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史记钞》: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放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词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

韩信被称为“兵仙”,这个称号源自于明朝文学家茅坤的评价。茅坤在《史记钞》中认为,古代兵家中,韩信是最为杰出的。

茅坤认为韩信的胜利并非靠力战,而是靠谋略取胜。举例如声东击西破魏、背水一战破赵、半渡而击破齐。

茅坤同时称司马迁为“文仙”,李白为“诗仙”,屈原为“词赋仙”,刘阮为“酒仙”,韩信为“兵仙”。

兵仙这一称呼,除了茅坤之外,历史上未见有人再次将韩信称为兵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茅坤,一位在历史中相对默默无闻的人物,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他曾担任知县,并以出色的政绩在通判、兵备佥事、河南副使等职务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茅坤对文学有着特别的天赋。

“兵仙”只是后人赋予的虚名,对于韩信和霍去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他们的军事才能。

韩信参与的是内战,而霍去病则面对外战。

韩信所面对的敌人是根深蒂固的,固守一地不轻易离开,因此情报工作也颇为顺利;而霍去病所对抗的则是游牧民族,他们四处游荡,使得作战必须随机应变,以及迅速进攻。

韩信在中原地区作战,对地形了如指掌;而霍去病则在陌生的草原地带作战。

韩信的对手是新兴的六国政权,由农民起义形成,但其政权存续时间短暂;相比之下,霍去病所面对的是历经数千年的老牌游牧帝国——匈奴,而且匈奴正处于鼎盛时期。

韩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多次战无不胜,声东击西破魏、背水一战破赵、半渡而击破齐,斩获数十万敌人,因此被誉为“战必胜、攻必克”的兵仙。

霍去病的战绩可谓辉煌,他六战全胜,斩获俘虏11万余人,横跨万里,拓展疆土千里,更有禅于姑衍、饮马瀚海等传奇业绩,因此荣膺武将的最高军事荣誉——“封狼居胥”。

韩信以其卓越的智谋而赢得胜利,他的谋略非常精巧,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而霍去病则以长途快速进击和闪电式战术著称,主要依靠骑兵作战,以此重创匈奴。

韩信和霍去病是两位具有完全不同风格的名将。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采用不同的战术,处于不同的战争环境中。

韩信和霍去病各有优势和劣势。如果要比较优劣,两者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韩信的优势在于他善于运用谋略取得胜利。

韩信是战争策略的杰出代表,他在每一场战役中都凭借着精湛的谋略取得胜利,他的战术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谋略即战略上的欺骗,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欺骗敌人来获胜。如果敌人无法识破谋略,几乎必然会失败,但如果敌人能够识破谋略,采取反制措施,那韩信就会面临相当大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信的缺点在于,一旦碰到精通谋略的对手,他就难以获胜。

以背水一战为例,如果对手是李左车这样精通谋略的对手,韩信就会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将进行谋略的较量,看谁能更好地欺骗对方。

然而,若双方均无法彼此欺骗,那么战斗将转向实力的较量。任何谋略都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谋略的实施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对谋略的了解逐渐普及。

李左车具备李牧后人的身份,因此能够识破韩信的谋略。正是基于当时的认知水平,韩信得以接触到谋略和军事布阵之法,而这样的知识并非平民所能轻易获取的。

韩信的对手包括魏王豹、陈馀、夏说、齐王田广、龙且等,他们都有勇无谋的特点。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谋略,韩信才能成功地施行自己的计谋。

然而,如果韩信的对手是像李左车、张良、陈平、刘邦、项羽这样精明的人物,那么他的谋略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除非他的谋略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才可能成功地实施。

总的来说,韩信会根据对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谋略。当谋略无法奏效时,就必须依靠平推的能力,胜负取决于双方在狭路相逢时的勇气和智慧。

霍去病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作为一个出身奴隶的人,霍去病从小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也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他唯一的特长就是骑马和射箭。早年间,他在汉武帝身边担任侍中。

汉武帝曾经想要让霍去病学习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但被霍去病拒绝了。他认为,战争只需要正确的方针和策略,不必学习古代的兵法。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骠骑将军霍去病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他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勇气。有一次,天子想要教他孙吴兵法,霍去病回答说:顾看方略就够了,不需要学习古代的兵法。

这意味着霍去病在打仗时从未学过兵法,完全依靠自己的方针和策略,并灵活应变。

用现在的话来说,霍去病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人,他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军事教育,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在他眼中,只要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是可行的。

与其他学过兵法的将领不同,他们可能会看不起霍去病这样的非传统出身的将领。