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剩20余所医学院还未更名大学。

撰文 |汪航

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的牡丹江医学院,终于要圆“大学”梦了。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牡丹江医学院更名大学事宜”,黑龙江省教育厅回复称,教育部于2023年11月中旬组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按规定后续还有评议、公示、审议等审批程序,最终完成审批时间将以教育部发布正式通知为准。

放眼整个东北,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医学院校并不多,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院校知名度较高,而像牡丹江医学院这类老牌地方性院校,则长期面临知名度低、生源质量差、科研经费少等挑战。

如果牡丹江医学院能顺利更名,黑龙江的医科、医药大学数量将达到三所,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省内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全国也仅剩20余所医学院还未更名大学,包括黑龙江省内的另一所学校——齐齐哈尔医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牡丹江医学院/图源:官方微信公众号

老牌医学院多次冲击“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是黑龙江牡丹江市的一所老牌医学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946年始建的牡丹江专区医院和1956年始建的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距今已有78年办学经验。

据学校官网,牡丹江医学院长期坚持“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的办学方向,“为农村培养乡土型医师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5年,牡丹江医学院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获得了6年有效期,居地方医学院校领先水平。2016年,学校在国家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四年后被选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

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牡丹江医学院早在1958年就开始发展本科教育。201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后,跨出了升格“大学”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一些老牌地方性医学院校更名后获得了快速发展,使得众多冠以“医学院”名称的学校看到了潜在的机遇,纷纷向“大学”发起冲击。

比较典型的有泸州医学院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这些医学院更名后,不仅校名档次瞬间提升,学校的声誉、资源、影响力、录取分数线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这股更名“大学”的热潮中,牡丹江医学院也不甘示弱,从2017年起便提出了更名的目标,此后经历了省“十三五”规划调整、省级专家进校验收等环节。

2022年1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的通知》。通知显示,拟规划4个高等学校设置项目,包括更名大学项目2项、设立本科层次职业高校项目2项。其中,牡丹江医学院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项目在列。

去年6月,黑龙江省教育厅正式发布《关于拟同意牡丹江医学院更名大学的公示》。

牡丹江医学院领导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表示,2023年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国家专家组对学校更名医科大学进行了现场考察验收,一致同意通过审核,将推荐意见上报了教育部,更名大学工作又实质性迈进一步。

东北有四所医学院

三所想更名“医科大学”

“医学界”梳理发现,东三省现有四所独立本科医学院校仍以“医学院”命名,分别是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吉林省的吉林医药学院和辽宁省的沈阳医学院。除吉林医药学院外,其余三所医学院均明确提出要更名为“医科大学”。

其中,牡丹江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已取得实质进展;沈阳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工作已正式纳入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完成工作前置准备程序;齐齐哈尔医学院对“医科大学”建设设置时间线。

在“医学界”2023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这四所医学院均未进入前一百名。综合其它榜单的排名结果,沈阳医学院相对靠前,齐齐哈尔医学院与牡丹江医学院实力相近,吉林医药学院则稍逊。

有人认为,更名为医科大学取得实质进展后,牡丹江医学院有望吸引更多考生报考,推动录取分数线上升,并且在知名度、声誉、办学资源等方面更进一步,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更名“大学”虽能促进学校发展,但不是所有的医学院都能升格为医科大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规定,想要更名为大学,应当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教学科研力量、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条件。

比如,在办学规模方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在学科与专业方面,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

此外,申请更名的学校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 (含省部级) 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在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实习、实训场所、办学经费、领导班子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牡丹江医学院确已达到升格大学的条件。目前,该校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1677人,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等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等4个学科门类,另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8所附属医院等。

同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医学院至今仍在向“大学”努力。在数十年前的大学合并潮中,曾有人建议模仿佳木斯医学院和佳木斯大学的合并形式,使齐齐哈尔医学院作为齐齐哈尔大学的医学部,但这一说法最终不了了之。

现阶段,齐齐哈尔医学院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学院重要指标基本达到医科大学建设标准。到2035年,建成国内知名、省内著名、特色鲜明的医科大学。

东北发力建设医学院

对于医学院发展来说,改名就能“改命”甚至一劳永逸吗?

据教育部2023年6月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我国目前仍有20余所医学院校以“医学院”命名,其中不乏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等知名院校。而在教育部去年公布的“野鸡大学”名单里,“北方医科大学”“北京同济医科大学”也赫然在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院更名大学,似乎是“升级”,意味着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办学水平的认可,学校在其学科、专业设置、师资聘用中,也将拥有更大空间。

但他同时指出,一个学校发展得好不好,不在于是叫大学还是学院,而是要看学校的发展情况,“从长远发展来看,我认为每个学校做好自身的发展建设,让自身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学术研究上走在更前面的位置,才是各个高校的立身之本。”

为了探究高校更名对招生质量的影响,有学者以河南省2015-2022年的高考录取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生源质量提升效果的出现具有滞后性,且无法持续稳定存在,在更名后的一到两年内效果最为显著,但从第三年起,更名带来的光环就逐渐降低。

可见,更名虽能给医学院发展带来一段时间的助力,但从长远来看,命名只是大学的“外在”,一所医学院要取得长足发展,最终还要靠“内在”实力。

实际上,牡丹江医学院所在的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医学教育的整体表现并不尽人意。在“医学界”2023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仅有7家医学院进入了全国前一百名,这一数量甚至比广东一省还要少。

其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12名,其次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和大连医科大学,分别位列全国第20、25、31名。此外,东北还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就特别嘱咐《中国科学报》记者呼吁一下这个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医学人才的流失问题。

要知道,东北地区曾长期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密集的区域,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四所985高校和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11所211院校。

为了改善现状,东北众多高校正在纷纷开建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于2018年11月7日成立;东北大学为发展新医科,2018年成立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在2022年10月正式成立独立建制的学部。

不过,高校介入一个全新领域,尤其是医学这样的“巨无霸”专业,即便不缺资金和资源,也需要时间和实力来不断积累、沉淀。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