的新突破,把这些元素挖掘的淋漓尽致,给一些乡村提炼新的“造血”动力,这个内生动力还终究需要提升,构建独有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文化元素,一般包括三大类:

1、物质类,主要指通过现实中存在的有形产品表现出来,具体可表现为汉服文化、青铜器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剪纸、皮影民俗文化、山岳文化等;

2、精神类,主要指精神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具体可表现为禅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

3、象征符号类,主要指通过语言、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等体现文化要素,具体可表现为二次元动漫文化、传说故事、影视作品、熊本熊、米老鼠卡通形象等。

说白了,文旅经济,也是注意力经济,谁能把这些文化元素融会贯通,策划出特有旅游业态、产品等,能吸引出游大众的需求点,也就能挖掘一种经济机会。

因此,文旅市场“下沉”要激活乡村,就要研究我们吸引的对象,旅游消费越来越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没有灵魂的文旅业态、产品,难以有持续运营的可能性,这也是“下沉”激活乡村的痛点,更是文旅下沉对县域经济和乡村地区来说的极大挑战。

想不清楚这些问题,“火爆出圈”轮不到

近年来,一些网红旅游“火爆出圈”的现象越来越多,一批新兴乡村目的地快速崛起。

这不得不对文旅市场下沉出现不同的思考,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大,增长势头不强,人们还是量入为出;另一方面,也是普遍共识,文旅下沉是由大而小,最后可能再往下,就到了乡镇,推动文旅进一步下沉进乡村,可以为乡村引来活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更认可后者,作为从业者,要振兴乡村,与其没有想清楚就快速推进,还不如慢一些,要不就是折腾乡村,也不是所有农村都适合发展文旅,具备一定前提条件,这是要心知肚明,否则就是入坑,祸害一方老百姓。

那么,这六大方面,还需想清楚:

1、文旅“下沉”乡村,能带来多少人流与人均消费,理性消费、性价比是主流;

2、文旅“下沉”乡村,在当下大环境之下,未来文旅“下沉”乡村是向散客的、小团的、自驾的、定制的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场景或旅游产品,可能会成为主流;

3、文旅“下沉”乡村,促进高质量发展,要从构建新时期文旅品牌引力,要从抓住年轻力、创意市场内容、持续营销运营等五个方向发力;

4、文旅“下沉”乡村,要从定位差异力、体验沉浸力、IP触达力、营销内容力、市场运营力五大品牌触点构建吸引力,找到注意力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

5、文旅“下沉”乡村,要以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注重长期投资、项目创新及动态升级,善于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耐心和决心;

6、文旅“下沉”乡村,一定要把文化供给是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想清楚,现在是要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在保护乡村农业、保留文化的基础上,还能跨界融合,突变边界,有延伸空间,能够带动产业,更迎合市场化需求,才能真正激活乡村。

归结于此,文旅“下沉”乡村,一定要把这六大方面想清楚了,一定要加强市场导向,创意引领,形成独特性定位,更应该注重服务、体验、性价比,不能掉以轻心文旅下沉可能会是一时之热。

总之,文旅市场“下沉”要激活乡村,必要担忧还得要有,要成为“火爆出圈”的旅游目的地,还需在打卡点、探索点、体验点……要修炼内功,把时间上的生意链进一步融入产业发展上,这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