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欢的明星本无可厚非,不过追星要有度,尤其是有些学生,希望与自己喜欢的明星“近距离接触”,甚至加入粉丝群,老师家长们就要特别留心了。不少骗子嗅到了机会,以明星的名义对这些学生进行诈骗。而每年的小长假以及寒暑假,也是未成年人被诈骗的高发期。

加上“偶像”微信

榆林一小学生被骗

4月20日,榆林一10岁还在上小学的小美(化名)在父亲的陪同下报警称:她用手机看快手视频时添加了自称是明星“白鹿”的微信号,对方以小美泄露明星的隐私,需要配合调查洗清嫌疑为由,引导她视频通话,多次告知对方手机的验证码后,被骗5万元。

被骗经过

4月20日,榆林市民小帅心急如焚地带着孩子前来报警,原来,他的孩子小美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了一个名为“白鹿”的微信号,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小美没多想就添加了这个微信。

没想到,明星“白鹿”,竟给小美发来多张警察照片和派出所的视频,还煞有其事地声称小美涉嫌泄露明星私人信息,要求她扫码添加律师微信配合调查以洗除嫌疑,不然的话,就会通知公安机关对小美实施抓捕。

小美一听,心里当即就慌了神,赶忙扫码去联系“律师”。“律师”则表示,小美是未成年人,得用家长的手机去核实验证身份。当小美顺利拿到奶奶的手机后,对方便开始通过视频通话,指挥小美操作奶奶的手机。由于涉世未深,小美屡次将收到的验证码给对方查看。直到家人发现时,小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而奶奶手机里的5万元,仅在双方视频通话5分钟的时间里,被对方全部转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的事件也在国内多地发生

浙江海宁的小吴是一位13岁的小学毕业生

去年8月,她刷短视频时收到一条私信

“快扫码进群,给时代少年团打call”

听到是为明星打call

小吴毫不犹豫扫码进群

没过多久突然出现了一位“张警官”

说群里有人泄露艺人隐私

所有人都得配合调查

不然将联系监护人缴纳罚款

在假警官的诱骗下

小吴操作家长手机

先后通过转账、购买骗子指定商品等方式

被骗走了35.8万余元

部分转账截图

浙江绍兴的赵女士14岁的女儿

被“明星周翊然的律师”骗走了2万余元。

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

骗子利用孩子想见到明星的心理

再利用孩子涉世未深容易被吓住的心态

假冒律师、明星等身份对孩子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这些诈骗套路务必要了解

避免被骗

家长应该这样做

01

冒充明星类诈骗

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在各类社交平台注册冒充某影视“明星”私人社交账号吸引“粉丝”关注,随后诈骗分子利用青少年追星的心理,在“签名照”“明星周边”等物品的诱导下,多次引导青少年转账,在发现“粉丝”没有钱后,果断拉黑删除。

预防方法:

家长避免把微信、支付宝密码等重要的信息告知青少年,注意引导青少年理智消费,合理追星,加强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等方面的监督与教育。

02

买卖游戏账户类诈骗

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通过游戏群、短视频平台,以“送游戏装备”“免费送皮肤”等词语吸引青少年眼球,诱导青少年添加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添加后诈骗分子会发送一个二维码,当青少年扫描二维码后,诈骗分子会告知因其是未成年人,违规操作导致账户被冻结,如果未解冻将面临起诉,青少年出于害怕的心理,会按照诈骗分子一步步的要求将家长手机里的钱转走。

预防方法:

青少年在买卖“游戏账户”“游戏皮肤”请认准官方游戏交易平台,家长不要将银行卡、支付宝等密码透露给孩子,谨防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家长、学校要监管好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尤其是使用家长手机情况。要谨防诈骗分子使用网络恐吓、网络诱导等手段教唆孩子使用支付功能;唆使孩子使用远程同屏,操控扫码支付。要杜绝使用刷脸、指纹等快捷支付方式,防止因防范不到位被骗上当。要做到不让孩子知晓支付平台密码,不绑定信用卡、大额储蓄卡,减小被骗风险。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

此类诈骗高发

请您转发扩散提醒身边的家长朋友!

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榆林市反诈中心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