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曾是一群义胆忠肝之士,被逼陷入逆境,汇聚在一起,挥舞起“捍卫正义”的鲜红旗帜,踏上了对抗命运的不归路。

所谓的“命运”,说到底无非是各自的命途、个人利益,因为眼界狭隘,出发点有别,结果不可避免地沦为失败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浒传》中记载,108位侠义之士,因各自原因,被迫投奔梁山,高举大旗反抗宋朝。最终,在宋江的引导和领导下,由反抗转向归顺。

梁山上的好汉们,多数最终命途坎坷。这与宋江一心归附朝廷体制不无牵连。然而,深入阅读《水浒传》时会发现,这一切的发生都在幕后有一股神秘势力的推波助澜。

正是在这神秘势力的推动下,梁山格局形成;同样也是在其影响下,梁山最终走向衰落。

直到宋江被迫饮下毒酒前,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位领袖的名头并不切实际,实际上推动梁山走向的并非是他。

那么,这个推动梁山走向的人究竟是谁呢?他为何具备如此高超的本事,在幕后默默主导着梁山的命运?

梁山初建

通览《水浒传》的读者都应该了解,在梁山的众好汉中,唯一能够左右首领决策的人,非“百无一用是书生”之“智多星”吴用莫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多星”这个绰号已经足够说明吴用的聪慧,善于运用谋略。在小说中,吴用的才情早在幼年就显露出来,由于良好的出身和接受过的优质教育,他成为了一位有名的才子。

按理说,吴用的父亲也是位知名文人,无所不精,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对四书五经了如指掌。在为儿子取名的时候,应该不会马虎草率。

然而,仅仅因为自己的名字,他错失了一条通往美好前程的大道,让人痛感惋惜。

为何如此惋惜呢?失去了争取状元之位的机会,甚至连入仕的资格都被永久否定,这已经足够让人感到憾事重重。

吴用成年后,知识渊博,继承了父亲的优点,名副其实地成为学富五车的才子。到了参加科举的年头,怀着满腔信心赴京应考。

吴用的卓越才华引起了考官的注目,他几乎有望成为状元。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大宋朝廷内部的弊端开始显露,权臣操弄职权、贪官肆虐。吴用最终成为了这场腐败之风中权谋者牟取私利的牺牲品。

在定状元的朝会上,权臣蔡京当即上书奏明,指出吴用虽然文才出众,但名字不吉利。他主张,如果朝廷任用了名字为“无用”的人为状元,将会贻笑大方,有损大宋的威严。

仅仅因为这一席话,皇帝便立即作出决定,决定永不录用吴用。

蔡京作为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奸臣,与吴用并无交情,恩怨可谓毫无瓜葛,那么为何要阻挠吴用的前程呢?

归根结底,当时的吴用过于书生气,赴京赶考却不拜见当朝太师,这明显未将蔡京放在眼里。

若是吴用事业有成,对于蔡京而言,却毫无好处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吴用原本光明的前程,在蔡京的阴谋下付之东流。可以说,吴用与蔡京之间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随后发生的“生辰纲”、聚义、招安等一系列事件,都与这场仇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科举考试的失败,永不录用的决定,对吴用而言是一次沉痛的打击。回到家中,吴用也默默地不提此事。

到了下一年科考时,父亲并不知情,催促吴用再次上京赶考。尽管心知此行或许无望,吴用仍整理行装踏上了征途。

在旅途中,吴用偶遇一位神秘老者,看似普通,却通晓周易和兵法。这让吴用大感欣喜,认为与其白走一趟上京,不如跟随这位老者学习本领。

于是,整整三年的光阴里,吴用与这位高人日夜相伴,汲取了丰富的技艺。

学成之后,吴用向老人告别,匆匆回到家中。当父亲得知吴用这三年的遭遇后,深感失望,将其视为“逆子”而逐出门户。

面对无奈的现实,吴用只能自谋生计,来到晁盖庄上教书,与晁盖结缘,并逐渐在庄上建立起一席之地。

就在这时,“赤发鬼”刘唐带来了关于“生辰纲”的情报,这笔不义之财理应被夺取。

晁盖虽然武艺高强,为人仗义,但却是典型的武力强、智谋简单。因此,聪明机智的吴用在这时展现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几位豪杰想要借悍勇成事的念头,关键时刻还是需要吴用这位智谋高人来进行谋划。

得知生辰纲与蔡京有关,吴用迅速展开精心策划,不仅拉来了阮氏三雄和“入云龙”公孙胜,还成功地设计夺取了生辰纲。

接下来,事情曝光,而正是在吴用的巧妙谋划下,晁盖率领众人踏上了梁山。

在梁山,吴用看得清楚,王伦并非人选。因此,他煽动林冲和众人反叛王伦,支持晁盖成为梁山领袖。

可以说,在梁山早期,一直是吴用在幕后智谋谋划,为晁盖等人找到了一个立足之地,从而使梁山事业逐渐兴盛。

各怀心思

在梁山事业逐渐稳定、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及时雨"宋江却给梁山带来了许多变数。

原本与晁盖是多年好兄弟的宋江,曾书信往来,互相扶持。然而,他与梁山贼寇往来的事情被阎婆惜发现。

妓女小妾虽然原本不受宋江宠爱,但在兄弟之间的重要性却胜过一切。为防止事情败露,宋江怒杀阎婆惜,并匆忙逃回家中。

事情曝光后,宋江被判发配江州。在江州,他感慨自己的命运,醉酒后写下反诗,结果被判死刑。

在执行死刑之日,梁山的人马及时赶到,成功将宋江救出,带回梁山。从此,宋江的一生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宋江的性格可以用四个字总结,即孝、义、忠、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保护父兄,不让其因自己的事情被连累,宋江让老父亲去衙门告发自己的忤逆,最终断绝了父子之情。这种行为可谓是一种苦孝。

宋江为人义气,情商高,甚至有着多愁善感的性格,给人一种虚伪的印象。这使他成功地笼络了不少梁山好汉的心,体现了他的义气。

梁山的好汉大多出身草莽,身怀江湖气息,缺乏国家观念,更谈不上爱国情怀。而宋江却对国家有着坚定的信仰,表现出忠诚。这也导致了后来的招安和梁山的悲惨结局,显示出他的忠心。

与吴用相比,宋江不仅拥有出色的才智,还具备组织和领导能力,擅长笼络人心。这是宋江独特的智谋。

当宋江加入梁山时,晁盖已经是领头大哥,手下已有一批梁山好汉。

晁盖对好兄弟宋江信任有加,自然不能辜负他,因此让宋江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

在梁山中,有着较多资历的人物除了晁盖和宋江,还有林冲和公孙胜。然而,林冲是个武夫,心中只想着如何报仇,对权谋并不感兴趣。

而公孙胜更像是一位闲云野鹤,很早就离开了梁山。因此,梁山的大权最终落在了晁盖、宋江,以及一直在幕后影响大局的吴用三人身上。

梁山的领导层已经初步确立,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发展。在这个阶段,几位领导的不同性格和追求开始显露出差异。

晁盖的志向并不雄心勃勃,只想守卫自己的一方疆土,过着平凡的生活,兄弟们有了安身之地就足够了。他平时以吃喝玩乐为乐,对于大计并无太多追求。

与此不同,宋江初到梁山时也没有过多的野心,他的心愿可能还停留在如何重新回到朝廷中任职。

而吴用的理想和追求却与两者迥然不同。

吴用是一个充满理想和野心的人,他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冷静沉着、神机妙算的一面,颇具谋略头脑。可以说,吴用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军师”。

梁山当时虽然兵力不算强大,但在周边势力中却名列前茅,即便是官府也不敢轻易招惹。

拥有这样的优势,如果不干出一番大事,那对得起自己一身本领吗?吴用心怀抱负,但领导层却缺乏进取之志,这让他无法容忍。

怎么办呢?吴用自己并不具备扛起大旗的能力,但有人却能够胜任。

不能忍受一辈子窝在山寨里,只是小打小闹,成就不了什么大业。宋江的到来为吴用提供了机会。

在吴用看来,宋江比晁盖更适合担任领导角色。

首先,梁山好汉团结在一起,完全是因为“义”字,而宋江正是义气的代表,山上很多兄弟都对他崇敬有加。如果宋江成为领导,很快就能够形成紧密的团队,不会因为更替领导而导致山寨分裂。

其次,宋江是有过官场经历的人,为人圆滑,情商高,善于收买、笼络人心。他的经历和性格都非常适合担任领导角色。

吴用看清宋江的品性后,逐渐向他靠拢。而宋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梁山逐渐壮大,已经成为朝廷的一大隐患。如果他们带领梁山归顺朝廷,接受招安,对于宋江的晋升之路也将大有助益。

两人各怀鬼胎、各自谋划,最终走到了一起。

尽管晁盖对山寨的变化有所察觉,但并未当回事,尚未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可能导致的后果。

然而,意外的发生让晁盖没有机会体验众叛亲离的滋味,他在一次意外中中箭身亡。

晁盖去世后,宋江顺理成章、毫无波澜地坐上了梁山的领导位置。正当宋江壮志豪情、准备大干一场时,为了制衡他的权力,平衡势力,吴用亲自下山接回了玉麒麟卢俊义。

梁山再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尽管卢俊义名望很高,但毕竟在山上地位不稳固,很多事情仍由宋江、吴用商议决定。

换言之,吴用一直在默默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梁山的格局,以及晁盖、宋江的决策,但他们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结局悲惨

梁山格局已定,大事可期。

在梁山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后,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朝廷的打压。吴用充分发挥所学,多次出谋献策,使得朝廷大军屡次溃败而逃。

一时之间,梁山风光无限,成为朝廷心头大患。

然而,这些只是表面上的景象。梁山众多好汉之间隐藏着一种窘迫,而吴用这位聪明的谋士,又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梁山的发展已经触及了瓶颈,无论喊出什么样的口号,最终都只是一群聚众为匪之徒。梁山好汉的出身和来历,并非光彩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